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63军用伤亡2万多人的代价,拯救了10万志愿军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第5次战役是我军伤亡最惨烈的一次,其中尤为铁原阻击战最为惨重,我军63军几乎全军覆没,铁原阻击战也是朝鲜战争由对抗转为相持阶段的转折点。

志愿军63军在付出2万多人的牺牲后,与敌方十国联军血战14天,终于使我军主力退回到三八线,拯救了10万志愿军的生命。

接任麦克阿瑟的第2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不由感叹道:"敌人再次以空间换取时间,并且在大批部队和补给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得以安然逃脱"。

战后,63军军长傅崇碧终于从重伤昏迷中苏醒过来,他开口的第1句话就是:"我要兵"。

彭德怀流着泪说:"给你兵"。

两个月后,63军补充2万新兵,可见其惨烈程度。

朝鲜战争前4次战役,经过志愿军的英勇作战,联合国军早已丧失斗志,被我军赶到三八线以外,龟缩不出。

为了能在国际上给美军施加压力,加快朝鲜战争的结束。

1951年4月,我军主动发起第5次战役,越过三八线,意图歼灭敌方大量有生力量,逼迫美国和平谈判。

但是这次,我军战术失误,加上前四次战役的胜利让志愿军信心满满,认为强大的美军也不过如此,开始有些轻敌,这次我军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联合国军因为前几次的失败,狂妄最大的麦克阿瑟被撤职,取代他的是美国另一个出色将领李奇微。

李奇微和麦克阿瑟是校友,同出身于西点军校,作战经验丰富,参加过二战,在太平洋战场立下汗马功劳,是美军中人人敬畏的军事将领。

李奇微不同于自大傲慢的麦克阿瑟,他谨小慎微,而且善于观察细节。

他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之后,通过研究志愿军的阵法战术,终于看出破绽, 摸透我军的命脉就是后勤。我军因为装备落后,没有机动化运输线,加上制空权在美军手里,后勤物资的供给得不到保障,前线阵营的粮食和物资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因此李奇微把我军的进攻称为"礼拜攻势"。

李奇微不愧是个优秀的将领,他把志愿军的作战手法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也采用诱敌深入战术。

他知道志愿军是一支铁打的军队,意志力非常顽强,即便是雪水拌炒面,志愿军也不会退后一步。

所以李奇微试图通过诱敌深入之法,把志愿军战线拉长,为其饱和打击志愿军后勤补给线做准备,李奇微想这次全歼志愿军,彻底扭转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失利局面。

于是李奇微命令范弗里特战略性撤退,每天仅后退32公里,并与我军避免发生激烈交火。

李奇微只是让联合国军用先进的火炮,对我军进行远程消耗。并且派轰炸机对我军后勤补给线进行狂轰乱炸,阻止志愿军得到有效的后勤保障。

就在我军到达汉城时,部队的物资已消耗殆尽,粮食也吃光了,战士们每日饥饿难耐,只能啃树皮,喝雪水。而反观敌方却阵型整齐,斗志昂扬。这时候彭德怀意识到,志愿军已经进入李奇微的包围圈中,必须马上撤退。

正是这时,联合国军突然发起猛烈的进攻,并派遣机械化装甲部队对我军进行迂回穿插。这正是我军前期用来打垮联合国军的战术,竟被李奇微学到精髓。

联合国军截断志愿军战线后方的桥梁和隘口,并于正面给予我军强有力的火炮攻击。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我军必须马上撤退,但敌方利用机动化强的优势组成尖兵,对我军来回穿插,并把我军兵团拦腰截断,而正面阵地有十国联军逼近过来。

数10万志愿军危在旦夕,很可能会被联合国军全歼于此。

李奇微这手算盘打得好,但他低估了我军的作战能力。

志愿军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猛战士,即便是在这种困境下,依然可以创造出奇迹。

为了使我军主力可以有效撤退,彭德怀命令63军在铁原阻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铁原是交通枢纽之地,地势平坦,一马平川。

63军隶属19兵团,人数有24000人,在这个开阔地带至少要阻击十国联军15天到20天,才能有效保障我军主力的撤退。

而63军所面临的敌人是美国为首组成的十国联军,大概有5万人之多,并且各种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辆,上空还有数百架飞机轮番轰炸。

反观63军人数只有敌方一半,火炮仅240多门,并且没有坦克飞机。要想在铁原这个空旷地带阻击敌方,困难暂且不说,但肯定是惨烈之极。

63军傅军长抱着必死之心,向彭德怀保证:"即使63军打到最后一人,也不会让范弗里特前进半步"。

李奇威为了吃掉我军10万兵力,动用了一切可用的力量,敌方5万多人联合向我军袭来,更是派飞机坦克狂轰滥炸,仅一小时,敌方就向我军阵地倾泻了4500吨炮火。

但63军采用纵深梯次配备方法,少摆兵多屯兵,战术上利用正面抗击与侧翼反击相结合,始终未能让敌人前进一步。

但63军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其所有的兵力几乎都用上了,连炊事班员,通讯员,也被派到战斗前线。

在经过14天的死战下,63军光荣完成了彭德怀的任务,拯救了10万志愿军的生命。

而63军伤亡高达2.2万,不过敌方损失也有1.5万人之多。

63军通过血肉之躯,再次向世界证明我军是不可战胜的,用整军的牺牲拯救了志愿军主力,也得到敌方军人的尊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