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诬杀杨慎矜(资治通鉴卷二一五之十三)
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慎矜因受到玄宗的赏识,遭到了李林甫的猜忌。杨慎矜和王鉷的父亲王晋是表兄弟,所以少年时代他就和王鉷关系十分亲密。王鉷能进御史台,也主要是靠杨慎矜的引荐。待到后来王鉷升任御史中丞后,杨慎矜和他说话时仍然直呼他的姓名。王鉷自恃自己和宰相李林甫关系密切,心中略感不快。后来杨慎矜又夺了王鉷的职田。王鉷的母亲出身低贱,杨慎矜也曾把这件事告诉过别人,所以王鉷开始对杨慎矜怀恨在心。然而杨慎矜却没有意识到王鉷的变化,他还像过去那样对待王鉷,甚至还和王鉷私下谈论预卜吉凶的谶书。
杨慎矜和术士史敬忠关系密切。史敬忠说天下将要大乱,劝杨慎矜在临汝山中买些庄田作为避乱之所。适逢杨慎矜父亲墓地中的草木流血,杨慎矜十分厌恶,就问史敬忠怎么办。史敬忠请他祈祷以免除灾祸,于是杨慎矜就在家里的后园中设立了道场,退朝以后,总是戴着脚镣手铐裸体坐在道场中。十天以后,墓地中的草木果然停止了流血,经过此事后杨慎矜就更加信任和感激史敬忠了。杨慎矜有个奴婢名叫明珠,长得美貌漂亮,史敬忠多次用眼睛瞟她。杨慎矜见史敬忠对这名女子有心,就把她赠给了史敬忠。史敬忠大喜,坐着车子带着明珠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恰好路过杨贵妃姐姐柳氏的楼下。柳氏看见史敬忠就邀请他上楼,并提出要明珠。史敬忠不敢拒绝,只得把明珠交给她。
第二天,柳氏带着明珠一起入宫。玄宗见后十分惊异,就问明珠是从哪里来的,明珠就把实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玄宗。玄宗认为杨慎矜作为朝官却和方术之士使用妖法,心中十分厌恶,但仍含怒未发。
后来,杨钊把这件事告诉了王鉷。王鉷听后心中大喜,就借机侮辱杨慎矜,杨慎矜十分愤怒。李林甫知道王鉷与杨慎矜有矛盾,就暗中鼓动王鉷陷害杨慎矜。于是王鉷就让手下人散布流言说:“杨慎矜是隋炀帝的玄孙,他经常与坏人来往,他的家里还藏有预卜吉凶的谶书,他们要阴谋复辟祖先的帝业。(慎矜隋炀帝孙,与凶人往来,家有谶书,谋复祖业。)”玄宗得到报告后大怒,马上下令逮捕了杨慎矜,并命刑部、大理寺和侍御史杨钊、殿中侍御史卢铉共同审问。太府少卿张瑄原来是杨慎矜引荐的,于是卢铉就诬陷说张瑄曾经与慎矜议论过谶书,并严刑拷打张瑄,希望从这里找到突破口。不料张瑄坚不认罪。卢铉把张瑄的双脚捆绑在木头上,让人抓住他所戴的枷柄,向前猛拉,身体被拉长数尺,腰都快要被拉断了,眼鼻流血,但张瑄还是不肯回答。
朝廷又派吉温往汝州抓捕史敬忠。史敬忠和吉温的父亲关系不错。吉温年幼时,史敬忠常常抱着他玩耍。待到捕获了史敬忠,吉温不与他说话,只是让人用枷锁住他的脖子,用布蒙住头,走在马前。等到了戏水,吉温才让官吏劝诱史敬忠道:“杨慎矜已经认罪,现在只需要你作证就行了,你如果能够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保全生命,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前面已快到了温汤,到了那里你就是想自首也不行了。(杨慎矜已款服,惟须子一辩,若解人意则生,不然必死,前至温汤,则求首不获矣。)”敬忠看着吉温说:“吉七郎,请给我一张纸。(七郎,求一纸。)”吉温假装没听见,不加理睬。眼看离温汤越来越近,史敬忠越来越害怕,一直苦苦哀求。等离温汤十余里时,吉温才让他在一棵桑树下写下了三张纸的证词,内容完全如吉温要求的一样。吉温这时才对史敬忠说:“请老爷子别怪我啊!(丈人且勿怪!)”起身向他行礼。
吉温到了会昌县,官吏才开始审问杨慎矜,并引史敬忠的证词为证。杨慎矜没办法,只得全部认罪。然而办案人员并没有搜到预卜吉凶的谶书,李林甫为此十分焦急,他派卢铉去长安搜查杨慎矜的家。卢铉事先把谶书放置在自己的衣袖中,故意走进黑暗的地方,然后骂骂咧咧地出来说:“这个逆贼,竟然把谶书藏得真隐密。(逆贼深藏秘记。)”到了会昌县,他把谶书拿出来让杨慎矜看。杨慎矜哀叹说:“我从来没有藏过谶书,怎么能从我家里搜到呢!看来天要亡我啊。(吾不蓄谶书,此何从在吾家哉!吾应死而已。)”丁酉(二十五日),玄宗赐杨慎矜与他的哥哥少府少监杨慎余、洛阳令杨慎名自杀;史敬忠被杖打一百,与妻子、儿子一道流放到岭南;张瑄被杖打六十,流放到临封,最后死在了会昌县。嗣虢王李巨虽然不是同谋,但因为与史敬忠认识,也被免去官职,安置南宾郡。其他被牵连的还有数十人。杨慎名知道了皇帝赐他自杀的敕书,神色不变,他写信与姐姐诀别;杨慎余则合掌指天上吊而死。
杨慎矜之死可以说死于他的大意。因为他原本就是知道李林甫的厉害的,他因为惧怕李林甫而不敢当御史中丞。后来李林甫觉得这个人已经开始投靠自己而举荐他。结果杨慎矜就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