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至,养生重在“藏”阳气

2021年01月05日 11:23:17

小寒

1月5日小寒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
指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了,
小寒一过,乃天寒地冻的三九天
初候雁北乡,小寒二阳之际,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
二候鹊始巢,禽鸟最早得知气候变化,此时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羽毛漂亮雉鸟也被称为“阳鸟”,它们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 探 梅 <
小寒的时候,天气正冷,腊梅花却迎着风雪绽放了,此花的开放,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 南京:吃菜饭 <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搭配,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
> 广州:吃糯米饭 <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 天津:吃黄芽菜 <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减甘增苦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脾为后天之本,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以待“萌发”的季节,如果大量进补,加上自身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很易加重脾胃负担,保胃刻不容缓。
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禁忌吃什么?
1.少食性寒凉的中药,如金银花、薄荷、西洋参等,以免伤脾胃阳气。
2.切忌各种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
3.忌各种寒凉食物,如绿豆、绿豆芽、柿子等。
适宜吃什么?
1.日常饮食可选择高热量、性偏温的食物,如芝麻、栗子、牛奶等。
2.这个季节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进补食物可选择栗子、大枣、桂圆肉、淮山、莲子、枸杞等。但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则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

核桃仁饼

小寒这个节气里面我们适合于吃核桃仁饼,用核桃仁五十克打碎,然后放面粉二百五十克,放一点白糖混合在一起,加水搅匀以后烙薄饼吃就可以了。

----节选自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

虽然冬至一阳初生,但此时的阳气仍然微弱,阳气之根仍需深藏,此时,可借助小寒的“寒”,将 “藏”的任务继续下去。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

01

穿戴宜暖

天气越冷,越需防寒保暖,避免寒气损伤阳气。背部有膀胱经、督脉循行,最先受寒,如出现背部怕冷,可热敷大椎穴,驱散寒气。
“寒从脚起”,双脚离心脏最远,也易受寒,因此,足部保暖同样重要;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户外头戴帽子,也可起到防寒作用。

02

生活宜静

冬季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晚起,太阳升起再外出劳作。情志也宜修持静养,情志刺激过度会惊扰阳气,使其外泄。

03

饮食宜温

可多吃温养阳气的食物,如羊肉、 牛肉、芝麻、核桃、桃仁、杏仁、瓜子、 花生、榛子、葡萄干等。需要注意的是,小寒节气,虽需温补,但切忌进补过度,以免损伤体内元气。

04

扶正气,防外感时邪

小寒时节空气非常干燥,可备上加湿器;另外要勤洗手,房间勤通风,保持整洁,外出的时候要戴口罩,尽量减少病毒的接触和传播。

05

冬练三九

老人们都讲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会儿正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时刻,因为人体抵御寒冷、病邪靠的是阳气。只有阳气充足,才能百病不生。
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是:
运动宜在日出后:“血遇寒则凝”,冬季晨练要选择在太阳出来后,注意保暖。适当运动有助于血脉通畅,可选择大自然养生经络操、瑜伽、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二运动要适度,以微发汗为宜,不可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懒惰会让人心情越来越糟糕,当中午或下午有温暖的阳光和清新干爽的空气时,不妨多到户外去散散步,你会感到精神焕发,思路清晰。
小寒将至,气温虽冷,人心不寒。年味渐浓,思乡心切,游子们出门在外不忘给家里报声平安,提醒家人小寒时节注意保暖,及时补养身子。
END

作者 / 伍福梦

排版 / 刘 娜

中奥伍福新媒体运营团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