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土茯苓,2种用法,能治疗梅毒、急慢性肾炎等5种病症

一块土茯苓,2种用法,能治疗梅毒、急慢性肾炎等5种病症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切片晒干。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炮制: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换水1次,春、秋每2日换水1次,冬季可3日换水1次,防止发臭,以泡透为度,捞出切片,及时干燥。

中医认为,甘淡,平,无毒。入肝、胃经。能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现代研究表明,土茯苓能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肾炎、颈淋巴结核。

茯苓具体治疗作用如下:

1.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

成人每日用土茯苓1.5-2两,水煎,2-3次分服,以10-20日为1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两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2.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每日用4-8两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日为1疗程。

3.治疗急慢性肾炎:

每日3两,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

4.治疗颈淋巴结核

每日用鲜品1斤,水煎分2次服

5. 土茯苓茶

原料:土茯苓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用途:恶疮痈肿;淋浊;梅毒;筋骨挛痛;瘰疬。

6. 土茯苓猪骨汤

【原料】猪脊骨500克,土茯苓30~50克。

【制作】将猪脊骨同适量清水同放入锅中,武火烧沸,文火慢炖,炖至水成3碗量,去猪骨与上层浮油,加入土茯苓30~50克,煎至2碗,分2次饮,1日饮完。

【作用】健脾利湿,补阴益髓。适宜于糖尿病患者。

7. 治皮炎

土茯苓60至90克。水煎,当茶饮。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

  • 治梅毒、解汞毒之要药——清热解毒药土茯苓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土茯苓 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 [性能]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应用] 1.治梅毒:可单用本品水煎 ...

  • 二陈丸的十一种用法,治疗各种疾病!

    二陈丸的十一种用法: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反复咳嗽咯痰,气喘,胸闷等.常规服用. 2.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咳嗽痰多色白,胸闷喘促.常规服用. 3.治疗肺气肿: 胸闷,咳嗽,咯痰色白,气促等.常规服 ...

  • 一味白术,两种用法,分别治疗颈腰关节骨刺...

    一味白术,两种用法,分别治疗颈腰关节骨刺和膝踝关节骨刺!   白术粉外敷主要用于颈.腰关节的骨刺.将白术打粉后,取出粉末,加入黄酒,调成糊状,敷于疼痛的关节处,用纱布及胶布固定住即可.每3天换一次药, ...

  • 二陈丸的十一种用法: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二陈丸的十一种用法: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反复咳嗽咯痰,气喘,胸闷等.常规服用. 2.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咳嗽痰多色白,胸闷喘促.常规服用. 3.治疗肺气肿: 胸闷,咳嗽,咯痰色白,气促等.常规服 ...

  • 中国学者创新鼻咽癌治疗新模式:经典化疗药换种用法,鼻咽癌无瘤生存率提高1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文朝阳 陈鋆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称中肿)马骏教授应邀在被称为肿瘤学"奥斯卡"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上 ...

  • 大黄治疗血证的6种用法

    导读:大黄不仅仅只有泻下作用哦! <血证论>瘀血条云:"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又云:"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瘀血去则血得归经,如 ...

  • 祛瘀药中,首选大黄:大黄治疗血证的6种用法

    导读:大黄不仅仅只有泻下作用哦! <血证论>瘀血条云:"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又云:"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瘀血去则血得归经,如 ...

  • 土茯苓治疗梅毒

    土茯苓治疗梅毒 作者/佚名 处方:土茯苓二斤,银花一斤,甘草八两,毕介八两(小编注:此药考虑为萆薢),泽泻八两,当归四两,白芷四两,黄柏四两,五加皮四两 制法:以上各药切碎,加水熬膏六斤. 服法:成人 ...

  • 治疗梅毒的中医方法:土茯苓汤

    2021年01月20日 生活中,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与激情,也许让你终身难忘!或许短时间的寝食难安,因为,很多时侯是防不胜防! 一天,之前和我在市医院共事的刘医师打电话给我,说她门诊来了一位'小'姑娘,化 ...

  • 老中医的大黄治疗血证的6种用法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导读:大黄不仅仅只有泻下作用哦! <血证论>瘀血条云:"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又云:"故凡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