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蒂卡尔国家公园
蒂卡尔国家公园位于危地马拉国的最北面
危地马拉有三个世界遗产地,蒂卡尔国家公园是其中的一个
蒂卡尔国家公园包括三部分:蒂卡尔遗址、圣米格尔-拉帕洛塔达生物保护区(San Miguel La Palotada Biotope)和玛雅生物圈保护区(Maya Biosphere Reserve)。
蒂卡尔国家公园包括数种地形,有丘陵、沼泽、山地等等。国家公园内有几处沉积岩保存了从中生代到第三纪的地质资料。国家公园内保存着包括沼泽雨林到山地森林的多种丛林模式,丛林中也生活着不少珍稀动植物。在丛林的心脏地带,坐落着被繁茂的植被环绕着的玛雅文明的主要遗迹,这里自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世纪一直就有人居住。它举行仪式的中心包括了华丽而庄严的庙宇和宫殿,并逐渐倾出一个公共广场,它保留下来的民居分散于周围的乡村之内。
蒂卡尔的住宅区占地60平方公里,大多数还没有清理发掘。蒂卡尔被一圈6米宽的的沟渠和城墙围绕着。现在只有9公里被勘探过。估计这至少圈起了125平方公里的土地。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不仅仅有防御用途,似乎还是一个运河系统的一部分。
危地马拉北部的蒂卡尔国家公园是一座浮现在原始森林中的玛雅文明最早、也是最大的神殿遗迹。蒂卡尔可能是玛雅文明顶峰期最大的集居地。蒂卡尔意思为“能听到圣灵之声的地方”。遗迹中最大的杰作是六个巨大的金字塔神殿。站在72米高的4号神殿(考古学家给神殿遗址编排的序号)的顶端,鸟瞰四周的原始森林,有似身在摩天楼的感觉。远听野鸟孤鸣,令人毛骨悚然。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座巨大的玛雅城市在公元900年谜一般的崩溃了。
蒂卡尔遗址中包括几百幢重要的古代建筑,只有一小部分在考古中被发掘。存在显著的建筑有六座顶上有着神庙的阶梯金字塔。他们被早期的探险家用数字编号。它们是在蒂卡尔的巅峰时期建造的,大约7世纪末到9世纪初。一号神庙在695年左右建成。三号神庙建成于810年。最大的四号神庙,有72米高,于720年建成。五号神庙在750年左右完工。六号神庙建成于766年。在城中还有古代皇宫的遗迹。除此之外有不少小金字塔,宫殿,住所、石刻纪念碑,和一些用来进行古代玛雅球赛的球场。似乎还有个用作监狱的地方,那里的门窗都有被木条横过的痕迹。
遗址区
遗址区
遗址区
遗址区
遗址区
遗址区
遗址区
蒂卡尔位于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一个地区,始于公元4世纪,是一块隐在丛林中的宏大的玛雅遗迹。该地区于1517年被一个名为弗郎西斯·科达巴的西班牙人发现,并在以后30年中,逐渐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征服者认为自己执行着神明的旨意。因为教皇曾经在地图上划过一条分界线,宣称:西班牙国王卡斯蒂尔有权拥有该分界线以西的所有土地。为回报罗马教皇的恩赐,国王必须把当地的土著人转变成基督教徒。教皇是上帝派到地球上的最高使节。如果教皇宣布犹加敦半岛的居民是卡斯蒂尔国王的臣民,那么当地人的任何抵抗都将被视为暴乱或反叛。 1526年,一个名叫弗郎西斯哥·蒙蒂乔的西班牙人被授命率一支探险队前往犹加敦。探险队的使命和行动范围以正式文件形式作了规定。这个被叫为《行动目的备忘录》的文件称:国王卡斯蒂尔的目的是通过理解和友好途径来取得新领地人民对国王的效忠和对基督教的信仰。这个意图将由一个翻译向当地土著人解释。如果他们拒绝服从,那后果将是严重的:西班牙将对他们宣战,那里的人民将成为国王陛下的奴隶,并置于基督教会的严厉管束之下。接着是一场长达数年的游击战争。在征服者将他们的统治强加于犹加敦半岛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抵抗从未中断过。
观众观看演出的坐席台。
庭院
6号神庙
木棉树
在蒂卡尔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建有金字塔庙,北面是古希腊式的卫城。离这些建筑再远些是一片占地约为16平方公里的房屋,大约可居住1万至4.5万人。有迹象表明,曾有居民连续11个世纪住在那些古希腊式的卫城里。那16座仍然存在的庙宇矗立在埋葬着无数早期建筑遗迹的地方。这些早期建筑物包括一些精致的彩色墓穴。广场中央的礼典区域约占地2.5平方公里。这里的建筑物与远处一些广场和相关的房屋由高于路面的通道互相连接。那里许多所谓的“宫殿”,只是一些抹有建筑泥灰并经过装饰的平房建筑群。像其他任何马雅房屋一样,它们建在高于地央的平台上。位于中央,并居高临下的位置,增加这些宗教建筑物特有的,令人敬畏的感觉;同时也有很实际的用途:可使大量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们一览无遗地看见正在高平台上举行的宗教仪式。但是蒂卡尔的许多普通房屋也是建在泥土堆砌的平台上。这可能是为了防范在雨季发生的洪涝。
5号塔
靠近南卫城的五号金字塔是蒂卡尔的第一座金字塔,建于公元600年左右。
从石雕和山榄木精细的雕刻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古马雅统治者的一些情况和他们举行的宗教仪式。一些宫殿的横梁以及金字塔庙的走廊横木都使用这种精细雕刻的木材。
1号神庙
1号神庙也称美洲豹金字塔,塔高约60米,有9层平台,因塔形很像美洲豹而得名。一号金字塔建于公元700年,47米高,是蒂卡尔的地标。正面石阶陡斜无比(据说超过70度),梯形的金字塔顶上可以看见白色的塔庙和黑灰的庙顶。据说,原本塔身是通体红色,神庙和庙顶的屏壁叶片装饰得华丽无比,被认为是玛雅金字塔最完美的佳作。金字塔的底层是国王的陵墓,曾存放着全身被翡翠玉片包裹的国王的遗体和极为丰富的随葬品。
2号神庙(右前),这也是王后的陵墓
宏伟的二号金字塔,38米高,建于公元700年,塔顶建有高达三层的神庙,既是阿卡高王皇后的陵寝,也是该城的主神庙。周围绿林护卫,塔顶平直高耸,备显巍峨宏伟;塔下碑石、祭台众多,羽毛艳丽的火鸡自由地游走,为古旧而冷艳的皇后陵寝增添了些许神奇和生气。
护卫着1、2号两座金字塔的是建在两旁的中央卫城和北卫城。中央卫城建在宽阔的石台上,由45组宫室和6座庭院组成,以曲折通道相连,石头堆砌而成。北卫城也是建在平台上,规模虽小,但却是蒂卡尔城最古老的场地之一,是祭祀场。平台四周除了各有一座大金字塔外,还分布着许多小金字塔和内有许多国王和统治者的墓碑和陵寝。和北卫城遥遥相对远离中央广场的是尚埋在土中未发掘的南卫城。
38号墓室
4号神庙,是为了纪念去世的国王Yik'in Chan Kawil所统治的蒂卡尔王朝,此建筑可能作为国王的陵墓。
4号神庙
四号金字塔建于远离中心广场的东北角,建在公元745年,是所有金字塔中最高的一座,有“两头蛇”之称。
4号神庙
4号神庙
4号神庙
1号神庙
1号神庙
1号神庙顶部
1号神庙顶部
1号神庙中部
1号神庙侧细部
1号神庙的背后
1号神庙内
对面1号神庙
3号神庙顶
三号金字塔是号称“美洲豹祭司”的陵寝,高55米,建于公元810年。
3号塔侧面
3号塔示意图
蒂卡尔的金字塔的形状很是独特。倾斜过度,呈斜截锥形,由高大的台基及其顶端的神殿构成,其外观十分匀称。蓝天之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网,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蒂卡尔金字塔斜度达70度,其外形有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般奇峭,因而有人称之为“丛林大教堂”。
观象台
古代马雅人是当代玛雅印地安人的祖先。他们属一支居住在中美洲广大丘陵和低地的古代文明。
宗教仪式在马雅文化中占着主导地位,通常由教士兼首领主持。
巴雅日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以52年为一个轮回,与欧洲日记历法迥然不同。据碳素年代测定法,玛雅文明的鼎盛时期约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iii)(iv)自然遗产遴选标准(ix)(x),蒂卡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届会议报告。
遴选依据标准(i):蒂卡尔国家公园是玛雅艺术和人类天才的杰出例子。它丰富的建筑和艺术表现形式也包含着重要的象征元素,如金字塔的概念-作为定义人类与环境共存的宇宙的山脉。 它也是宇宙学内涵的一个特殊场所,被认为是戏剧表现的“舞台”。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丛林心脏地带的繁茂植被环绕下,坐落着玛雅文明的主要遗址之一。自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世纪,这里一直有人居住。作为一个举行仪式的场所,这里不但有华丽而庄严的庙宇和宫殿,也有公共的广场,可沿坡道进入。周围的乡村内还零散保留着一些民居的遗迹。
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是美洲非常重要的古典文化。玛雅(Maya)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和中美洲的一部分,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总面积为32.4万平方公里。玛雅文化流行地区的人口最高峰达1400万人。玛雅文化是丛林文化。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玛雅文化在5000年前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从4世纪到11世纪,危地马拉的佩滕低地地区是古代印第安人玛雅文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