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辅四次出征交趾,被朱棣封为英国公,历仕四朝,在土木之变阵亡
英国公张辅四次出征交趾,威名远震,他骁勇善战,刚毅威严,治军严厉,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邱福去世后,在明军将领中长期位居首位。
张辅的妹妹和女儿先后嫁入皇室,他的妹妹嫁给朱棣,被册封为贵妃,他的女儿嫁给朱高炽,被封为敬妃。
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张辅并未恃宠生骄,他始终小心翼翼、恭敬谨慎,与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杨溥同心协力,辅佐朝政。
朱棣去世后的二十多年里,国家太平安定,张辅功不可没。
一、靖难之役后,被朱棣封为新城侯
张辅,字文弼,出生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他的父亲是朱棣的心腹爱将张玉。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后,张辅跟随父亲奋勇力战,被封为指挥同知。
张玉在东昌为救朱棣力战而死,张辅承袭父亲的职位,参加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等战,均立下战功。
建文四年,朱棣登基后,张辅被封为信安伯,食禄千石,世袭罔替,他的妹妹被选入皇宫,成为朱棣的妃子,即昭懿贵妃。
后来,邱福、朱能向朱棣进言:张辅父子都立下汗马功劳,不能因为是外戚而减少封赏。
永乐三年,张辅被进封为新城侯,食禄增加三百石。朱棣即位后,论靖难功,封了四位将领为公爵,分别是淇国公丘福、荣国公张玉,成国公朱能,泾国公陈亨,而张玉和陈亨均在靖难之役中战死。
二、接替朱能统兵出征安南,获封英国公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安南国王陈氏的外戚黎季犛弑主夺位,把国号改为大虞,后来,黎季犛位给自己的儿子黎苍,自己当太上皇。
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黎季犛谎称王室已无后人,自己被百官推举为王,请求得到明朝的册封,朱棣当时信以为真,答应了他的请求。
可是不久,安南前国王的孙子陈天平从老挝来投奔明朝,陈天平可能是陈朝王室唯一幸存的后人,陈天平向朱棣诉说了事情的真相。朱棣深感受骗,十分不爽,降旨责问,黎季犛立即上表谢罪,假装请求迎接陈天平归国。
永乐四年,朱棣派都督黄中带五千兵力护送陈天平返回,前大理卿薛岩当黄中的副手。黎季犛心有不甘,在芹站设下伏兵,等陈天平一到便立即出击,结果陈天平、薛岩遇害,明军损失惨重。
消息传来,朱棣雷霆震怒,决定出兵讨伐,这年九月,任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丰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将领,号称八十万大军,与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出征安南。兵部尚书刘俊辅助处理军务,行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负责督运粮草。
行部尚书是什么官职呢?永乐元年,朱棣下旨将北平为北京,设立北京行部,设置两名尚书,品秩与六部尚书相同。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十月,朱能在行军途中突然病逝,张辅代为统领其部众。
三十七年前,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一幕。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常遇春率军回师至柳河川去世,李文忠奉命接替,打出辉煌战绩,而张辅也没有辜负重望。
张辅统兵从凭祥进军,经过坡垒关,遥祭安南山川,发布檄文,列出黎季嫠的罪状,共有二十条。
不久,张辅攻破隘留、鸡陵两个关隘,经过芹站,击退伏兵,到达新福,此时宋晟也率军从云南赶到,在白鹤扎营。
安南有东、西两个都城,依靠宣、洮、沲、富良四江为天险,黎季犛沿着江水的南北两岸树立木栅,将战船聚集在里面,并在多邦隘修筑城池,城池与木栅相连,绵延九百多里,兵力号称七百万,打算据险坚守,让明军疲惫不堪。
张辅从新福移师三带州,下令打造战船,准备进攻。朱棣得知朱能去世后,下敕令任命张辅为主帅,在敕令中,朱棣把张辅比作李文忠。并且说趁着冬天瘴疠尚未流行,应及时出兵。
十二月,张辅率军抵达富良江北,派骠骑将军朱荣在嘉林江击败敌军,于是与宋晟合兵一处,全力攻打多邦城。张辅假装要攻打别的地方,麻痹对方,使敌军心生懈怠。令都督黄中等人率领死士,每人手持火把、铜角,夜里两点左右,越过重重壕沟,用云梯攻城。
都指挥蔡福率先登上城墙,将士们紧随其后,吹响号角,上万火把同时举起,城下的明军擂鼓呐喊,继续登城,于是一举攻入城中。
黎季嫠下令驱赶大象迎战。大象的庞大体型确实带来不小的难题,张辅将如何攻破象阵呢?大象害怕狮子,张辅下令把狮子的画像蒙在马身上,同时发射神枪火器进行掩护,象阵很快陷入混乱,大象掉头就跑,黎季嫠的不少部众被大象踩伤,很快被击溃,四散逃走。
张辅派兵追击至伞圆山,下令焚毁江边的木栅。明军随后攻克东都,张辅下令辑录官民,安抚降附之人,前来归附的人每天数以万计。
张辅接着派李彬、陈旭攻取西都,又派兵击败黎季嫠的援兵。黎季嫠知道败局已定,于是焚毁宫室仓库逃到海上,三江州县全都望风降附。
永乐五年春天,张辅派遣清远伯王友等将领从注江渡河,接连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等寨。
黎季嫠的部将胡杜把战船调集在盘滩江中,张辅派陈封领兵出击,将其击退,俘获其所有战船,于是平定东潮、谅江等府州。
不久,张辅派兵在木丸江击败黎季犛的舟师,生擒部将一百余人。张辅下令追击,明军一直追到胶水县闷海口才返回。
随后,张辅下令在咸子关修筑城池,命都督柳升在此镇守。
不久,黎季嫠的部从富良江发起攻击,张辅与沐夹岸迎战。柳升等将领率舟师拦腰攻击,大败敌军,随后乘胜追击。当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下雨,江水很浅,敌军弃舟登岸逃走,明军到达时,忽然天降大雨,江水上涨,于是全部渡江。
这年五月,张辅率军进至奇罗海口,俘获黎季犛和他的儿子黎苍,还俘获了他们所封的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人,全都押送京师,明军平定了安南,当时共有四十八个府州、一百八十个县、三百十二万户人家。
张辅派人四处寻找陈朝王室的后人,但是没能找到,于是朱棣下旨在安南设立交阯布政司,辖内土地归属于朝廷。
自从唐朝灭亡四百多年后,交阯再次纳入华夏版图,朱棣为此诏告天下,藩王、群臣都上表称贺。
永乐六年夏天,张辅班师回朝,回到京师后,朱棣高兴地在奉天殿赐宴,并且亲自作赋《平安南歌》,下旨进封张辅为英国功,食禄三千石,赐予世袭铁券。
三、数次出征交趾
永乐六年冬天,陈氏旧臣简定叛乱,朱棣令沐晟率兵征讨,可是沐晟战败于生厥江。
永乐七年春天,张辅再次被任命为征虏将军,统兵出征。
当时简定已经自称越上皇,并且立陈季扩为皇,势力不容小觑。
张辅下令在叱览山砍伐木材,建造战船,招收为躲避简定逃到谅江以北的人恢复本业,然后进军至慈廉州,攻占喝门江,攻下广威州孔目栅,在咸子关遭遇敌军,敌军有六百多条战船,扼守江东南岸。
张辅率领陈旭等人划船冲击,乘风放火,生擒二百多个敌军将领,俘获七全部战船,随后又一路追击到太平海口。
简定的部将阮景异率三百条战船迎击,张辅再次击败敌军。季扩见势不妙,声称自己是陈氏后人,派遣使者请求袭封王位。
张辅明确拒绝:“以前到处寻找陈氏的后人,他都没出来承认,现在肯定是故意蒙骗,我们奉命征讨,不知其他。”
于是张辅派遣朱荣、蔡福等人率步兵、骑兵先出征,自己亲率舟师随后出发,从黄江到神投海,两路明军在清化会师,然后分道攻入磊江,在美良山擒获简定,将简定及其党羽押送京师。
永乐八年正月,张辅继续追击简定余众,只剩下季扩尚未就擒,朱棣让沐晟继续征讨,令张辅班师回京。
张辅在兴和见到朱棣,然后奉命前往宣府、万全操练兵马,督运北征粮草。
当时陈季扩虽然表面上请降,但实际上并非真心。等张辅班师回朝后,仍旧像以前那样攻夺地盘,沐晟无法制约陈季扩。而交趾人苦于明朝的约束,又数次遭到士卒、官吏的侵扰,往往依附陈季扩,陈季扩一会儿投降,一会儿叛乱,镇守交趾的明军将领更加不用力征讨。
永乐九年正月,朱棣再次令陈季扩协力征讨,张辅到达交阯后,重申军令。
都督黄中一向骄纵,违背法令,张辅查问时,黄中出言不逊,被斩首示众,将士们心生恐惧,再也不敢不听号令。
这年七月,张辅在月常江击败陈季扩的部将阮景异,俘获一百多条战船,生擒陈季扩的元帅邓宗稷等人,不久因为发生瘴疠而而收兵。
永乐十年八月,张辅在神投海击败敌军,当时陈季扩的军队由四百多条战船,分为三队,兵锋甚锐。
张辅率明军猛冲其中坚,敌军有所退却,左右舰船连续进击,双方展开激烈交战,明军殊死搏斗,从卯时一直打到巳时,终于击败敌军,生擒其七十五名将领。随后,进军至乂安府,陈季扩的部将相继投降。
永乐十一年冬天,张辅与沐晟在顺州会师,在爱子江与敌军交战,陈军驱赶大象走在最前面。
张辅严格要求士卒,第一箭射中象奴(驯象人),第二箭射中大象的鼻子。中箭的大象惊恐之下,向回狂奔,陈军的很多士卒惨遭大象踩踏。杨鸿、韩广、薛聚等将领乘势发起猛攻,顿时箭如雨注,陈军大败,明军生擒五十六位陈军将领,又一路追击到爱母江,收降其所有部众。
永乐十二年正月,张辅率军抵达政平州,听闻陈军屯驻于暹蛮、昆蒲等地,于是带兵前往,途中要经过一条两侧是悬崖的小路,无法骑马通行,张辅和部将徒步在山中行进,夜里两点左右到达陈军的营地,其将领阮景异、邓容等人全部被擒。
陈季扩逃往老挝,张辅派指挥师祐带兵索要,攻破三关,最终将陈季扩及其家人绑送京师。
平定叛乱后,张辅按照制度,把陈军所占领的城池,分成升、华、思、义四个州,增置卫所,授予投降之人官职,留下军队镇守,然后返回。
永乐十三年春天,张辅回到京师,不久又被任命为交阯总兵官前去镇守,平定陈军余众陈月湖等人的叛乱,永乐十四年冬天,张辅被召回。
张辅四次出征交阯,先后设置府县,增设驿站,方便运输,规划得十分齐备,而交趾人所畏惧的只有张辅。
张辅回师一年后黎利反叛,明朝多次派将领前去征讨,都无功而返。
宣德元年,安远侯柳升统兵出征,全军覆没,而沐晟所率明军遭到黎利军队的截击,被迫退回云南,另一位明军将领王通见状,没等朝廷下达命令,便私自与黎利议和,签订休战盟约,仓促带兵返回。
朝廷收到消息后,开始商议对策,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等人主张放弃交趾。张辅坚决反对议和,并请求朱瞻基让自己再次出马,不过未被采纳。
四、备受朱高炽倚重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让张辅执掌中军都督府,进封他为太师,让他同时领取两份俸禄。不久,朱高炽又让张辅从北京仓支取太师俸禄,当时百官的俸禄都从南京支取,这是对张辅的特别恩典。
太师在三公中位于首位,三公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都是正一品,朱元璋曾封李善长为太师。后来,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废除了这种官制,朱高炽登基后,恢复了三公三孤制度。三孤是指少师、少傅、少保,都是从一品。
朱棣的丧期满二十七天后,朱高炽穿着白麻衣,腰系粗麻布带,头戴白帽上朝,而群臣大部分穿的是白衣、白帽、黑角带丧服,比朱高炽所穿的丧服低一个悼念等级,只有张辅与杨士奇等人所穿的丧服与朱高炽一样。
朱高炽感叹道:“张辅虽然是武将,但是比六卿更知礼节。”于是对朱高炽更加亲近器重,不久让张辅掌管经筵事务,负责处理在御前讲论经史等事宜,朱高炽还让张辅监修《明太宗实录》。
五、跟随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乱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汉王朱高煦意图起兵谋反,暗中联络朝中武将,想诱使这些功臣当他的内应,偷偷派人夜里到张辅的住处,企图游说张辅,结果张辅二话不说,当场把此人捉住,上奏明宣宗朱瞻基,明确而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通过审问,朱高煦在乐安的兵力部署很快被查清,张辅请求带兵平定叛乱。
张辅的忠诚和勇气让朱瞻基十分感动,不过他最终还是决定御驾亲征,令张辅随行。班师回朝后,朱瞻基下旨增加张辅的俸禄三百石。
从此,张辅的威名更盛,而且长期掌握兵权。
宣德四年,都御史顾佐奏请保全功臣,朱瞻基下诏不再让张辅担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让张辅朝夕随侍左右,为军国重事出谋划策,并且提升张辅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只于每月初一、十五上朝。
六、在土木堡之变中阵亡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张辅被加号翊连佐理功臣,仍旧掌管经筵事务,而且负责监修《明宣宗实录》。
正统七年,最有能力控制宦官王振的太皇太后张氏去世,此时杨荣已于正统五年病逝,杨士奇因为儿子施暴杀人而引咎辞职,杨溥在内阁独木难支,王振日益擅权专横,文武大臣大多畏惧他的权势,只有张辅敢于据理力争。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先率领瓦剌大军入侵,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王振怂恿朱祁镇亲征,仅用两天时间凑了二十万兵力,号称五十万大军,便仓促出发,让七十五岁的老将张辅随行,却并未让他参与决策。
朱祁镇对王振言听计从,一心幻想着建立赫赫战功,根本听不进大臣的劝谏。
八月十五,明军在土木堡被也先所率的瓦剌军队包围,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张辅阵亡,“死于难”(《明史·张辅传》)。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代宗朱祁玉追赠张辅为定兴王,谥号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