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的4个坏习惯,再不改掉就晚了!
文 | 一堂作文课
高中学习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是12年学习中最关键的三年,往前看要面临高考这样分量最重的考试,不重视肯定不行。大部分同学都会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探究表明:不少高中生养成了如下几个坏习惯,对学习来说,这是很-要-命-滴!
坏习惯一:重视教辅胜过教材,对教材总是一翻而过。
教材是学习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学生足够有悟性,能将教材研究的比较透彻,那么高考的成绩绝不会坏到哪里去。但在现实读书生活中,偏偏很多人最不重视教材!觉得教材的内容是浅的,不深入、不深刻,不能将自己带入知识的殿堂。于是乎重视教辅材料,甚至摆脱教材去研究教辅资料。你要知道:教材内容已经圈定了考试的所有范围,任何编写的教辅材料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我们不否认有些材料会超出教材范围去给出一些内容,但教材的基础性地位、教材的根本性绝不容动摇!一个连教材都不精通的考生,绝不会成为一个一流的考生!绝不会发挥出一流的水平。
坏习惯二:习惯刷题,企图用题海战术完成高考总战役。
的确,要想有效应对高考,刷题是必要的。很多老师都给出意见:如果本学期你做完这30套题,那么你的成绩一定会……。其实,刷题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适合大量刷题,大搞题海战术。但你一定不要盲目地在所有学科稿“刷题运动”。这种运动式的学习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你的问题。除非你在刷题的过程中,以检索出个人知识盲点、个人答题弱点等为目标,并能及时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才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对有些学科,比如政治、历史,如果你不能精通课本内容,没有系统化的理解,你可能在无边的题海中丧失自我,越做题越找不到提分的感觉。因为这些学科的题目设计,都是围绕着特定系统内容展开的,你首先要在一定高度上掌握这个体系才行。
坏习惯三:思考的层次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知识体的内部。
学习一门学科的知识,总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谁遵循这样的规律,谁就能更好地把知识学到手、运用于心。遗憾的是,不少同学总是将思考停留在表面,一旦进入稍微艰难的层次就知难而退!这可是要命的啊!当你一次次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探究一个问题时,你的进步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习的深入总是伴随着思考的深入,当你被相对复杂的知识内容所吸引,投入精力去研究的时候,你才能有所进步。
坏习惯四:一味探究大题、难题,在小题上却屡屡失分。
这种现象较之第三条,似乎是更加普遍的!尤其是一些比较聪明的学生,更容易犯下这样的习惯——一味地追求偏题、难题,也能在这种追求当中获得求知的快乐。但是,却经常在容易得分的基础题上屡屡失分,造成总的成绩不理想。其实,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可就是有很多同学热衷此道,甚至在重大的考试中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造成终身遗憾。这种习惯,待你摆脱考试,处于日常研究当中时,当你在将来去深入研究某一门学科,走上专家道路时,是可以成为好的习惯,是可以帮助自己取得学术成果的。但在面对高考的时刻,我们必须首先解决总成绩的问题,决不能因小失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