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临幸有妙招
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强大统一的王朝。“文景之治”给子孙后代奠定了百年大业的基础,到了汉元帝时,国家力量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较为安定,西汉和边境各国的民族关系也进一步融合。
汉元帝看着祖宗整治的大好河山,不由心花怒放,有啥,都不如有个好爹啊!人逢喜事精神爽,帝逢盛世工作少。他开始安然享受起来,其中之一,就是从民间选了大量的美女,开始夜夜当新郎。
据说当时后宫佳丽众多,汉元帝不能一一宠幸,自作聪明的他就想了个办法,让画家把美女的容貌画出来,他每天看画选定要临幸的美女妃嫔。这活可忙坏了一个名叫毛延寿的画家。
他画技出众,画人物肖像是拿手好戏,但几千美女,画起来也确实工作量不小。再说了,每天面对这么多美女,他逐渐有点审美疲劳起来。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生财的好办法,哪个美女如果贿赂自己,他就把那个美女画得漂亮一点,让她能被汉元帝更快地宠幸,从而改变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不贿赂他的姑娘,哪怕再美,也要画丑,让她永无出人头地的机会。
“潜规则”一出台,姑娘们节衣缩食省银两,纷纷贿赂毛画家。毛画家顿时炙手可热,不但身边莺歌燕舞,而且口袋也是日渐鼓胀,那气焰,的确有点儿嚣张。
一个人,气焰最盛时,往往也是祸事临头时。凡事,就怕做过头!
宫女中有个姑娘叫王嫱,字昭君,人,出落得美若天仙,才艺又出众,品性高洁,她看不惯毛延寿的所作所为,偏不贿赂他。自古“直如弦,死道边。”毛画家当然也很不待见她,轮到画她时,不是画丑,就是画得再丑点。
如此一来,王昭君见皇帝的机会,当然是绝无仅有了。美好的青春,难道要在宫墙中消失殆尽,她矛盾又不甘心。
审时度势后,王昭君决定不挂在一棵树上等死,她听说匈奴向大汉求亲,大汉朝廷舍不得自己家的公主,便从宫女中选招“公主”,以远嫁匈奴“和亲”,于是,她便抓住机会,主动报名,一举被选中。
到了远嫁辞行的那一天,被赐予了丰厚嫁妆的“公主”,红妆粉面,美丽无双。她上朝拜别大汉天子,汉元帝一看,天哪!这是哪里来的美人?六宫顿时无颜色啊!
他想反悔,另换一个公主,但大汉天子,一言九鼎,又众目睽睽之下,他已别无退路,无法反悔!心痛不舍之极,却只能将此美女送给艳福不浅的匈奴那小子。
事后,汉元帝生气之极,派人调查此事,画家受贿之事败露。震怒之下,汉元帝命人杀了毛延寿。从此,他再也不以画像作为自己选美临幸的妙招了。
唐朝的沈佺期有诗云: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
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
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而远嫁的王昭君,去往匈奴的路途遥远,频频回首,遥望故乡,悲从中来,不由拨弹怀中的琵琶,悲泣如诉之情,让天上的大雁都落下来了……
后人附会昭君有着美丽无比的“落雁”之貌,以使汉元帝更加痛悔。李白诗“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也表达了对这位远嫁女子的同情。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到了唐朝,又一个统一的强大王朝屹立在东方。经过开元盛世后,国力富足,文化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大唐,出现了较为稳定繁华的时期。
唐玄宗在遇到儿媳妇杨玉环之前,早就过起了“后宫佳丽三千,夜夜笙歌燕舞”的美好生活。但据研究过唐史的人计算,唐朝后宫的佳丽不止三千,兴庆宫、大明宫、上阳宫及大内,妃嫔加宫女,四万人有余。这些都是皇帝的“私有财产”,他想临幸谁都是可以的。
但这么多美女,唐玄宗当然是忙不过来的,毕竟,当时他的主业还是治国理政,他也算是有雄心和壮志的一个英明国君。当然也不会像汉元帝一样派人去画像,愚蠢地任人捉弄了。
吸取了前朝愚蠢皇帝的教训,唐玄宗采取了符合唐朝浪漫国风的做法“随蝶所幸”,来决定宠幸哪位美人。具体做法就是——
春夏秋季,宫中常办宴会,让宫女妃嫔们头上插满鲜花,玄宗放几只蝴蝶,蝴蝶飞到哪位妃嫔头上最多,玄宗就到哪位美女那儿去过夜,这做法可真是醉了!
机动随意性强不说,一个美女的命运,随时可能被一只蝴蝶给改变了,这可能是最早版的“蝴蝶效应”了。唐玄宗玩得浪漫唯美了,可苦了那些想借皇帝上位的美女妃嫔们。
她们不贿赂画师,她们贿赂园丁了,让园丁们种最美最香的花,然后采摘鲜艳香美的花遍插云鬓,以此来吸引蝴蝶盘旋飞舞在头顶。
后来儿媳妇杨玉环娶进门,他原本是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春日的一天,杨玉环在御花园里游春赏花。此时正是采花酿蜜的大好时节,莺歌燕舞,蝶飞蜂拥,嗡嗡嘤嘤,好不忙碌。
接近中午时分,温度渐高,凑近看花的杨玉环被人看到身边和头上飞舞着一大群蝴蝶和蜜蜂,而花朵却有些闭合,于是,这一幕被人炒作成了杨玉环有“羞花”的容貌和引蝶的美艳。
于是,那个本是公公的唐玄宗,开始想方设法,先洗白她,并非自己的儿媳,然后弄到自己身边,最后宠幸祸国,导致唐朝由盛走向衰。
其实凡事,不论你认为有什么“妙招”,有多妙,上天都自有安排,破解妙招之人或事。与其让“妙招”贻笑后世,不如老老实实来的大方庄重些。
作者:李艳艳,女,甘肃省作协会员,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喜欢阅读写作,发表过几百篇文章,有书出版。教书育人责任田,读书写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笔耕不辍,非为大器想晚成,只缘精神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