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办
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办
最近的一期《人民教育》发表了北师大阚维老师的一篇文章,名为《全球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否有共通元素?》文中引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吉塔.斯塔奈哈姆泽教授的观点:随着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当代世界各国都更加注重从别国的教育经验中吸收一些经验。但这种教育经验的借鉴,都缺乏对该国教育环境、制度特点、历史渊源及文化特征等多方面深层次分析,而是像旅行者一样走马观花似的从别国的教育实践中借取一些表面的做法,然后将其运用到本国的教育变革当中。此类教育经验的借鉴被其称为“旅行者式教育借鉴”。
斯塔奈哈姆泽教授在考察了近20年来世界多个国家的教育改革经验后,得出以上观点。若是把考察的视域聚焦于某一地区,就会发现“旅行者式教育借鉴”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区域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区域教育改革中,这一问题似乎更加明显。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很多人在考察学习之后发出类似的感慨;“不看不知道,一看学不了”也有一些人在考察学习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眼界开阔之后,思路为何没有随之打开——是惰性在作怪吗,还是缺乏勇气?面对一些创新的经验和做法,为什么很多人会立即发现它的不适应性和不可行性,因而产生严重排斥?在借鉴某些经验和做法的过程中,为什么花费很大的力气却收效甚微?笔者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研究。
首先,我们缺乏对自己的研究。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突围现状的心情越来越急迫,人们就越容易向外部伸出求助之手,期望通过广泛的学习而迅速的为自己找到一条发展的捷径。与此同时,便忽视了对自己的挖掘和研究。有些学校宁可花大价钱复制别人的经验,却不拿出精力来认真研究一下自己的问题;有些教师宁可用别人的思想改造自己,努力让自己向别人靠拢,也不去挖掘自我的潜力、提出自己的主张,而让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教师一旦失去自我,学校一旦失去自我,教育将会走向何方?我们需要警惕繁荣背后的枯竭、热闹背后的压抑。越是想要发展,越要加强对自己的研究。
在昨天的文章《办一所精致的学校》中,我表达这样一种观点:身处农村地区的小学校,可以走一条坚守、传承、发扬乡土文化之路——不是单纯的从学校的发展目的,而是从学校的教育使命出发。正如名为“栢才是我的姓”的朋友在留言中所说:造福一方、福泽社会的教育是真教育。当我们确立这样的使命感的时候,就不会再盲目的把求援之手伸向别人,像抓救命稻草一样寻求别人的经验,就会把目光聚焦于自身,通过深入的研究、精心的设计,自己把发展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
教育不是孤立存在,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看似教育内部的事情,也受制于当地的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教育文化。就全国而言,基础教育基本上形成了以地理分界线为标志的“南派教育”和“北派教育”。同一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也是非常明显。这里所谓的差异不是教育均衡意义上的差距。教育均衡行动可以弥补差距,但差异无法弥补,也无需弥补,正因为有了差异,特色才有可能存在,个性才有可能得以发展和张扬。这也是研究自我的必要性。
加强对自我的研究,核心是寻找自己的特色。“生命课堂”项目提出了五大行动,第二大行动便是特色促进发展。核心主张便是:做最好的自己。我们不用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这些称号鼓舞教师发展,虽然这些名号对教师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我们更怕把教师引到“名利场”中。所以我们用教育最本真的、最纯洁的内涵和教师实现自我的强烈愿望激励教师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深化对自己的研究,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寻找并创造自我发展的契机,提炼属于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最真实的教育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教育风格。
其次是研究那些“共通元素”。阚老师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不论历史文化背景如何,学校教育是存在共性特征的。并进而指出:建立积极的和包容的学习空间和氛围,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状态和基础知识,就是课堂教学开始阶段的共通元素;直接教学与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正在成为全球趋势。由此可见,所谓“共同元素”就是跳出具体的形式和方法的羁绊,探寻更为接近本质的归因。简而言之即是:不仅要关注“怎么办”,更要追问“为什么”。
我注意到很多人对“怎么办”情有独钟,总要追问对方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等等。而对“为什么”的探究就显得有些冷淡。例如,大家对某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很关心,不停地询问开了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是如何开设的、在实施中有哪些困难、如何突围政策制约、如何化解课时不足等问题。却很少有人问学校,为什么开设这些课程、这些课程与学校自身定位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期许有何关系、这些课程设计的灵感从何而来等。具体的课程和组织形式是很难复制的,因为受政策、条件和资源的制约,但思维方式可以借鉴。
有这样一所学校,设置了很多“高大上”的课程,很多人均表示学不了、没法学。其实校长在报告的开始就回答了开设这些课程的旨要——培养青年领袖。如果我们没有培养领袖的“野心”,可能就会觉得学不到什么。但这种思维方式很值得借鉴:课程不是为学校发展服务,而是为学生成长服务。只有明确了学校的教育使命、明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做好学校的课程规划。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非理性,看到一门“好课程”就想引进,看到一种“好方法”就想推广的冲动,可能就不那么强烈了。
这会不会影响改革的步伐呢?但我想,如果使命感和责任感足够的话,既可以抑制冲动,又可以焕发热情、智慧和创造性。这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最通俗的表述是: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办。
封面及文中图片均为顺义教研孔建斌老师摄影作品,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