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俩亲家婆斗智(作者 卢秀莲) 2024-05-13 06:43:58 这个故事,发生时间是五十年代中期,成立人民公社之前。地点是苏北一个沿海县城。虽然是沿海县城,但是靠近山东,也有西部山区。在西部夹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个姓金的人家,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叫金美丽,人如其名,长得非常漂亮。金美丽人也很聪明,也上过几年学,但小学六年级读完后,父母就不让她读了。说女孩子读书也没有用处还得嫁人。她的年龄刚到二十,说媒的人都踏破她家的门槛,但是她都拒绝了。她的愿望是想往东海沿上(即县城东部)找婆家。她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沿海地区要比西部山区富裕一点,主要能看到大海。于是媒人就给她往东海边上的村庄找婆家。也真是老天爷在撮合,媒人帮助找了一个渔村里姓石的人家。这家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已出嫁。大儿子叫石在有,年龄二十二岁,也是个帅气的大小伙子。初中毕业后就跟他父亲开船下海打鱼等。家里的日子在他们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在双方媒人带引下,两家父母及儿女在集镇上见了面,双方都很满意,亲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时间过得很快,金美丽和石在有两人的儿子都一岁多了,但是金家母还是在女儿坐月子的时候去过女儿家一次。因为一是家务活太多,二是路途远,又没有交通工具,两个村庄相距六十多里路。但是,金家母很想女儿和外孙子,又想去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于是她决定再去女儿家一趟。金母想:第一次是去送祝米的,只是带两只鸡和鸡蛋什么的,这次得带点土特产啊。但是山区也没有什么特产,和丈夫想了一下,决定带些自家产的五谷杂粮。这些五谷杂粮在东海沿(这是我们习惯的说法,跟沿海地区都叫东海沿或者叫“老海边”)也是稀罕的。于是她就缝了八个布袋子,分别装了八种杂粮,分装在两个五升杬子里,准备第二天凌晨出发。这是个农历四月天,天气不冷也不热。金家母用小扁担挑着近四十斤重的杂粮,于凌晨五点上路了。她的身体很好,年龄又不大,才四十五六岁,所以,中午十二点多就到了石家。女儿和石家母都很高兴。石家母说:“亲家母啊,也不知道今天你要来,我们家的饭已经做好了,那就洗把脸,吃饭吧”。饭也就是白米饭,还有两个菜一个汤。在那个年代,也就是不错的啦。饭后,金家母把所带的杂粮,一一拿出来,边拿边向石家母作介绍:这是红秫秫(高粱),这是白秫秫,这是粘秫秫,是用来做粘饼子吃的。这是小米,是谷子碾成的,做小米粥很香的。这是黍子,米粒也是黄色的,比小米粒大一点,是粘的,是做粘糕吃的。这是稽子米,是浅白色的,是留着春节做发糕吃的。这是粲子米、这是荞麦。金家母这一番滔滔不绝地介绍,使石家母没有插话的机会,只有连连夸赞金家母能干。但是,同时又觉得亲家母是在向她炫耀,认为她是海沿上的人,没有种过庄稼,不认识这些五谷杂粮(确实也不认识),心里酸溜溜的。接下来,石家母把这些五谷杂粮收拾好后,就和亲家母喝茶,拉呱。然后叫金家母看外孙子,她去结网了。时间过得很快,不觉到了下午做晚饭的时刻,石家母停止结网,准备做饭。金美丽问她婆婆做什么饭。石家母说:“今天晚上我们做大米粥煎黄济鱼,就煎饼”。金家母听后一激灵,说:“哎呀,鱼怎么能煎到粥饭里啊,那不瘟腥的吗,好吃啊?”石家母听后哈哈一笑说:“亲家母,你误会了,这个煎,是把黄济鱼提前择好,放点盐腌一会、晾一晾。然后锅里放油煎一煎,就是炸的意思,只不过是油不要太多,不要炸得太脆,那样鱼的味道就差了。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把鱼择好放盐腌一下,在一个盘子里放点面粉,打两个鸡蛋,按顺序搅成糊糊状,再把鱼放到里面糊一下,再放到油锅里煎一煎。这样,黄济鱼的肉很嫩,味道很鲜美。再用煎饼卷着吃,那就太好吃了。”石家母边说边做给金家母看。金家母看见那金黄色的、胖胖的黄济鱼,馋得直流口水,同时也觉得长了见识。因为她还是第一次吃到大海里的黄济鱼!同时也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把这个煎(炸),当成我们常说的“粥饭里煎(煮)地瓜、糊糊里煎地瓜、煎地瓜干了”。对这事,金家母只是心里感到不愉快,但脸上还是笑咪咪的,让人看不出来。到了第二天中午,石家母忙着做饭。她熬了一条狗腿子鱼、青椒炒了一盘白虾、红辣椒炒了一盘蛤蜊肉、烫了一盘泥溜子。(这个饭,在当时的农村,那真是上了档次的了)。石家母说:“亲家母,那爷几个出船了,我做几个菜,我和你喝两杯酒吧。”金家母很高兴,俩亲家就开始喝酒、吃菜。对鱼、虾怎么吃,金家母也会,但是对泥溜子,她不认识也不会吃,又不好意思问。石家母看出来了,就向她介绍泥溜子:它是大海退潮后,在沙滩和泥滩上,有大拇指那么大的好多泥溜子,我们就拾起来(叫拾泥溜),回到家里,把它们放到盆里,加些水,得过一两天,它们肚子里的泥沙才能吐干净。吃的时候,先洗干净捞出来备用。锅里放少量的水,烧开,把泥溜子放进去,用漏勺翻几下就捞出来,沥干水,放到盘子里。再放蒜泥、香油、酱油一拌,那个鲜、那个滑啊,真的太好吃了。我们海边上的人都喜欢吃。她这一介绍,金家母立刻流口水了。她看这泥溜子,形状像蚕豆样,外面有一层薄薄的壳,有突出来的舌头。就是不知道怎么吃。于是她先观察亲家母是怎么吃的。只见石家母用筷子夹了一只,快速地放到嘴里,只见她两片嘴唇微微揪一下、向外吐一下。吃得很快,但是没有见她吐壳什么的。她以为就是连壳吃的呢,所以她就连壳吃了。一会,一盘泥溜子就吃光了。这时,石家母把右边的胳膊往下一放,从袖筒里哗啦啦地倒出一些泥溜子壳。金家母见了,觉得自己连壳都吃了,这个人都丢大了!石家母说:“吃泥溜子,要用门牙咬住它的舌头,嘴唇往前一推一吐,这样吃得既快又干净”。又说:“连壳吃也不错啊,增加钙质呢”。金家母只能苦笑一下了之。又过了几天,石家爷几个出船上岸,捕捞了一些鱼虾蟹。他们把大部分都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用品,还有一部分留着自家吃。这次家里来亲戚了,石家母说:“铜蟹(也叫彤蟹,因为煮熟后,壳是桔红色的,红彤彤的)不多,才有七八只,留着炸给亲家母吃吧”。接着石家母就把蟹子放到水里,洗好后快速地放到锅里,放少量的水要炸。这时,金家母说:“你不是要炸吗,得放油啊,怎么还加水呢?”石家母说:“我们说的这个炸,就是煮的意思。”金家母说:“那我来烧火煮吧,你去结网吧。”石家母说:“那好吧”。然后就到院子里去结网。时间过了近一个小时,石家母还不见金家母出来。于是就去锅屋里看看。她看见金家母正在用筷子插蟹子壳,就问金家母干什么。金家母说:“我煮了好长时间了,用筷子插了好几遍了,也插不动,是不是还没有熟啊?”石家母忍不住笑出了声。说:“这个铜蟹的壳是很硬的,是插不动的。一般煮二十分钟都熟了,煮时间长了蟹肉都老了,不太鲜美了。”这时,金家母羞得脸红彤彤的,跟蟹壳的颜色差不多。时间过得很快,不觉金家母走闺女家,过了十来天了。在石家这些日子里,过得还满意,主要是吃了不少海鲜,看了大海。但就是那“煎黄济鱼”、“吃泥溜子”、“炸铜蟹”这三件事,做得很丢人,很掉价!心里耿耿于怀。嘴上没说,心里记着呢,只想有朝一日,报这“三箭之仇”!临走之前,她反复邀请石家母,等冬天不能出海的时候,到她家认门,爬爬大山,顺便看看抗日山烈士陵园。然后带着亲家母给的一些干的、鲜的海货返回家乡。时间过得真快,不觉到了冬天。某一日,石家母带着海货来金家认门了。金家母热情接待,杀鸡买肉,做了一桌好饭招待亲家母。第二天又带她去爬山,参观抗日山烈士陵园。由于爬山很累,金家母说:“今晚上我们好歹吃点吧,我下面鱼跟你吃吧”。石家母心想:面鱼是什么呀,也不好问。这时,只见金家母拿干瓢在面盆里挖了一些白面,放到大碗里,用水和成干溜溜的糊糊,还不停地用筷子顺时针地搅拌。然后放到一边待用。然后切白菜、葱,就开始做饭了。她叫石家母帮助烧火,她站在锅台边炸油、炒菜、倒水。锅里的水开了后,她开始下面鱼。她用一根筷子,在锅里蘸一下水,沿着碗边捭(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只能用谐音字带替)下,一条面咕噜(我们那个地方的人都这么叫)就进到锅里了。她捭得既快又好,均均匀匀地,不大也不小。面咕噜在锅里的开水顶撞下,上下翻滚,活像一群群白色的泥龙狗子(泥鳅)!这时碗里的面还有一点,她一下子把它捭到脚上穿的毛窝子(毛窝子,是用芦苇上边的毛英子编织的。以前农民比较穷,冬天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基本上都穿它)上面,然后她迅速的脚一跺,又往上一甩,那个面咕噜正好落到锅中!这一连串的动作,惊呆了石家母。她惊问:“亲家,你这是干什么哒?”金家母想到那“三箭之仇”终于报了。于是,她哈哈大笑地说:“这是鲤鱼在跳龙门啊”!哈哈哈…… 作者简介:卢秀莲,女,网名映日荷花。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职称,语文教师。本人兴趣广泛,爱读书,爱文学,爱写作。作品在华文原创、孔雀文化、文化佳园、今日头条、微博等公众号上发表。幸得高科技帮忙,使我实现了年轻时候的愿望。 赞 (0) 相关推荐 【汗滴化雨伴笔耕】姜建洲//山魂 山魂 山魂 文/姜建洲 近日,记者在陕西洛南三要镇采访时,在北沟北岭的一处青松翠柏间发现一块石碑,碑文上写到:"老翁永眠九泉笑,毕生勤劳抚园林,青山常绿在人间,花香鸟语锦绣春."仔 ... 散文||我的亲家是秀才 我的亲家是秀才 陈红姐||福建 儿子到了谈婚论嫁年龄,他会找哪种类型的女朋友?我故意在儿子经常关注的QQ留言中说:"不管她美不美,我喜欢好学上进的女孩,能找到书香门第的亲家欢迎您常来.&qu ... 海安63岁女人自述:跟亲家一起过年,是我做得最愚蠢的事情 导语: 63岁的冯阿姨,今年好心提出和亲家一起过年. 因为亲家没办法回老家,所以他们选择就地过年,冯阿姨想就地过年,不如把亲家请回家,两家人过个热闹的新年. 1 为了欢迎亲家过来住,冯阿姨很早就开始收 ... 在女儿家当“免费保姆”,和亲家一起过春节,意识到自己太廉价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柒情社 人老了以后,终究需要儿女的照顾,所以趁着自己还没老之前,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比如说,给儿女们带带孩子.做做饭,毕竟请一个保姆也会有不少的花销. 当然了,大多数老人都是 ... 中午,女儿的婆婆登门拜访,她说:“亲家,... 中午,女儿的婆婆登门拜访,她说:"亲家,听说你想找保姆?我就挺合适的,每月你给4000就行了.早餐做好我先回去,午饭前我会赶回来做饭,不耽误你吃饭!"可是,我想要的是住家保姆,而且 ... 亲家要少来往,多走动是祸不是福。3个老人说出了心里话 导语: 一对男女相爱,结婚成为一家人,他们的父母,从原本根本没有关系的人,变成了亲家. 有些人选择把亲家当成一种如无必要,否则不联系的关系. 有些人选择把亲家当成自己人,没事多走动,那么亲家多走动,到 ... 每个男人都做过的梦 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在大别山的深处,在依山傍水的环境里建立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 当然必须有一大群美女环伴我左右,抛媚眼.送怀抱.争风吃醋-----化解我的寂寞,温暖我的 ... 悠悠萱竹情 悠悠萱竹情 文/嘉木 一整天,凉风习习,细雨绵绵,秋天颇有些凉意了.今日难得没有晚自习,多了份悠闲,傍晚五点半下班,回家几步路,磨磨唧唧半个小时,晚六点才到家,刚端起饭碗,门外有人敲门,妻匆匆开门,是 ... 风俗纪事:家乡的二月二(作者 卢秀莲)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乡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就很重视,就有一些小活动.如做烀饼"压仓"."围仓".吃"龙拿珠"(即面条里面下汤圆). 我先说做烀 ... 家长里短:家乡的年俗(作者 卢秀莲) 我的家乡是苏北,它的名字是连云港,靠近鲁南的地方.所以过年的风俗习惯基本上是一样. 大年三十那天,女人忙饭菜,男人忙着贴春联.贴好春联后放鞭炮,放完鞭炮后才能开饭.饭后我祖母和我母亲把锅碗瓢盆都洗刷干 ... 家事春秋:忙年(作者 卢秀莲) 从我记事起,每年到春节前 ,农村人家家户户都在忙年.不像城市人城里人,他们都是吃国家供应的米面,都是吃现成的米面油.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机器加工粮食,全得靠人们用手工来制作,真的很辛苦! 我们家当时有十多 ... 民间故事《生发》(4)——作者:席春光 编者小语: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利,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家人.同事.亲友,我们的乡亲,有很多人都有书写记画的爱好:他们文笔不能说太好,对事物确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他们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每一丝美好,也希望能把这份 ... 「凉州民间故事」诸葛亮别传 作者:孔德禄|天马竞辉4876期 凉州民间故事连载 诸葛亮别传 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司马懿是北魏的领军大都督,他熟读兵书,久经沙场,能征善战,老谋深算,是当时屈指可数的一代枭雄.诸葛亮是西蜀的军师兼丞相,他上通天文,下晓 ... 【第195期:民间故事《阴阳仙》作者:许海民/半城烟沙】 作者简介: 许海民,男,汉族,网名(半城烟沙),中华诗人协会会员,七十年代生于内蒙古开鲁县,喜爱文学,尤善古体诗词,部分作品发表于<中华诗人>期刊,芜湖<滴翠诗丛>期刊,重庆& ... 民间故事:张蝈蝈 | 搜集整理: 谭秀平 朗诵 | 巍子 长风文化传媒集团 风起金源,长歌当酒 张蝈蝈 谭秀平 日上三竿,张蝈蝈还没有起炕,昏睡中他做了一个梦,梦见灶坑里正烧着一只鸡.他来到灶坑前,蹲下一扒拉.还别说,真烧着一只 ... 卢秀莲:漫话清明节 漫 话 清 明 节 江苏 卢秀莲 清明节的来由: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带一群随从流亡国外.长期行路加饥饿晕倒,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介子推到隐蔽处,割自己大腿肉,煮汤让重耳喝,说是麻雀肉 ... 卢秀莲:大武汉,我来看您 大武汉,我来看您 江苏 卢秀莲 儿子辞去我们市某个县中专学校教师的职务,前后报考广州市.福州市.南京市.武汉市的公务员及事业编.笔试都是第一名.第二名,但前三个面试都差点,没过.只有武汉市直的一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