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魏家春作品
烂泥桥
魏家春(四川)
这个很不高雅的名字,是我的故乡代寺李子铺的一个小村子的小地名,那儿是母亲的娘家:大姨、大舅、母亲、二舅、幺舅,他们五兄妹的出生地。
2020年9月20日,远在昆明的大舅,辽宁盘锦的二舅和沈阳的幺舅,相约一起回到四川看他们的两个姐妹,烂泥桥是回不去了,住在母亲家里,计划住三个月。这个周末我也回去看望他们,听他们闲话那时候的事情,零零散散竟然听到了一些我觉得好新鲜的内容――从解放前到解放后。
大姨今年八月初九已过了八十六岁生日,算来应该出生于1934年,大舅八十岁,出生于1940年,母亲1944年,二舅1947年,大的四个解放前出生,只有幺舅,他们都叫的老幺,生于1952年,今年六十八岁。所以,我听到了解放前的故事。
我们喊外公外婆喊的“家(ga)公家(ga)婆”,根据自己以前学过的一点点历史知识判定:我们的祖宗是湖广填四川时搬来烂泥桥的。幺舅问大姨:“姐姐,你知道阿爸他们什么时候,从哪一代开始住在烂泥桥的不?”大姨说:“这我也不知道。”大家就开始说张献忠剿四川,四川人被杀得差不多了……父亲接过话:“张献忠不是剿四川,他看到四川人被杀得太可怜了,就下令不能杀了,命令从湖广迁大量人口到四川来定居……”谁对谁错,也不想去翻历史书了,总之,外公外婆在烂泥桥安了家,养育了五个孩子,现在大姨最大的末末都在上中专了,幺舅的女儿,我们最小的表妹,明年也将满四十岁。
忘了问外公的名字,只知道他是范家老四,外婆的娘家是乐山青神县的,姓郭,没有问大姨他们这么远是怎么认识的。大姨和大舅讲地主老太婆和他的大少爷,还有抽大烟的孙子……我才知道了外公一家就是佃户,我在书上看到过的名称。不仅土地是租的地主的,住的房子,一切都是地主的。大姨学地主老太婆骂佃户们:“不把租子交清的话,年三十我都要把你们赶出去,你们就只有去住烂泥桥的桥洞底下!”大姨说:“一年可以收三百多担谷子,交都要交三百担,看自己还剩得了多少点,一家人怎么够吃。”“不够吃就去借,高利贷,借一担还两担,还要是那些人才肯借给你的,”大舅接过话,还说出了那个放高利贷的好心人的名字,我惊叹他们离家几十年,怎么那个时候的事情能记得那么清楚!我问大姨:“那个地主老太婆后来被枪毙了吗?”“没有。她的孙媳妇是教书的,很会说,带着她来跟大家承认错误,大少爷人也很好,见到我们就下跪,说以前不该收我们的租子。他们也是要交公粮的,佃户交租子,地主交公粮,大少爷很好的,每次下来还要帮我们种青菜。”大姨和大舅对这些事更熟悉,大舅继续说抽大烟的孙少爷:“瘦得很,又高又瘦,还是政府救了他,弄他去关着,让他戒烟,不然肯定活不了多久。”大舅还说地主一家是很喜欢吃青蛙肉的。“那个时候的青蛙应该很好弄吧?”我继续问。“好弄好弄,太多了,只有地主才爱吃,每次来大家就弄给他们吃。”“地主从哪儿来?他们不住村子里面吗?”“他们住城里面,隆昌。”“隆昌,为什么不是富顺?我们李子铺不是属于富顺管吗?”我不知道的太多了,我最温和儒雅的大舅又继续耐心地给我讲解:“李子铺解放前是属于隆昌管的,就是以烂泥桥为界,桥这边属隆昌,桥那边属富顺。”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一直以来我只知道李子铺沿大公路走往西几里路有一个界牌,界牌那边属隆昌,这边属富顺,今天真是太长见识了,我的表哥表姐们,我的哥哥,他们都还不知道这些吧。
听到大姨讲过她的幺姑,我又问:“家公有几个兄弟姐妹,现在他们的孩子在哪儿?”“只有一个妹妹,我们的幺姑,有两个儿子,一个已经不在了,还有一个,一家人住在响石那边。”母亲告诉我,前几天你舅舅他们去响石找到了表哥(或是表弟)一家,他们在响石街上馆子头请舅舅他们吃的饭呢。”“这么远,他们坐车还是走路去的?”“走路,他们就是想去走走以前的那些路。”“还找得到吗?”“当然,永远也不可能忘记的。”
听他们讲着这些故事,感慨他们挺过了这么艰难的岁月,受了那么多苦,八十六岁的大姨还能这样侃侃而谈,七十六岁的母亲每天做七个人的饭都能应付自如,太了不起了!期盼下一个有空的周末,又回去听母亲和她的姐姐兄弟们讲烂泥桥的旧事。
【作者简介】魏家春,女,70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北湖实验学校教师。1991年于富顺县代寺区李子铺小学初中毕业考入富顺师范学校,1994年师范毕业分配至永年区彭庙中学任教。后调到代寺区柑坳中学再考调到北湖。业余喜欢读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