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精气神有多重要?

中国人大多注意养生,这并不是一种短暂的社会潮流,因为在从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达成了这个共识,例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关于保养身体的记载。

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中国的很多年轻人也早早地开始钻研养生之法,这与很多外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大相径庭。

不过中国人虽然历来重视养生,但古时候人们可没有现代医学这么系统的认识,所以那时候人们自己总结了一套体系。

古人认为,养生有三个关键的要素,即我们常说的“精气神”,三者都是健康身体的重要基础,缺一不可。

古语说得“精足不思淫”中的“精”就是其中之一,后面两句更有难度,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一、精足不思淫

事实上这里的“精”,指的是人的精神,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说法。古人认为“精”是一个人的重要内核,一旦精神流失,人的身体是要出大问题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精神充足的人就不会胡思乱想,就能克制住自己的淫欲,从而更加专注地去做事情。

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毕竟人都会有七情六欲,尤其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很难不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但真正做到精神充足后会发现,这样的人走起路来步步生风,给人的感觉就很不一样。

当然,在现代医学的体系里,是不存在“精”这种元素的,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定量地去衡量。

不过生活中我们会常常提起它,比如看到别人脸色不对的时候会说对方的精神不好,进而推测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古人对于养生之道是有大智慧的。

二、气足不思食

“精足不思淫”后面还有两句话,其中一句是“气足不思食”,讲的是人的“气”。

传统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气,人有人气、妖有妖气,而气是一种比较玄幻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关系。

因此古人认为,养生的过程也就是在养气,气足了整个人才健康。“气足不思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体内的气如果很充足,那就不会对食物产生过多的想法,也就是没有食欲。

生活中我们会常听到一句话,“气都气饱了”,说明人在很生气的时候的确是不想吃饭的,这似乎很难用现代医学去解释,不过古人的经验早就验证了这一点。

当然,“气足不思食”这句话并不是让人们经常生气,这里的气与生气是不同的,它是人体内的一种支撑。

有些老年人虽然年纪很大,但说话的时候依旧声如洪钟,眼神看起来也很有力量,这都是中气很足的一种表现。毫无疑问,这样的人肯定会拥有健康的身体,一定会很长寿。

三、神足不思睡

或许大家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困惑,同样是年轻人,有些人整日面容憔悴、昏昏欲睡,毫无生机可言,而有些人则生龙活虎,做事情干净十足、风风火火。

按道理来说都是同龄人,不该有如此大的差距,但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观现象,这差距的背后实则反映着人的另一种关键要素,那就是“神”。

“神”是“精气神”三者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不同于精气,“神”决定着我们的思想是否健康。精神足的人往往思维活跃,考虑事情的时候脑子转得快。

所以他们处理问题的时候也更得心应手、干脆利落,而精神不足的人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有时候他们也想好好努力,但就是力不从心,这正是因为他们缺少精神。

“神足不思睡”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真正精神头儿好的人几乎不会犯困,该清醒的时候总是神采奕奕,这是很多人都羡慕的状态。

其实养足精神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儿,只不过需要在各个方面多下功夫,稍有放纵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过程相当困难,极少有人能做到。

首先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贪图夜色。熬夜是精神最大的杀手,试想一下,工作了一天的大脑还要加夜班,第二天起来肯定是混沌的。

脑子不清晰就不可能会有精神,所以该睡的时候应该睡,该起的时候就要起。其次,生活中不要总患得患失,这会给大脑增加很多负担,关键是有时候一同胡思乱想之后并没有用,反倒伤神。

结语

由此看来,古人很早就知道“精气神”对于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才用这几句话来给后人提个醒。

生活在当今这个繁华的世界,社会上的诱惑多种多样,要想追求养生,那就应该擦亮眼睛,不要陷入这些诱惑的陷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