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捡漏” 千万别太当回事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自古就有,其历史即便没有2000年,恐怕也有1500年了,但拍卖这种形式确实是近二三十年才引入中国的。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艺术品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艺术终于在价格上、在市场上得到了一些表现,进步的速度让世界震惊。
今天,人们该去买什么样的艺术品呢?中国的拍卖市场发展到现在发生了两极分化,在高端层面,市场上杰出的作品、重要的作品数量少,但占据的份额非常巨大。而普通作品的价值增值并不是像媒体宣传的那样满天飞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经过调整之后,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泥沙俱下的状况,好的东西、真正精彩的东西还有很大的增值空间,而普通拍品的增值空间就相对小了一些。
人们变得冷静之后,笔者觉得还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看这个市场,不要以为这个市场没有风险,但同时也要看到行业里的机会。现在经常会看到全球范围内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爆出大新闻,比如日本的一场小拍卖会突然冒出件东西,一下子卖了几百万、几千万,美国也有10万美元上拍的东西,最终以将近1亿元人民币成交,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说明中国古代书画市场有其复杂性。在普通商品买卖中,往往是“买的没有卖的精”,卖家知道商品的缺陷但是藏着不说,买家稀里糊涂地就买走了。但是在古代书画方面,往往是买的人更懂,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点。但这是否能说明随便哪个买家都能成为在拍卖市场捡漏的人呢?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每一次古代书画市场真正出现一些大行情和大的价格变动,说什么东西从很不起眼的价格卖出了天价时,我们都知道是谁买的,最终买到的人大家都认识。在中国古代书画领域,有这种捡漏能力的人总共只有30-50个,非常少。
中国古代书画的传承有一个特点:好的东西几乎都是见于历史记载的,都是皇家或者历代收藏大家收藏过的,很少出现一个作品很好但是从来没有收藏记录的情况。经常有朋友说自己捡漏了,东西好得不得了,但是没办法证实。可能确实有运气买到这样一件好东西,但除了自己相信之外,如何让其他人也认为这件东西是真迹,还需要时间和很多其他的证据来证明。当然,如果最终你选择出手并带来了更好的经济回报,证明自己买对了,当初的选择是对的,那就是一个完美的过程了。(李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