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幅全都超过20%...

最近市场很火爆,进入2021年的前三个交易日成交量都突破万亿,但实际上市场赚钱效应并不好。除了周一赚钱效应不错,昨天两市涨跌幅中位数-0.5%,今天看起来两市都收红,涨跌幅中位数只有- 1.7% ,两市仅1074只个股上涨,近3000只个股下跌。
而且这三天市场热点完全不同,第一天是军工+新能源,昨天是食品饮料+消费电子,今天变成了通胀概念股(石油,银行,建材,有色等)。
说实话,热点散乱,赚钱效应差,我认为这样的行情很难演化成不少人期待的大行情...更像是一次春季躁动的提前预演。当然对市场做判断更多是拍脑袋,大家听个乐...

有一个板块爆发了

今天物业板块在十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刺激下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A股招商积余涨停,南都物业大涨7.5%。港股中海物业大涨25%,保利物业大涨22%,新城悦服务大涨20%,涨幅全都超过20%,走势非常强劲。
前期和大家分享过我关于物业股的看法,今天也为大家做一个跟踪,新的《通知》是否会对物业股基本面带来重大影响。
前期文章:
去年涨6倍,今年却腰斩!到底是牛夫人还是小甜甜?
平安夜,一起来看一组扎心的数据
从通知内容来看,主要有三条。
第一,鼓励物业服务定价机制市场化,打开物业费市场化调节政策通道。这一条应该是今天市场起爆的重要原因。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物业服务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物业费不能提高,但成本却在提升(人力成本,维护成本),如果物业费能提高,物业最大的问题将得到解决,物业就将会变成每年能固定收到一笔钱的类saas模式商业模式,这会大大提升其估值。
《通知》中关于物业市场化定价是这样描述的:“根据服务标准和物价指数等因素市场化定价;对物业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由政府价格部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并倡导酬金制计费方式。”
个人认为这个提法落实还是有难度,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大多都已经不是政府定价,因此根据服务标准物价指数政府部门动态调整价格这块也没有意义,只有最后一个倡导酬金制计费方式有意义。
所谓酬金制计费方式,就是物业每年赚的钱是成本的一定比例,比如每年成本的10%是物业公司的固定酬劳。
但这是有一定问题的,比如成本是怎么核定的?如果成本是由物业公司核定的那他虚报成本怎么办?业主怎么监督?物业通过虚报成本(比如高价聘请员工)做高成本怎么办?
这里的核心问题还是业主很难同意涨价这件事,因此物业和业主的核心对立会一直存在。
这是一个议价权的问题,不是靠政策能解决的。
第二,鼓励有条件的物业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
其实就是鼓励物业探索增值服务,这一点在我前面文章里也有分享到,物业可以通过增值服务创造其他收益。
但这里的核心问题是物业公司的经营效率低,规模小,很难和互联网公司竞争,快递收发目前被阿里垄断,房屋经纪基本被链家拿下,社区团购也被互联网巨头拿下,物业公司是很难和互联网公司同台竞争的。
这些增值服务大多都是要依托于规模才能进行的,物业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规模不够,只有规模足够大的物业公司比如碧桂园这种才有可能在增值服务上有发力空间,其他企业还是很难。
第三条是鼓励搭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加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科技化物联网化赋能是目前物业最有可能走通的一条降本之路,国内的头部物业万科物业也将自己的物业改名为万物云,旨在全面转型,加强智慧物业建设。
但智慧物业带来的降本效果可能并不会太好,能实现一定的降本幅度可能有限,毕竟比较核心的岗位如安保,清洁目前都很难被智慧物业替代。
总的来看,我不认为这份新的《通知》的推行会对住宅物业带来什么颠覆性的改变,住宅物业商业模式的困境依旧不能解开。值得看的还是公建物业和商业物业吧。
但是,今天物业板块的大涨去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总是愿意去研究一些还不错在底部的公司,获得收益往往会很容易,哪怕这些公司没有那么优秀,只有出现一点点改善,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这远比去高位追涨,抱团来的容易多了。
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不是在底部的公司就值得关注,哪怕关注在底部的公司,我们也一定要关注在底部的好公司,而不是什么公司在底部都去关注。
我特别喜欢找估值低市场预期低的方向去挖掘预期差,但大家也能看到我从来没看过中石油,很多价值投资者很喜欢的地产股我也没看过,因为我看不到改善,看不到他们会通过什么变好。
以地产股为例,我知道很多地产股很好,估值也很便宜,也知道头部地产股一定活得下来,还能得到市场份额的提升,享受行业集中度提高的红利。
那又怎么样呢?市场不会无缘无故就去炒地产股,提升地产股的估值,拉高地产股的股价,好东西是好东西,但如果没有做好两三年不赚钱的准备,哪里又等的来估值修复呢?
回顾过去的历史,地产股每一次成规模的上涨都和政策息息相关,只有政策有放松预期,地产股才有预期差,才有上涨机会,因此关注地产股,关注他好没意义,一定要去关注政策是否有边际放松空间。
包括我去年底开始关注金融股,银行保险,也不是因为他们便宜,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看到改善,利率在上行,经济在复苏,银行保险无论在资产端还是负债端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变化比公司本身更重要。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