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苗烧肉

蒜苗烧肉

文/吴波

前些天写了篇《韭菜苔毛豆米炒肉丝》之文,写了韭菜的“苔”好吃,我就想到了青蒜的“苔”,那是更好吃。一直想写一写“蒜苔”,蒜苔是青蒜长到老长的“苔”,但咱们老淮阴淮安人却不叫它“蒜苔”,偏偏叫做“蒜苗”,可是这明明是青蒜长老了才有的,远不是刚出芽的“苗儿”呀。

可咱们淮安人不管,就叫它“蒜苗”,掌干那?我也不管,只管“蒜苗”好吃,蒜苗烧肉更好吃,我喜欢“蒜苗烧肉”。现在蒜苗可不当季,但是想吃,菜场超市里一直有卖的,都是外地储藏调运而来,看起来不新鲜,吃起来味道也差点,因此,最近不吃“蒜苗烧肉”,但是我可以写这篇《蒜苗烧肉》。

话说这青蒜真是个特别“优秀”的蔬菜。

首先,青蒜好长(zhǎng)。初秋,不仅农民田地里大量种植,城市里但凡有点“闲”、“田”的大妈、奶奶,家前屋后、盆里罐中,都能“下”(栽)点大蒜。我也是那特别有“闲、田”的主儿,咱家每年此时,大学城一楼房子小菜园里必下大蒜,下很多大蒜,最多一次下了七八十斤蒜瓣,母亲替我到批发市场一买就是一口袋大蒜,没法子,咱家“地”多;城区母亲家楼顶平台,大小盆罐,母亲更是早下满了蒜瓣。

其次,青蒜好吃。青蒜下到土里,只要浇浇水,就不用管它了,它自个出芽,自个生长,没多少天,就长出了七八十来公分高的“蒜苗”。这时可是货真价实的“蒜苗”,蒜瓣刚长出来的嫩嫩的蒜叶,咋吃呢?下面条,尤其是兑汤面条,漂着荤油油花、深褐清汤酱油汤的淮安阳春面上,撒一撮青蒜碎叶,喝汤拖面,蒜叶进嘴,一股十分明显却不冲鼻的青蒜味,太好吃。炒饭,不管是蛋炒饭还是油炒饭,饭快出锅时,撒入青蒜碎叶,再简单煸炒几下,炒饭出锅盛碗,光是看着油晃晃的饭粒上缀着点点蒜叶,就大有食欲,吃到嘴里,蒜叶生涩滋味,绝对下饭。待到十月十一月,青蒜长高,此时挖青蒜炒肉丝,是咱家最爱,尤其咱家女儿,每餐必点、每餐必盼。去除黄叶死叶,掐去长须蒜根,理好青蒜,洗净,切段,下锅煸炒,加入炒好的肉丝,淋点清汤酱油,放点盐,出锅,女儿就着这青蒜炒肉丝、泡上炒菜的一点汤汁,能多吃大半碗饭,青蒜滋味,尽在此时。

再次,青蒜好吃,更在于它从生到收,整个生命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可吃、好吃的地方。初长吃嫩嫩蒜叶,长高长粗,吃青蒜炒肉丝,尤其是隆冬大寒时节,雪地里挖点青蒜回来,虽然看着“瘦弱”,但是这青蒜配任何肉类炒,都绝对好吃,比肉好吃。待到春后,青蒜长老,“个头”有大半个人高,此时打“蒜苗”(蒜苔),蒜苗炒肉片肚丝,烧肉,嘟豆腐,怎么做怎么好吃。大蒜“五月节前不在地”,端午节前蒜地里挖蒜头,一头头蒜,挂在门旁窗外,吹晾晒干,烧菜烧肉,配点蒜瓣下去,都有滋味,至于说淮安满大街飘香的龙虾,没有大量的蒜蓉,那更是不敢想象的。

在乡下时,大蒜“八月节前不在家”,每至中秋前,外公外婆都要在门前屋后菜地里下大片蒜地,秋冬卖“厚蒜地”青蒜,春后,“稀蒜地”一排排青蒜长得高粗,蒜苗从中间越拔越高,开始“打蒜苗”了,用的是许庄村西边合意村保险刀厂生产的“保险刀”(手术刀片),绑在小木棍上,沿着大蒜根部从下到上一划,一剥,整根蒜苗出来了,保险刀在根底再轻轻一切,一整根蒜苗打了上来。打好的蒜苗一大捆一大捆地抱回家,外婆在细细整理,扎成斤把重的一把把,第二天凌晨,外公运到城里批发市场“打贩子”。

在这大蒜全程生长“被吃”的过程中,我的最爱、咱家最爱,还是蒜苔烧肉,也就是“蒜苗烧肉”。外公外婆下傍晚在地里打好的蒜苗,除了拿去“打贩子”,总要留下一两斤细嫩、缺少卖相的,第二天中午“蒜苗嘟豆腐”,豆腐有了蒜苗味、蒜苗配上老豆腐,有汤,咸展展的,都好吃。如果割一斤“荤菜”(猪肉),蒜苗烧肉,肉加红汤酱油红烧,颜色深红发亮;二斤蒜苗切成一段段,此时下锅跟着肉一起“烧”,待揭开锅盖,味道“喷香”,看着就食欲大增。吃饭时,一筷头夹起七八根蒜苗,入嘴,轻嚼即化,特有的蒜味,带着肉汤汁,十分好吃;至于说红烧五花肉,有了蒜苗搭配,也是更加好吃。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吃蒜苗烧肉,进城上小学后,在淮海菜场,每到蒜苗大量上市之时,咱家经常“蒜苗烧肉”,那时,我吃得过瘾呐!蒜苗烧肉,做起来简单,吃起来好吃,真是道绝对美味。时至今日,咱家小院地里又要下大蒜了,我还要下很多大蒜,有“厚蒜”有“稀蒜”,“厚蒜”留作冬春吃青蒜炒肉丝,女儿特别爱吃,小二子喜欢肉丝;“稀蒜”留作明年春后长蒜苗,吃“蒜苗烧肉”,女儿更爱吃,小二子更是一根接一根。

至于说写了此篇文章,肚里馋虫起,特想蒜苗烧肉的滋味,还是忍忍吧!此时,菜场超市的蒜苗,不当季,都是外地的,储藏的,很粗,口感差,味道不咋地,还特别贵,不吃也罢。

要吃蒜苗烧肉,必须是咱们“本蒜本蒜苗”,粗细正好,滋味更佳。弯着腰,累得慌,下满院子里一大块“蒜地”,期待来年自家的蒜苗烧肉。

作者简介:吴波,男,1979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政治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约千篇逾两百万字,数十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逾百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年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年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淮阴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阴文学”以弘扬淮阴本土文化为宗旨,提供交流文学平台。一篇文章,一段人生!平台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对所有来稿一视同仁,择优录用。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教育类文章、大中小学生习作等原创作品,在别的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请勿投寄。欢迎赐稿。邮箱赐稿:653877556@qq.com,微信投稿:cdj-yx。(作品要求三百字以上,初次投稿请附简介和近照一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