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的境界,在钢丝绳上建立统治力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当今男子网坛,想要评出成绩最好的球员很容易,有52周的世界排名系统,也有冠军积分排名系统,还可以计算球员的大满贯数量和胜场数,只要数据量足够大,即便模拟“关公战秦琼”也未尝不可。
但如果要讨论哪位球员的天赋最高,或者付出努力最多,估计各个球员的拥蹩没一个会服气。费德勒拥有绝佳的球感和不可复制的华丽技法,纳达尔拥有无人能及的上旋功底和身体素质,德约拥有数一数二的柔韧性和跑动能力;至于努力,更是一个多元化的因素,不可能单纯通过训练时长来衡量。
天赋和努力几乎是成为一流选手的必要因素,但在这之上还有一个因素存在,只有超一流甚至现象级的球员才能触及到,那就是所谓的“网球境界”。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到境界这种东西,多少有些故弄玄虚的感觉,因为它是对一个球员的技术、天赋、精神面貌以及其它未知元素的综合性抽象,它是一些数据背后具有支撑性的深层次原理;如果说对于天赋和努力的讨论,我们尚且能使用以偏概全的佐证争个面红耳赤的话,那境界的之说,我们甚至连争论的余地都没有,因为它不可衡量,只能被感知。
什么是境界?未入境界,你做的是事,是做给人看;入了境界,那便是对自己的一种表达。
“沙皇”萨芬不久前曾直言:“看看现在网坛的水平,压根儿就没在进步。所有人打得都一样,都是中规中矩。或许我们需要一些像小兹维列夫那样的新人,但这也是我能看见纳达尔和费德勒到了40岁还在打球的原因,因为没人能打败他们。”
太多的球员只是在把网球当成一件事来做,他们的胜负之争是为了取悦市场,网球依旧只是网球,而他们也只是可以被代替的表演者。但对于极个别球员,网球成了他们的表达方式,会被说成“这是谁谁谁的网球”,就比如奶粉常常感叹道:“如果费德勒退役了,那以后的网球还是网球吗?”
今年法网之后,纳达尔再次把和费德勒大满贯数量的差距缩减到3个,GOAT之争的再起波澜,十几年过去了,谁能想到这两个“老家伙”依旧热点满满、依旧处在风口浪尖上。我们喜欢把这对传奇放在一起比较,但其实二者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尤其是在费德勒年龄愈长的情况下,走进了一个年轻时不曾达到的境界,使得这种可比性就越低了。
去年法网和温网,纳达尔和费德勒都是一盘不丢地夺冠,今年法网纳达尔也只是在半决赛稍稍不慎失了一盘,这种统治力简直无与伦比。这个层面上看,两人看似在各自的领域平分秋色,但情况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费纳拥有的统治力截然不同,如果说纳达尔是抡大板斧的压制,那费德勒则是剑走偏锋的冒险,像极了钢丝绳上的舞者。
两届法网共13场比赛(不计17年对手布斯塔退赛的那场),纳达尔一共打了40盘,其中6-0/6-1/6-2这样的比分共计23盘,这意味着纳达尔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吊打对手。而费德勒呢,尽管账面上也是一盘未丢,但18盘比赛里,像上面这么悬殊的比分只出现了4盘,而抢七却打了5盘,甚至再算上温网前的哈雷赛,共计7个抢七盘。
然而神奇的是,连续7个抢七都赢了,要知道费德勒以前可是出了名的“漏点王”,这个数据显得这么妖异。这意味着费德勒统治力不如纳达尔吗?不,两军对垒,以堂堂正正之师正面碾压相对容易,难的是次次兵行险招还依旧能战无不胜,这是一种境界上的统治力。
草地的环境特点,决定了费德勒只能以这种高输出、高风险、高回报的方式进行博弈;他能否在今年斯图加特夺冠,能否在哈雷和温网卫冕,依旧取决于他能否重新唤醒这种境界,以及在这种境界下的续航能力。我们期待奶牛继续缔造奇迹,王之所以为王,只因为他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本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