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字相解
古文“可”从口、丂,《说文解字》:“可,肯也。从口丂,丂亦声。”许慎认为这是个形声字,丂(kǎo)是“气欲舒出”。
古体“可”似表示某种吹的的东西,或为原始的笙,这种笙只用一根竹子弯曲而成,发声片是竹片作的。小时候农村很少有乐器,很多“乐器”都是就地取材制作,比如用柳树皮拧笛,吹树叶、禾叶、草叶。北方没有竹子,但有中空的灌木,取一段作笛或笙,将其弯曲或打孔,会改变音调。一般来讲,管子越粗越长,声音越低沉,打弯儿等同于加长,并会改变声调。
无论是可、还是丂都是单音,容易做出“气欲舒出”发声。“可”有一异体“歌”,从哥、欠,旁证是发声的乐器。故古体“可”的字相:吹发声的乐器。
吹乐器时。必须换气。“可”这个“乐器”,换气时会稍微停顿,类似用鼻子“哼”。别小看这类似“哼”的一声,日常交流中会有很多含义,需揣摩。“可”字就有这样的功能,试揣摩以下古文中“可”的含义:
1、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2、 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3、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
4、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5、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楷体“可”,从口、丁,字相:口出丁。丁是钉的本字,丁与定谐音,故“可”用于肯定的回答。如:“白马非马,可乎?”“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