深圳口述史|厉伟:做创新创业的推动者

深圳口述史 - 第四季总第 005 期

厉伟

1963 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获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EMBA 学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特约教授,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深圳松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理事长。

厉伟:做创新创业的推动者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从北京来到深圳,从这里开启了我的另一番人生。在深圳,我从零起步,创立了深圳松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专注于创新技术投资。几十年间,我的事业能够不断攀登高峰,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深圳这座城市。' 来了就是深圳人 ' 的包容理念让寻梦人能够大展拳脚,不断推陈出新的改革举措促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自由宽松的环境为逐梦者铺就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金光大道。作为深圳的一分子,我们自当永葆初心,将企业做得更加专业,更加有温度,为推动深圳乃至中国的科技创新创业、社会文明建设以及人民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

身处其中的我,与深圳共经历共成长,也接受着历史洪流中的每一次惊喜。

抓住历史的机会

从北京来到深圳

我出生于北京,在那度过了我的求学时光。中学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加上自己化学成绩不错,我顺利考进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在四年的学习中,我逐渐发现化学并非自己兴趣和专长,我更喜欢经济学。这兴许得益于父亲的熏陶。父亲是一名经济学教授,在我成长的时光里,父亲谈话间流露出的经济学原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

大学毕业三年后,我考入北大经济学院继续研究生的深造。上世纪 80 年代,整个国家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北大人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大家很少讨论个人的未来,更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在为中国怎样发展,中华民族如何振兴进行热烈的讨论和深入思考。我也始终同北大人一样,关注国家未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在读研期间,我曾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论投资与投机》,论述了股票投资与投机的辩证关系。所谓投机就是抓住机会,只要投机不过度,对股票市场就是有促进作用的。

事实上,我抓住了人生的机会。

1991 年初,我研究生毕业。彼时,全国人民都在期盼进一步改革开放,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率先前行。1991 年 8 月,我带着向往和憧憬,只身来到深圳。

1992 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也让深圳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其中的我,与深圳共经历共成长,也接受着历史洪流中的每一次惊喜。

参与股市改革

进行风险投资

来到深圳,我就挖掘了人生第一桶金——炒股票。

我刚到深圳时,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只有 40 多点,全深圳掀起了一波炒股热,我参与其中,很快赚到了第一笔钱。

做了一段时间炒股自由职业者后,我深感自己缺乏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这对日后创办公司很不利。思虑之下,我选择去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宝安集团 ')工作。

在宝安集团工作期间,我参与了一系列股市的创新,设计了中国内陆证券市场第一张可换股债券和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方案,策划操作了中国内陆证券市场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案,设计了中国内陆证券市场第一次股票上网发行方案。我们能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宝安集团同事团结一致的努力,还离不开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管理部门及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过几年的锻炼和积累,1996 年底,我离开宝安集团,加入我妻子创立的公司,重点转向风险投资。

1999 年,深交所 ' 二板市场 ' 开始筹划,希望推动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高科技企业上市。整个中国资本市场期待着其尽快落地,为科技创业带来春天,深创投等一批本土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应运而生。

在这股风潮之下,深港产学研基地找到我,希望我们组建一家创业投资公司。我们自筹全部资金,自主运营,创立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公司,开始科技投资之路的探索。

我们关注硬科技,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所作出的选择。

经历摸爬滚打

重新调整方向

在早期阶段,我们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科技领域的股权投资,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指纹识别领域。

虽然指纹识别到今天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在那时属于前沿科技。每个人的指纹都独一无二,指纹的辨别需要光学设备,我们第一个投资就是一间全球最先进的光学设备公司。然而由于市场不够成熟,我们经验也不足,这个投资不成功,最终折价卖给了一家上市公司。

在后来的运营中,因 ' 深港产学研 ' 商号国有色彩明显,在对接市场时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与规定。于是我们决定创立新的品牌,更加适应市场。

2007 年,我们创立深圳松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 ' 松禾资本 '),使用全新品牌 ' 松禾 ',开始了新的征程。

我们第一个投资较为成功的项目是荣信股份,在 2000 年投资。当时它还是一间非常小的公司,主要从事高压动态无功率补偿装置(SVC)和智能瓦斯排放器(MABZ)等节能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努力,荣信股份在引进乌克兰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研制了新 SVC 技术,逐渐成为行业巨头。

2015 年,我们投资的另外一家公司梦网科技与荣信股份实现顺利重组,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转型移动互联网运营支撑业务。我们的投资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错失良机

与互联网擦肩而过

投资就是投未来。虽然我们取得过不俗的成绩,但同样走过弯路。

2007 年,由于当时一二级市场的高价差,很多投资机构都选择进行套利投资,选择被投企业的标准是能否上市,松禾资本也做了尝试。那时我们投资的领域和区域比较宽泛,一些项目出了问题。从 2012 年开始,松禾资本反思调整,聚焦投资科技创新产业,着重了解企业的行业地位以及价值链内的竞争力。

经过调整,松禾资本开始了三大聚焦。第一,行业聚焦,盯住人工智能、精准医疗以及新材料突破等行业中的硬科技项目;第二,城市聚焦,重点布局创新氛围浓厚的中心城市;第三,团队聚焦,强调行业研究深入、投资尽调到位、投后管理有效。

我们关注硬科技投资,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所作出的选择。如果对行业了解不深,就会错失良机。当年互联网刚刚兴起时,我们没有花时间研究,严重低估了互联网对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曾经邀请马化腾来到公司交流,盛大第一轮融资时也接触过,然而,因为我们对互联网不熟悉,所以错过了那一拨投资。

现在想来,深感惋惜,但这恰恰是市场给我们的教训:不学习就会落后,平时不下工夫,机会就会从我们眼前溜走。

近几十年,随着深圳科技创新产业的不断发展,创投公司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量。

坚守华大

瞄准未来

华大基因是松禾资本早期的投资企业,也是这么多年一直坚守的企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华大基因因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诞生。2007 年,华大基因从北京搬到深圳盐田区北山工业区的一间旧鞋厂,开始二次创业。汪建老师在那间声音嘈杂的旧鞋厂里,谈到了远大的目标与梦想—— ' 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基因科技?人类未来发展?' 同去的友人觉得他在讲故事。但我在汪建老师的眼中看到了未来,我冥冥中觉得,他就是值得我们去追随的那个人!

于是我跟汪建老师提出,我们能做点什么?

汪建老师提议,先从最接近市场的项目开始,我们投资了 ' 克隆猪 ' 项目。中国的优良种猪主要靠进口,而克隆技术能使优良种猪进口数量大幅下降。我们希望将克隆技术与基因测序技术充分结合,实现具有优良性状生物个体的快速扩繁,大大缩短选育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2006 年,华大团队与丹麦科学家联手奋战,世界首批 ' 克隆猪 ' 在丹麦诞生。这项技术于 2007 年底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引入国内并得到深圳市 ' 双百计划 ' 的大力资助。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项技术成果的推广受到影响,我们把商业化的推进暂停了,但研究还在继续。

这个项目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我对华大的信心。华大成立华大股份、华大智造以及华大因源时,我们分别进行了新的投资。我坚定认为华大这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中国乃至人类发展都是功莫大焉的。任何技术的进步都需要科技人员的不断探索,也需要资本长期的支持和认可。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有辉煌也有坎坷。在别人辉煌时趋炎附势,在别人困难时退避三舍,这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以华大的技术、华大人的拼搏精神和他们的战略眼光,我相信华大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双轮驱动

解决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困境

近几十年,随着深圳科技创新产业的不断发展,创投公司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量。技术和资本共同组成了驱动科创产业不断前进的双轮。

技术是创新产业发展的根基。如果只有技术,没有合适的资本帮助其转化进入市场,这个技术只会束之高阁。资本填补了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鸿沟,在两者之间搭建了一座创新创业之桥。

除了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创投公司会在企业发展初期,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在企业成长期,则帮助企业组建商业化网络,加速市场扩张,建立行业地位;在企业成熟期,助力企业打通产业链,开展产业并购,提升发展动能。

许多知名企业,比如谷歌、苹果、腾讯、美团、迈瑞等背后都有创投机构的身影。一个地区的独角兽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该地区的创投机构数量、创业投资活动密切相关。

现在我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松禾投资了一批拥有先进技术的科学家和企业,希望他们能够研发出新的核心技术。虽然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聚集在一起,终会形成一股合力,推动技术发展和前进,逐步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作为深圳的一分子,我们自当永葆初心,将企业做得更加专业,更加有温度,为推动深圳乃至中国的科技创新创业、社会文明建设以及人民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

成立关爱基金会

为更多人带去希望

除了聚焦科技创新产业投资,我们同时关注公益事业。

2002 年,松禾团队开始 ' 公益助学贷款 ' 项目,目前已经有上千名学生受益。2010 年,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创业投资企业发起设立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松禾基金会目前开展 ' 飞越彩虹 '' 松禾助学贷 '' 金花呼吸道疾病儿童救助 ' 三个公益项目。

其中核心公益项目 ' 飞越彩虹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组建 ' 飞越彩虹民族童声合唱团 ',以民族原生态音乐、民族经典歌舞及 7~12 周岁在校儿童为核心元素,展示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阳光、多彩和独特性。

' 飞越彩虹 ' 是松禾另外一个创始人罗飞的创意。2007 年,他带队走访四川等地的民族小学,宣扬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意义。组建民族童声合唱团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欢迎,就在这一年,四川红原藏族童声合唱团与四川汶川羌族童声合唱团诞生了。

为了激励少数民族孩子传承民族文化,我们跟他们说,如果学得好,就请他们去大城市做公益演出。2007 年,我们邀请第一批孩子来深圳沙滩音乐节演出,他们的天籁之音,惊艳了深圳人,市民纷纷慷慨解囊资助这些孩子。离开深圳时,孩子们背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的都是市民们捐赠的文具。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当地,许多孩子都主动来参加合唱团。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 ' 飞越彩虹 ' 已经扩展到 24 个民族,建立了三十多个合唱团,受惠的孩子超过 5000 人次。这支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力量,正悄悄地改变着当地的小孩,也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光。

努力攀登 永葆初心

2020 年 5 月 28 日,我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为这一刻,我准备了很多年,从 50 岁开始,我先后跑过几十个马拉松,走过数次百公里比赛,参加过多项极地挑战赛。从 2016 年起,我多次来到西藏,从 5000 米开始,逐步完成 6000、7000、8000 米等多座山峰的攀登训练。

宛如攀登,我的事业也是从零开始,一直努力往上奋进。虽然路途遥远,中间会遇到很多困难,或许有风暴,或许体力不支,但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团队,认准方向,咬牙坚持,一定会抵达胜利的终点。

我的事业能够不断攀登高峰,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深圳这座城市。' 来了就是深圳人 ' 的包容理念让寻梦人能够大展拳脚,不断推陈出新的改革举措促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自由宽松的环境为逐梦者铺就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金光大道。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已 40 余年,如今这座城市依然保持着锐意进取的状态,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或许源于深圳不断反思的精神,时代在不断地变迁,但只要它保持这种精神,不断修正,让创新得以延续,深圳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作为深圳的一分子,我们自当永葆初心,将企业做得更加专业,更加有温度,为推动深圳乃至中国的科技创新创业、社会文明建设以及人民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

口述时间: 2021 年 8 月 10 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国际创新中心 C 座

采写撰稿: 成功 唐文隽 实习生 杨蔚然

出 品: 深圳市政协 深圳晚报社

总策划: 林 洁

策 划: 乔恒利

监 制: 柳光敏 王 蕾 叶晓滨

顾 问: 黄 玲

统 筹: 林 航 赵 青 陈 莉

执 行: 王 硕 成 功 王绍涵 郑舒琪

查看原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