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4.16【2017-6-28】
#每日学论语#14.16
【语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shào)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公子纠,但管仲却没有自杀殉主。”子路接着问:“管仲这样做不能算有仁德吧?”孔子说:“桓公j九次召集各诸侯国的会盟,都没有用武力胁迫诸侯自愿前来,这都是管仲的功劳啊。能使天下安定,像管仲这样的做法符合仁德,符合仁德啊。”
【微言微感】
孔子关于“仁”的标准,往往让弟子们摸不着头脑。
据统计,关于“仁”的谈论,《论语》一共有58章,105处提到,内容包括安邦治国之仁,待人接物之仁,学问修行之仁。
孔子的仁,标准相当高。
有一次,孟武伯问孔子:“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学院的三个高材生——子路、冉求、公西赤,后来都是很有作为的大官,但是都拿不得仁的毕业证。
估计除了“三月不违仁”的颜回,其他人通通歇菜。
然而,孔子今天很大方——面对子路的质疑,从另一个角度,连续用了两个“如其仁,如其仁”来夸奖管仲。管仲仁吗?子路有些懵!前几天老师还批评他过不节俭、不知礼的管仲可以称仁,而且
为什么前后标准怎么这么不一样?
在孔老师这里,安邦治国之仁,待人接物之仁,学问修行之仁,他更看重治国安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评价一个人的“人”与“不仁”,重要的不是听其言,察其心,而是看他做了什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一个人很善良,但是无心作恶总害人,给亲人,给同事,给邻里,总找麻烦。纵是可以不恨他,但是毕竟是个麻烦,“好人榜”也不该给他留着。
一个人小节有亏,但是能力强,能担当,做了很多于国于民都有益处的事,我们能盯着人家的小小不然吗?
和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成就大业,团结诸侯,止息战乱,让老百姓免于战争之苦比较,管仲那些不节俭,不守礼节都是小事。
在这方面,孔子和后来儒家的“愚忠愚孝”是不一样的,举大事不拘小节,看关键不图虚名。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是亲兄弟。鬼使神差,管仲扶保了哥哥公子纠,鲍叔牙扶保弟弟公子小白,哥哥和弟弟争齐国的王位,好朋友各为其主刀兵相见。弟弟成了齐桓公,就出兵鲁国(鲁国是公子纠的后台),逼着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
管仲曾经射过公子小白一箭,差点要了他的命,有一箭之仇,公子小白胜者为王,有仇报仇,本可以杀了管仲。结果鲍叔牙求情赦免管仲,还撺掇齐桓公拜管仲接替自己为相。
齐桓公大人大量,礼贤下士;好朋友不计得失,鼎力相助。管仲能追随旧主公子纠,学习另一个同事召忽自杀殉主吗?
不能。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英雄存在的意义,就是救民济世,是要干大事的。
魏征曾经是李建成的部下,那时候积极出谋划策,就是如何先下手为强,杀死李世民抢班夺权,结果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了李建成,抓捕了魏征。李世民大气,不杀魏征而用之,魏征识时务,弃暗投明开始辅佐唐太宗,忠心耿耿,直言不讳,尽职尽责,成了唐太宗李世民信任的“一面镜子”。
由此看来,管仲没有舍生取义像召忽一样自杀殉主,似乎也无可厚非。
关键是,他接下来的作为。齐国能够富强,和他的努力密不可分;齐国“尊王攘夷”的举措,和他的力主密不可分;十一次会盟天下诸侯,确立安定团结的华夏一家亲局面,也得益于他的极力斡旋。
这就是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