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低龄留学:做“夹缝人”还是“架桥人”,17岁女生自述在澳洲中学的这些年
作为一名14岁就出国的低龄留学生,我像大部分留学生一样,都是第一批要面临中西双重文化挑战的人。
“枪打出头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国传统观念在初到澳洲时和“just do it”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碰撞。从小被嘱咐“多喝热水”的我们第一次看到澳洲同学大姨妈期间也照常游泳,当时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这使我们不禁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观念,逐渐接受新的理念。
出国久了的留学生总会有这样的茫然:作为处于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人,我们到底是谁?我们该怎么做?作为已经在澳洲留学三年的“过来人”,我想谈谈这个期间的学校生活,以及发生在我身上的蜕变及成长。
初来乍到澳洲的我十四岁,像许多留学生一样,一直在幻想着怎样融入西人的圈子,怎样和西人同学谈天说地侃侃而谈。
于是刚上九年级的我开始恶补西人的主流文化,成为了instagram、YouTube等欧美社交媒体软件的常客;我模仿他们的穿衣习惯,买衣服都是一水的吊带配紧身短裙,sweatshirt(运动衫)配leggings(连袜裤),幻想着这样就可以看起来更像当地人,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我逐渐抛弃了中文书和中国影视剧,开始全身心浸泡在外国影视作品中,认为这样能与西人同学有更多的话题;我每次说英语都小心翼翼,因为生怕有一个闪失就透露出我不那么纯正的中式英语,被西人同学嘲笑。
然而,你如果在当时问我我是否算融入了,我又是否快乐。我想当时的自己一定会迟疑。
十年级时,通过竞选,我成为了我们学校第一个担当Peer Support Leader(同学互助领袖)的中国人。Peer Support Leader主要的职务就是带领学校七年级的新生,给他们讲课,带他们野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这个项目持续了一年。我因为担心自己的口音不够地道,会被组员嘲笑,所以很少发言,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听组员讲话。作为一个在中国人圈子里话很多,性格相对热情张扬的人来说,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实在难熬。果然不出我所料,最后一次Peer Support Program活动的时候,所有的组员要互相写一份评语。我的组员评价我为“Chill(酷)”和“Quiet(安静)”的人。而事实上,在和华人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往往都被评价为是一个开朗幽默的人。
西人同学对我不善言辞、内敛的印象开始转变的一个契机还是来源于那次我在学校assembly(集会)的演讲。这是我在澳洲中学第一次真正名义上全校范围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一次野营。我想表述野营中途有一天晚上我和一个女生在一起睡的,结果一紧张直接说成了 “I slept her (我把她睡了)”,话一说出口我就觉得不太对,而全场则哄堂大笑。
我看大家都在笑,就临场加了一句,“please forgive me i am Chinese and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请原谅我,我是中国学生,英语还不太好。)”,全场笑的声音更大了,还鼓起了掌。
这给了我继续演讲的勇气。
演讲结束,大家为我报以震耳欲聋的掌声。我第一次体会到真实地面对西人谈话的快感,这也让我明白,不必伪装自己的口音,不必伪装自己不够地道的英文。只要你敢说,你就有机会得到大家的掌声和认可。
后来我出了学校,有四五个同学和老师走上前来用 “humorous(幽默)”和“entertaining(好玩)”等词来夸赞我,说之前从未有机会认识到我幽默的这一面。
就那一次开始,我学会了承认自己和他们的不同,并勇敢去说。慢慢地,我逐渐发现,海外留学生大可不必为自己不够纯正的英语而担心,做事也不需要刻意伪装的很local(本地化)。
要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我们往往需要承认自己的不同。注意保持自我,因为你的自我才是得到别人欣赏和尊重的重要原因。
后来,迷上一部中国电视剧的契机使我疯狂爱上了中国文化。我又重新开始关注国内媒体。在这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变得不再刻意只和西人融入,同时开始和中国同学交往,重拾了最初的那份“你妈让你穿秋裤”的价值理念,和最初自己的文化和情怀。我在学校也慢慢变得自在和快乐了。逐渐地,我发现我和西人同学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一种微妙的变化。我们反倒更有话题聊了。
我穿衣风格慢慢不再拘泥于西人流行的吊带配短裙和澳洲当地流行的衣服品牌,我开始买自己喜欢的牌子,穿我认为时尚好看的衣服,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我的西人朋友还管我叫“fashion icon(流行风尚标)”。后来我在Instagram发布了一张我的照片,她们直接评论裙子好好看,问我在哪里买的。我说是一个中国的购物网站叫淘宝,她们都十分感兴趣地去搜。
还有一次,我给我的英语老师介绍中国人在冬天最喜爱的“热白开水”,直到后来热白开水竟然成为了他在冬天的标配。每天上英语课眼见着一个二十多岁的一米九的大高个儿抱着热水壶出入学校,画面十分美丽。后来,他跟我说他甚至和他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推销热白开水,还对我抱怨说,冬天喝热水明明比喝冰水舒服的多,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一个老外能意识到热水的美妙。
后来,作为学校的international captain(国际学生代表),每逢端午节中秋节都我会和老师为中国留学生举办节日庆祝活动。后来我惊奇的发现,有一半参与者竟然都是西人同学,他们还会很好奇地凑过来问我节日的历史和由来。一次端午节庆祝活动在吃粽子的时候我递给了我西人同学一副刀叉,没想到的是,他们指了指我手里的筷子,说不要刀叉,坚持要学我用筷子。尽管最后他们一块粽子都没夹上来,最后都直接上手抓,但他们还是乐在其中。
很多人认为出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抛弃中国人的圈子,彻底融入于西人的社会。但“融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身在澳洲,常常会有华人因为迫切地想融入西人社会,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使得内心滋生“排华”的情绪。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一群华人同学,每次和西人在一起都会装作不认识中国留学生。只有有事相求才会找到华人。最终,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大多西人的认可和尊重,华人对他们也是敬而远之。
我一个ABC(在澳洲出生的华裔)朋友评价得好,说有些海外华人极力排斥中国留学生,实际上是在排斥自己身上的中国部分。一个极力逃避自我身份和文化的人,必定难以得到别人的尊敬。
在我看来,身为在海外的华人,应发挥自身优势,不必妄自菲薄。通过这三年在澳洲中学摸爬滚打的经历。我从那个十四岁以为模仿西人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就能解决文化的隔阂变成了一个更加真实,愿意自信地保留最初文化认同的自己。
在我看来,像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国家,每一种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都应依旧保持自己的形态。来澳洲的这几年,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文化和语言,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中西文化的区别和共同点,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两种文化。
这三年的经历也让我明白,在当今国际化的世界上,拥有华人的文化和背景其实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海外留学生而言不会是冲突,而是一种交融与互补的机会。有一句话我认为说得很好:只要海外留学的华人能兼收并蓄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弃其糟粕,他们就将不再是双重文化的“夹缝人”,而是既知中华文化,又懂西方文化,掌握多元文化精髓的“架桥人”。
白驹过隙,回首我在澳洲的这三年,感慨万千。留学生涯固然会对家乡产生无尽的思念,但回头想想,也是这三年让我明白自己真正重要的那一部分是什么——那份最初的中国文化认同感。也是这样一份文化认同感,使我坚定地走到今天。三年留学生涯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野上的开阔,更多带给我们的是学会用另一种文化思考的能力,以及思想上的蜕变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