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郭杜街道大居安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该村与小居安村以同辉路为界,东和子午大道、温国堡相邻,南与北周家庄村接壤。村东有潏水向南流去。有9个村民小组,810户,3100人,土地2678亩。由于大学城的建立,陕师大、邮电学院、西北大学等院校占用,现存土地1250亩。
据村贤讲,因古时村西北角有一尼庵(慈贤庵),村东南有一寺院,故称大局庵。《长安县志》记局安坊(圈坊),据说因为村内有一传统手工业编蒲篮、簸箕而得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紧连的小居安村是一个行政村,60年代中期分为两个行政村。姓氏多,以卢姓为主,赵、杨为副,另有刘、李、贺、赫、白、蔡、王等姓。村老有口头语,先卢后赵拉拉杨。
村内曾有九庙、九冢暨城墙。清同治年间,官府命各会、仓、廒,修建城堡、碉楼,以防捻、回连年战乱,村中时建有城墙。门楼顶上石雕“局安坊”三字,书“终南拱翠”四个大字,现存一卢姓村民家中。南门里设阎君庙,南街设马王庙,西街设南堂庙,东街设无量庙,南十字设老爷庙;北十字设灵官庙;东街设菩萨庙;杨街设药王庙;北门外设关帝庙。南北中轴线一条大街各分8条小街,各街对应设庙,九庙相立,城墙上方建有炮楼,防御跺口,城墙上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西北角五层砖塔。南街设南寺,北街设有北堂,南北各有社旗(旗绣局安坊)。
潘宇龙(潘应龙、潘印龙),村贤,儿时从江浙行走此地一心报国,终因年幼,被村中一卢姓村民在西安竹芭寺送蒲篮时发现领回收养为义子,在村内跟着卢姓义父学编蒲篮,十六七岁时,才从戎。力大无比,聪明过人,作战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至直提升为陕甘兵马提督。退职要求回至大局安,积极组织百姓出工出资,经过近两年努力,城池终建有眉目,城墙封顶时,潘将军便用自己的积蓄,在甘肃固原用人拉、马驮,将城墙封顶土拉回。有顺口溜:潘宇龙打城墙,固原驮回是银洋。时有朝廷名官侯永福(长安贾里村人)心有不悦,向朝廷栽赃陷害,说其建城对朝廷存有反心,朝廷听信谗言,将潘问斩。埋葬于本村东北角潘家坟,20世纪80年代初此坟浇地时塌陷,被掘冢内有石门、石椁、青铜十二生肖,将石门分给两个生产队用之打胡基。
(贾耽)
古时潏水潺潺,古道(子午古道)靠村,是达官贵人、皇亲国舅生存安息的理想之地。据(长安县志记载)唐城南局安坊,城南二十里潏河北有贾耽(729—805)墓。现存贾耽墓宽40米,高26米。
(卢慧卿)
卢慧卿(1890—1917),女,名毅侠、字慧卿,辛亥革命英烈。长安圈坊人,父早亡与母相依为命,15岁被骗做妾,19岁结识同盟会重要人物张光奎于西安早慈巷,担任收发联络、送情报等工作。20岁与张光奎结婚,1911年10月22日陕西革命暴发(辛亥革命),随军参战。张光奎被迫出走天津,仍以自己智慧支持革命。著名活动家焦子静在渭北组织护国军,在西安城内买得一批枪支弹药,无法运出,她巧妙设计将弹药存放在自己乘坐的轿车底盘下,安全运出城外,还把著名民党领导人马彦翀用自己的轿车送到十里铺。在五岳庙建起了一所小学,解决了附近儿童上学困难。1917年2月2日逝世,年仅28岁。
卢松轩(1910—1997),1925年,14岁考入西安师范,后赴杨虎城部十七路军任书写员,1931年由吕剑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1946年任杨虎城部117师党的地下工作负责人,直接参与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中率部与日本侵略者在晋南等地浴血奋战,在永济战役中身负重伤。曾与魏野畴联络,组织开封起义,后被捕。经陕西省委书记吕剑人营救出狱,赴抗日前线。在皖口战役和日本侵略者血战七天七夜。1947年与组织失去联系。1948年回西安,在长安、户县等地,组织策动兵变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民革,任陕西省民革五、六、七届委员,八、九届顾问。
卢祥生(1902—1969),书画皆工,民国17年(1928)考入西北大学语言系。结业后曾在三原杨虎城部任文书,后被提拔为亁州代县令。当时传一佳话:卢祥生当县令,贪官污吏别乱动。民国34年(1945)调至陕西民政厅任财政科长,中校秘书。书画达到了一定的造诣和高度,被称为潏水流域三才子(另有香积寺王杰臣,任家寨王捷夫)之一。现在古戏楼还存有先生的楷书大字,大居安村门楼“大居安”三字便是近年在先生手抄本查出而放大刻立的。“文化大革命”中卢先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家中被抄,戴高帽游街、站板凳。1969年11月4日病逝。
现今,全村南北大街整齐,东西十条街道楼房错落有致,漂亮的居民房,水泥路通遍全村角落,村内商业街铺林立,门面房、饭店应有尽有,健身广场,秦腔自乐班社(“文化大革命”时两个剧团),锣鼓队、秧歌队应运而生。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