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孩子的样本,请好好打磨!
SUP
HWPIR
Y2K
你知道以上这些字母代表什么意思吗?看着像不像一连串的电脑代码。如果告诉你,这是孩子们之间沟通的语言,你会不会瞬间就呆掉了?
以上字母翻译过来就是:
最近怎么样?
家庭作业。(父母在房间)
你人真是太好了。
每个时代都有旗帜鲜明的不同语言。在这个虚拟网络发达的年代,当孩子们在玩社交网络,说网络语言而你却完全不知所云时,这种情况下想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就显得不那么容易。
你小心翼翼地问孩子“在做什么?”,他丢来一句:“说了你也不懂”,硬生生被顶回来,吃了哑巴亏不说,很多父母还由此患上了焦虑症。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这本书中讲到,和上一代相比,现在我们所处的育儿环境要复杂得多,各种信息轰炸泛滥。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把我们坚信的为人之道传递给孩子,并让他们接受是一个难题。而如何与孩子站在同一轨道,并且保持相同的速率,又是我们这一代为人父母最大的挑战。这本书从育儿的道和术两个层面,为大家进行了解答。
此书作者是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两位都是教育学博士,一直从事家庭教育咨询顾问工作,加起来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已经有60余年,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两人都曾经多次担任美国多家电台的分享嘉宾,给各类亲子活动及教师培训项目做主讲人。2014年出版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获得了2015年当当好书榜和京东图书畅销书排行榜。
时隔两年后,该书的姊妹篇——《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带着作者的最新研究和精髓 ,再次来到读者的视线里。
不管是办公室还是朋友聚会的场合,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题:
孩子总是沉浸在他们的虚拟世界里,不愿意我与我们分享和沟通怎么办?
现在社会太缺乏安全感,孩子一个人出门的时候,我总是担心她不安全;
现在的孩子太自我了,不够尊重长辈和周围的人,还经常情绪失控,对我大喊大叫,真头疼。
诸如类似这样的问题,像潮水一般向父母涌来,我们如何来面对这些挑战?
比如说孩子沉浸于手机一事。现在的手机基本上都可以直接链接网络。你买手机给孩子的时候,至少要先了解这个手机有些什么功能,哪些功能可以为你所用,并可以做哪些小小的限制?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手机,只能接听父母和事先设定好的人的电话,并且可以在某个时间段把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关闭。如果事先了解这些,也可以让你内心少一些焦虑。
在让孩子用手机之前,可以制定某些规则。如与他人聊天时不可以看手机;只能接听熟人电话;开车不可以看手机;超过多少花费,自己承担等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
一开始带孩子去陶然亭公园玩的时候,在游乐场那个地方,她每次都要玩很多个项目。无节制的玩对孩子并不是好事,所以后面我与她制定规则:每次只能玩两个项目。一开始她不同意,但当她看到我的坚持和不容商量之后,她开始接受并遵守。
现在每次去那里玩,她都会事先想好,把当天自己最喜欢玩的2个项目选出来。玩完2个项目后,就特别开心地去公园其他地方玩了。
所以,当你与孩子从小就达成某种规则,会让你们的沟通始终处于良性的循环当中,同时增进你们的亲子关系。
此外,不管是安全感的缺失,还是相互尊重或者情绪失控等方面的问题,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但从始至终贯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父母,你是孩子学习和信任的第一个人,你需要做的,是在育儿过程当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试想,如果你整天都没有安全感,又如何给你的孩子安全感。他会感受到你的不安,从而加速自己的不安;
如果你一直处于愤怒和压抑的情绪海洋中,那你也很难让你的孩子有良好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
当你不懂得尊重身边人,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时候,你同样也很难教会你的孩子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因为你的一切是你孩子学习的根源,你对待他人的方式,就是孩子对待他人的方式。
书中罗列了八条价值观,包括同情心、宽恕、感恩、正直、责任心、耐心、自信和礼仪。因为儿童和青少年面对同一个问题呈现不同的心里特征,所以书中非常细致的从两个年龄段进行讲解,并提供了让父母把这些价值观融入到生活中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以大人们也都非常欠缺的耐心为例。
很多亲子关系过于紧张,往往是因为大人对孩子没有耐心造成的。孩子一旦不按自己的方法做或者思路走,家长就没耐心地对孩子大喊大叫。在我们侗族里,老人们称这种行为为“打雷”,多么形象的比喻!
在《心理学101》这本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意识世界分为三重:本我、自我和超我。简单来说,“本我”是自然的冲动,“超我”代表自我意识,“自我“则介于两者之间,需要理性和常识。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当中,婴儿是受本我控制的,慢慢过度到儿童阶段后,他们的意识里还是没有“耐心”这个概念,所以需要家长带着极大的耐心,通过自己的亲身示范,教导他们耐心真正的含义。
等上了小学,“超我”的一面开始展露,他们善良,勤恳认真,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全。但到13岁,甚至是11岁,他们很快又回到“本我”的一面。
所以,我们要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我一个朋友的姐姐,是个单亲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很糟糕。
她说女儿从14岁左右就什么都和她对着干,让她心力憔悴,但她完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亲子关系也一直紧张到现在。
现在孩子已经18岁,她们的沟通还是无法顺畅,导致朋友姐姐非常伤心:含辛茹苦培养长大的孩子,却无法获得孩子的体谅。而她的孩子也很难过:妈妈完全不懂自己,只会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强迫她去做事情。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中强调:在青春期,孩子会越来越自私,耐心程度在不断地下降。所以这个阶段他对你也会越来越没有耐心。作为父母,你要了解他的不耐烦,并不是针对你,而是他这个年龄段所具有的。如此,你便可以跳出这个感情漩涡,客观的看待整个孩子的青春期,有的放矢的与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如果一开始,这个朋友的姐姐便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规律,也就不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如今这样的境地里。可见,让自己不断的学习与进步是多么的重要!
再说说同情心。
书中讲到,5-8岁是男孩生命中的“情人”时期。这个阶段,男孩子们粗鲁,爱打闹,但他们也有一股源自内心深处饱含爱意的强烈的同情心。
但到青少年这个阶段后,孩子们似乎就不再像儿童期那样具有同情心了。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谁也不在乎,除了他们自己。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与你的孩子一起做一些有同情心的善举,让孩子参与到你所做的慈善事业当中,比如为一些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帮助,或者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建立一段友情等;当孩子在某些事情里表现出同情心后,家长要及时地夸奖他们,以他们为荣。
我们经常说要和三观正的人为伍,要和自己价值观相符的人交朋友。如果你觉得价值观有点虚无缥缈,作者罗列出来的8个价值观,正好是你可以用来落地的工具。
然后反问自己,这几个价值观里,你给孩子的心里播下怎样质量的种子?
不得不承认,你非常重要,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孩子们从一出生,看到的就是你,接触到也是你。他们会观察你,听你在讲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模仿你。你是他们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位导师和第一个挚爱的人,他们会从你这里学到所有东西,比如从怎样穿衣服到弄懂爱意味着什么。
但是,你似乎又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给里他们生命,但他们却不完全属于你。你不可能把所有传统的价值观都灌输给他们,然后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孩子来。他们终将有一天会去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翱翔,而你甚至连握住那个风筝线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最多的爱,以及给自己最多的爱。
有很多女性在生孩子之前都会精心装扮自己,生活小有情调,但生孩子之后,不但身材走样,内心的小花园也随之消失。当整日都围着老公和孩子转,没有自己的空间后,日积月累,就容易产生抱怨情绪,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殊不知,让她陷入这样境地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
李少聪在《做一个优雅独立的女人》中写道:有人经常吐槽说如今是个看脸的时代,其实女人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并不是为了取悦谁,更和“这个时代是否看脸”无关,而是为自己的惊喜和满足而活。当你善于控制体重、知道自己适合穿什么色彩和款式的衣服,即便在生病时也不将就,你得到的不仅仅是别人的赞美,更重要的是你为此获得的去争取更好生活的力量。
是的,我们让自己又忙又美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取悦自己。为人父母只是你的身份之一, 你自己才是你的终极探索。只有你在意和在乎自己是谁,他人才会在乎你是谁。你的孩子也才会从中了解到,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正如《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中告诉我们的一样:在积极与孩子保持一致成长步伐的同时,在走进他们内心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优化自己,还需要拥有一个孩子之外的世界。
那个世界是世外桃源,美不胜收,你就是那里的国王。在那里,你要做的,就是回归自己,狠狠爱自己,狠狠宠自己!
希望你的心里,一直住着这样一个国王。
正能量慕珂
与你一起狠狠改变自己~
阅读|亲子|理财|成长|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