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情商孩子:一岁前请多对宝宝微笑,建立安全感

最近带Tim去看博物馆的恐龙巡展,硕大的展厅里一架霸王龙化石非常醒目,孩子们都围着这个庞然大物赞叹不已。Tim也拿出自己的小照相机拍照。但是我注意到,有一个小男孩却一直缠着妈妈,不肯自己走动

休息时,那位妈妈和我攀谈说:“哎,孩子总是这样,都三四岁了还那么怕生。本来想要带他长长见识,结果他却一直粘着我。”

我说:“孩子可能是没有安全感吧!”

谁知无心的一句,却打开了妈妈的话匣子。她告诉我,生完孩子后,她有一点产后抑郁,除了支撑着照顾宝宝外,真的没有多余的热情去和孩子互动。虽然宝宝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却还不如那些由姥姥奶奶照顾的孩子开朗活泼。“安全感”在早期发展中经常被提及,育儿专家建议母亲尽可能地自己照顾孩子,也是为了从小建立安全感。那么所谓“安全感”到底是什么?在婴儿时期建立的安全感有多重要呢?

“安全感”是什么

英国心理学家鲍比尔在其依恋理论中如是描述:成人的完善人格,深植于童年时良好的依恋关系,他的期待被反复验证,让他确信世界是可以信赖的。

用通俗的话讲,安全感就是对世界的信心。当婴儿能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得稳定可靠的照顾时,比如饿的时候有母乳吃,困的时候有人哄,无聊的时候妈妈会陪着玩,想要沟通的时候也能获得回应。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身处的世界是可靠的。即便长大后,遇到陌生的环境或风险,也更能适应环境,有效处理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带Tim去上第一次早教课时,当家人将小朋友带到陌生的教室中。有些孩子观察一阵子,就马上展开探索,只是偶尔回头确认一下家长是不是还在。而有些孩子却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大人的怀抱。

Tips:这种依赖看似是跟照顾者之间有亲密的关系,实际上却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从根本上,孩子对世界是缺乏信任的。

“安全感”有多重要?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非常有道理,因为三岁前正好是一个人基础人格的形成期。而生命早期人格形成和智力发展,又和安全感密切相关。我们都知道,一个建立了良好安全感的孩子,会自信大方活泼开朗。而缺乏安全感,则会面临很多心理问题。

其实,“安全感”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性格。认知心理学家发现,婴儿早期安全感的建立,还对智力产生着复杂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安全感的孩子,智力水平也会更高。

全球最权威的脑神经科学家John Medina在研究中指出:人类所具有的每一种技能都是为了避免自己被灭绝而进化出来的。大脑只有解决生存问题后,才能进入“学习模式”。

就像本文开头的故事中,本该是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年纪,孩子却因为“害怕”紧紧依偎着妈妈,丧失了很多学习和发现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在三岁之前,儿童大脑的神经元成爆炸式的增长,在此期间,他们感知世界的机会越多,大脑发展的就越好,但前提是大脑觉得足够安全。

宝宝的“安全感”来源何处?

既然“安全感”这样玄妙,又如此重要,爸爸妈妈们不免想要问,那我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有安全感呢?换句话说,安全感来自什么地方呢?一般而言,爸爸妈妈都会照顾好宝宝的日常起居,问题大多出在“联结”上,在关系心理学中,安全感来源于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宝宝的安全感来自母婴的依恋关系。

从妈妈肚子里降生到这个世界的小宝宝,堪称世界上最脆弱的生命。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活下去,为了达成这目标,他用哭来表达需求。通常妈妈会马上满足宝宝的需求,这个充满爱意的正向反馈,会根植于孩子的潜意识,成为心理发展的动力。

其次,安全感来自“客体稳定性”

随着大脑的发展,6个月左右的孩子,开始能够分清“妈妈”和“我”这两个概念。这是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伴随着巨大的恐慌。在这段时间内,婴儿会表现得“粘妈”是因为他在追求“客体稳定性”,也就是一直能看到爱着自己的妈妈。

Tips:有的妈妈可能也陪在孩子的身边,但是情绪并不稳定。比如宝宝睡醒,看到满脸愁容或者哭泣的妈妈,可能就会感受不到爱而充满不安。

最后,安全感和家庭关系有关

在安全感建立的最后一个阶段,宝宝已经能够从家庭成员的日常交流中,感知情绪的流动,进而了解到彼此之间关系。如果这个关系是不稳定的,总是出现问题的,他们的安全感也会被破坏。我们总说,别在孩子面前吵架,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孩子,因为剑拔弩张的气氛会让他们焦虑;且投入争吵的父母,也会让宝宝倍感被忽视。

建立“安全感”三招简单又管用

之前在私信中,有一位妈妈说,了解了宝宝需要"安全感"后,自己这个妈当的小心翼翼,生怕什么举动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但是孩子好像被惯坏了。让宝宝有安全感,并不是一味宠溺,而是学会“看见孩子和回应孩子”,这三个简单的小技巧,你也可以试一试。

1、 为“存在”找到意义

有一段时间,3岁半的Tim频繁向我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很多育儿书上都说,这是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好机会。但是这个问题背后还隐含着一层含义:存在的意义。他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存在,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意外?

所以除了简单讲讲生理上的怀孕和出生外,我还很认真地对他说,爸爸妈妈非常相爱,我们想要一个宝宝。等了很久很久,做了很多努力最后终于有了你,所以我们非常珍惜你。

2、 提供稳定的情绪体验

正如那位恐龙展上遇到的妈妈感受到的那样,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有时候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超过妈妈不在身边。这是因为安全感的建立,仰仗于稳定的情绪体验。换句话说,如果妈妈一会儿高兴,一会不高兴,一会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而且这样的变化在孩子看来并没有规律,那么他也会觉得十分不安全。

3、 1岁前请多多微笑

1岁前的宝宝,都是阅读表情的专家,别看他们没办法用语言跟我们顺利地交流。但是从妈妈的表情中,他们却能读到很多信息,确认自己是不是被关怀,被看见的。所以建议妈妈们在宝宝面前,尽量保持微笑的表情。比如宝宝醒来就微笑着对他说:“早安。”宝宝摔倒了,也微笑着安慰他。这样一来,宝宝就能从你的表情中,确认自己很安全。

枕边育儿寄语:

有句话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安全感并不是什么“玄学”,而实实在在是我们人生幸福的基础。一个对世界充满信任的孩子,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用内心的力量,寻找到方向。

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