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困在这四个字里:改变别人

道家

道法自然...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自然万物,冥冥之中,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日出日落,潮涨潮退,花开花谢。四季更迭,生生不息。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中有言:“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修行。真正的大道,是不责怪他人,顺其自然,合乎人的本性。

人们做事常常不合乎道,是因为想要改变别人,最终不仅无法实现,而且会让自己困在其中。

所以说,人的一生都困在这四个字里:改变别人。【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自己才是万物的根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世间万物,都是由意识创造的,意识产生分别,投射出自然万象。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万物,都是我们的意识决定的。

当我们积极乐观的时候,看到的世界是阳光明媚,人人向善的;当我们消极低沉的时候,看到的世界就是阴雨连绵,世风日下的。

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地主,家里有一个常工,踏实肯干,地主很是看中。

有一天,地主发现自己收藏的一个花瓶丢了,思来想去,觉得是常工拿去了。

于是,便越来越觉得常工贼眉鼠眼,不像好人。

过了几天,花瓶找到了,原来是儿子拿去玩儿,忘记还回来了。

这时,地主再看常工,又觉得他忠厚老实,怎么看都不像会拿花瓶的人。

可见,事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

能够影响我们心情的,始终是我们自己的心态。

毕淑敏曾说:“心灵的雕刻,是比医生的手术刀更尖锐的刀,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养出旷日持久的赏心悦目。”

有无相生,长短相协。

事情本无好坏之分,人心本无善恶之别。

内心平静,以平常心待万物,自会宠辱不惊,自在洒脱。

痛苦源于想改变别人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讲:“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

事事无常,狂风不会吹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世事多变,世间唯一的不变就是变。

有的人总想控制事情的发展方向,便会产生执念,试图改变别人。最后让自己痛苦不堪。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顺势而为,尊重不同,才是一个人顶级的修为。

有一位妇人,见到道长说:“我很痛苦,我的丈夫很懒惰,我的儿子不爱读书,几年了也不曾改变。”

道长听了没有说话,而是指着院子里一棵歪枣树,说:“我也很苦恼,我想把这棵树变得和松树一样挺直,于是我用锤子敲,用大棒打,都没作用,自己还很辛苦”。

妇人笑着说:“它本来就是一棵歪的树,道长自然怎么做,它也不可能变得笔直”。道长听后,说:“这下你该明白了吧”。

每个人都如同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天性,如果一味的想改变别人,最终伤害的只会是自己。

圣人说:“人的烦恼皆来自于想改变别人。”

当我们过分关注他人时,就会因为他人的一言一行,变得患得患失。也会无形中给别人造成困扰,最终内心难以安定,痛苦烦恼滋生。

放下改变别人的欲望,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善良。

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的人,算得上聪明,懂得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赢得了别人是有力量的,赢得了自己才是刚强的。

人生就是一场红尘修行,看过大千世界,历经世事沧桑,便明白人的一生,始终是在和自己斗争。

你所看到的都是你的内心写照,修为高的人,不去改变别人,而是精修自己,自己境界提高了,眼前的事物也就不同了。

有一个年轻人,从小父母双亡,生活穷困潦倒,寄人篱下,靠着向别人乞讨为生,还时常被人欺辱。

有一位道长路过,想把他收为弟子。年轻人说:“我愿意跟随道长修行,只是以后希望这些坏人得到惩罚。”

道长说:“也罢,再过几年,我便让你回来”。于是,在这几年中,年轻人潜心修行,修为高了不少。

三年后,年轻人再回到家乡,发现乡风淳朴,乡人也很热情,和三年前全然不同。

年轻人很是疑惑,道长笑笑说:“这是好事,说明你的修为提升了”。

张德芬说:“当你把你的内在世界调整得很好的时候,你的外在世界就会自然而然变得很顺利。”

深以为然,大道深不可测,我们无法洞悉事物的全部,只有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身的修为。

始终在道上行走,才会投射出清净美好的世界。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世间皆乐,苦自心生”。

世间本无事,若是总想改变别人,就会给自己戴上枷锁,困于其中,无法自拔。

境界高的人,懂得想要改变别人,不是去评价他人的是非,纠正他人的过错,而是凡事对内求,洞察自己的认知,修正自己的言行。

杨绛先生曾在书中写道:“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当一个人不再执着于改变他人,不再纠结于外物时,才是真正开始觉醒的时候。

让我们打开心灵的枷锁,放下改变他人的执念,专注于自身的修行,收获内心的平静喜悦。

作者:木木,一名热爱写作的上班族,平时喜欢阅读国学方面的书籍,对儒释道文化很感兴趣。希望通过文字治愈自己和他人。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