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蒲生:京剧“申遗”成功后应抓紧办好的几件事
京剧虽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艺术,但从它200年来形成、发展、壮大的历程看,确与北京观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经是北京城乡居民(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最熟悉、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北京人,一张嘴都能唱两口西皮二黄,听戏也是必不可少的消遣。且京剧票房林立,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可惜这种艺术形式,近年来受到文艺多元化的冲击影响,渐成式微。2010年我国京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确是给处于低谷的京剧艺术打了一支强心针,使热爱京剧的人们又看到了希望,企盼原汁原味的传统京剧,在不久的将来会重振舞台。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振兴京剧的方针应作必要的调整,将现行的“传统京剧、现代京剧与新编历史剧三并举”的方针,调整为“传统戏曲与新编戏”并举,两条腿走路更符合振兴京剧的要求,这也是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的主张,一出《十五贯》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昆曲),是得到周总理肯定的。根据目前京剧传统艺术每况愈下的处境,首先应该采取原汁原味地继承优秀传统剧目,同时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改革创新一些新的剧目。1992年8月王元化先生在《中国京剧之我见》一文中说:“我认为要戏改,先得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必须掌握京剧的特点,发扬这个特点,至少不要伤害这个特点。”现在所谓的创新,就是要抛弃京剧传统艺术的特点,另搞一套,专门为某些人制造“政绩”,树碑立传,动不动花去一百多万的大投入、大制作。比如把传统的京剧与西洋的交响乐杂交,满台堆积道具布景,京剧特色荡然无存,如在电视里播放时,关闭上电视机的声响键,当做:“无声电影”来瞧,你将弄不明白是啥剧种?一旦公演,也会使观众群中一片怨声。
二、国家文艺领导部门要制定对待京剧事业发展的相关倾斜政策,以调动专业剧团和研究机构的积极性。凡剧团复排成功一出传统剧目(经过专家和观众鉴定认可的,例如不久前天津实验京剧团排演的增益首尾的王(瑶卿)派刀马戏《棋盘山》),可以拨给奖励经费。具体剧目可考虑按行当列出部分在艺术上有特色、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目前又濒于失传的骨子老戏为主,例如每年阴历七月七日应节戏《牛郎织女》,荀(慧生)派的玩笑戏《胭脂虎》、郝(寿臣)派架子花脸戏《瓦口关》,还有去年上海京剧院复排演出《得意缘》和北京京剧院王蓉蓉的《祭江》等,都可以供其他剧团参考。
三、除了由国家京剧院评选出优秀京剧传承人外,各省市甚至县级剧团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推选出在任或退休的老演员,作为复排传统京剧带头人,特别是应该抓紧时间为那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录音、录像、整理出版文字资料。这些宝贵的东西,莫要等到走了一位老先生,就空发一阵慨叹,对复排传统京剧没有任何好处。难道这样的经验教训还少吗?
四、中央及地方戏曲研究单位,有责任向剧团提供资料,如老剧本、剧照、剧评文章等,让现有的戏曲文献资料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同时也要对民国时期京剧史料进行深入研究。
五、各级京剧院校,应培养演唱优秀传统剧目为主的学生。中专生毕业后应会30出戏,大专要掌握50出,研究生应突出学习研究某个流派剧目,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一步。除了演员,对伴奏的文武场面也要培养一专多能人オ,对舞台工作者、化妆人员也应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
六、新闻媒体也要密切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对于演员的优点要多鼓励,对存在问题和不足也要提出来。这里包括经常作评委的嘉宾、专家、学者们,都要向体育裁判学习,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不要像以往那样,评委只“点”不“评”,好话多说,引起观众的普遍不满。
以上6条措施的贯彻执行都要有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方面全靠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筹措解决。
是虚晃一枪?还是想真正为振兴京剧做点实事?广大京剧爱好者将拭目以待。
中国京剧 2011-06
京剧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