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序):建设空间实验室,为全人类谋福祉
建设空间实验室
为全人类谋福祉
特别鸣谢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
作者 | 刘雨菲 贺鹏梓 李刚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可以预见,中华民族的全面伟大复兴将会是21世纪全人类最为恢宏的一幕。而这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重新崛起,也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到那时,中国在科学、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乃至社会发展上所得的诸多重大成就,必将大大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肩负的责任和担当。
要实现这一切,必须首先依靠科学。科学是文明进步的基础和首要推动力,也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驱和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着深刻体现。
此言非虚,作为当前唯一长期在轨运行的载人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已经证明了自己对科学的价值。它运行至今,在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地球和宇宙科学、人类健康、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突破性进展,不但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和知识,也推动了航天技术本身的发展,为更深远宇宙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这正是因为空间实验室可以把人类的感官和智能扩展到宇宙,尝试各种在地球表面难以实现的科学方法和科研活动组织形式,发现不曾知晓甚至不曾想象的客观事实。在这里,科学家们可以直接探索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乃至探索人类自身。各个学科可以直接在宇宙中寻找新的发展和突破。我们可以想象,物理学、天文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都将具有全新的手段来探索未知的领域。
而空间实验室所产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必将有效提高人类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运行模式的优化。从根本上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了实现和维持空间实验室运行所需要的技术转移应用到民生领域,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方便而高效的生活方式。在国际空间站的十大科学成就当中,有五项具有直接的医学价值。推广应用之后,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显著贡献。而这些研究成果的获得,与空间站及其提供的空间环境是分不开的。
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和积累知识,更在于为人类的现实和未来服务。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样也使全人类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我们的视角随着空间实验室一起,用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飞行的时候,会对“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认同。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上,历尽坎坷,无数次壮丽而艰苦的征程构成了我们的史诗。今天,征服宇宙和星空,为全人类谋得福祉,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将是又一段漫长的征程。
飞在太空里的国家空间实验室,就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