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师”课堂的蜕变

小老师”课堂的蜕变

作者:李广生

“小老师”课堂是河南村小学坚持了十几年的一项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在改革风起云涌、创新眼花缭乱的今天,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这种坚持本身更值得尊敬。说好要参加学校举办“小老师”课堂研讨活动,可临时接到一项验收工作。人在中心,心在课堂。实在忍不住,把验收工作推给别人,匆匆赶到学校。教学观摩已经结束,研讨交流即将开始。凭着一副老脸,争取到第一个发言的机会。

首先,我表达了对这一研究的敬意。“小老师”课堂,一个略显土气的名字,背后却蕴含着最新的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它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一些顶尖高校,汇聚一批各个领域的专家包括中小学教师,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脑科学专家、神经科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教育学专家等联合攻关,试图揭开这一千古谜团。人们已经看到了冰山一角,虽然距离洞察冰山全貌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但也足以令人欣慰。一方面我们发现,以前恪守的一些观念居然是错误的,没有科学依据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另一方面也发现,我们的传统经验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它们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比如“小老师”这个概念。教是学的最好方式,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但学习科学基于大脑的研究对它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从这个角度而言,“小老师”课堂一点都不土,还很时尚呢。

理查德.费曼,第一个提出纳米概念的人。据说他是个超级学霸:13岁学完微积分;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24岁和爱因斯坦一起加入曼哈顿计划天才小组,研发原子弹;33岁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因其幽默生动、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欢迎;47岁获得诺贝尔奖。他发明了著名的费曼学习法。什么是费曼学习法?简而言之即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用教的方式学。这不就是“小老师”课堂嘛!费曼学习法包括四个步骤:1.选择一个你想理解的知识;2.设想下你要向别人传授这个知识;3.如果过程中出现问题,就重新回顾这个知识;4.让你的讲解越来越通俗易懂。这与“小老师”课堂如出一辙。

“学习金字塔”人们已经很熟悉了,它也可以视为支撑“小老师”课堂的理论之一。遗憾的是它缺乏证据,始终没有完整而严谨的实证研究推出,也许只是个假说。

然后,我表达了对这一研究的希望。一件事能够持之以恒的做固然不易,但如果一直在一种状态、一种水平徘徊,那将是非常遗憾的。有人做了一辈子饭,也没有成为厨师,有人教了一辈子书,还是一个效能很低的教师。坚持并不一定成就卓越,必须要有发展,在坚持的基础上持续改进,才能真正获得成功。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小老师”课堂走到了今天,数不清的人为之付出了数不清的心血,如何焕发它的生命活力,让它继续走下去,走的更远?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小老师”课堂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这就意味着发展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像改革大潮中的企业一样,它也面临升级换代。在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发展方面,“小老师”课堂的一些做法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习是一件个性化非常强的事情。学习风格理论指出: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对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影响很大。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制度,导致学习风格差异很大。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制度,个体的学习风格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小老师”课堂是否合适每一个孩子,是否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学业的成功,这很难保证。教是学的最好方式,这句话似乎绝对了一点。有的孩子可能就善于听讲,教别人是他无法跨越的难关。面对这些情况,“小老师”课堂还要不要?
“小老师”课堂走到了今天,要想再往前发展,就必须要进行自我蜕变。看看那些在“小老师”课堂上自信的展示自己、友好的帮助别人的孩子,你会意识到“小老师”课堂让孩子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它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不只是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促进社会情感方面,“小老师”课堂同样大有作为。相比较而言,即在发展认知和社会情感方面,“小老师”课堂更有助于后者的发展,“小老师”课堂的蜕变之旅,急需跳出传授知识的窠臼,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发。
更广阔的天地在哪里?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回到对教育价值的反思。教育发展到今天其人文价值日益受到重视。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该报告在序言开宗明义指出:人文主义教育观是根本的共同利益。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对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秉承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是成就生命、发展生命的教育。生命为“小老师”课堂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广阔天地。
河南村小学开启有温度的课堂的新的研究,我以为这便是对生命的回应。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