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冬日手脚冰凉,这3种食物记得要多吃!
冬季天气寒冷,除了用热水袋、暖宝宝等辅助工具帮助御寒之外,很多饭团还想“吃出暖意”。于是,牛肉汤、羊肉汤、火锅、串串等齐齐上阵,再配上点小酒,一顿下来,心里的确暖暖的~
想提醒大家,这样吃未必靠谱!
这些“暖身食物”并不靠谱
喝酒暖身是暂时的假象。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一方面,是因为酒精中的乙醚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酒下肚后,血管扩张会让血液循环与呼吸加快,促使内脏、肌肉等体内的热量从血液散发到体表,从而让人感到身体在发热。但同时,体内其实已经在变冷了。
另一方面,酒精及代谢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会麻醉中枢神经系统,让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敏感度下降,也“欺骗”了身体的感觉。
劝大家酒能不喝就尽量别喝,其危害不仅仅在于肝脏,全身都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冬天喜欢吃烤肉、蛋糕、饼干、奶茶等高热量的食物,觉得热量高,供能多。
但是,这类食物吃多了,最直接的问题是发胖,长期如此还会升高血脂、血糖、血压……危害不小。
而且高热量并不等于能让身上暖起来。因为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人体脂肪比例越大,线粒体总量就越少,这就会导致摄入的食物无法高效地燃烧释放热能。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胖的人并不一定就比其他人抗冻。
至于冬季北方人爱喝的羊肉汤,暖中补虚、补中益气,是很不错的冬季进补食材,但也不能天天吃。而且由于羊肉温补的特性,发热、牙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者要慎食。
适合冬天的3类御寒食物
虽然上面的两种食物不太靠谱,但下面这几种是真的有产热作用,饭团们冬天适当吃一些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御寒能力:
蛋白质所含有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散发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只有4%~5%。所以冬季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来维持体温是很有必要的。
像牛奶、鸡蛋、鱼肉、牛肉等,都可以适量多吃些。另外红肉中的铁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形成,从而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更好地促进身体产热,人吃了后也就不那么容易怕冷了。
天气越是寒冷,身体排出的肌酸就越会大量地增加,这会加快体内脂肪的代谢速度,使得能供给产热的脂肪减少。所以想要起到温暖身体的效果,得先促进身体合成肌酸。
肌酸的合成需要甲基,这种物质需要蛋氨酸来提供。因而像芝麻、葵花籽、酵母、乳制品等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B族维生素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能量代谢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补充,能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能量在代谢过程中的消耗和浪费,从而增加体内热能的供给。
小麦胚芽、玉米、鸡肉、鸡蛋、奶酪、坚果类、菠菜、香菇等中的B族维生素较丰富,可以适当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