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囚吃断头饭,官兵为何要在碗中放腥臭生肉?囚犯还很感激

孔颖达疏:“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从古至今,人们都相信有轮回之说,同样也相信有灵魂地存在。魂归故里,而后入地狱。人的存在就像是一个圆圈,兜兜转转,死去而又复生,不同的只不过是遗忘了前世之事,今生以全新的面貌存活于世,而后又离开,又入世,如此反复。
古时无科学。在那个年代,人们信奉鬼神,恪守鬼神之法,不敢逾越。坏事做太多,总会想尽办法弥补,为的就是在十八层地狱少受磨难。如果说这是封建社会下人们的迷信,那众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又从何而来。不谈是否真为迷信,引一句古语:信则有,不信则无。
宁做撑死鬼,不做饿死魂。古时囚犯斩首之前总会吃一顿饱饭,官差也会说一句:吃饱好上路,做饱死鬼总比饿死鬼好。相比于饱死鬼,饿死鬼上路是有一点凄惨,毕竟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人们也通常会把最后一餐叫做断头饭。可断头饭的由来,并不是因为人们的迷信思想,而是因为楚庄王为了笼络人心才实施的这一措施。
断头饭最早是从春秋时期楚国开始的,那时的楚庄王需要平定一贵族叛乱,但又要笼络其他旧贵族的人心,所以才推行的这一政策。后被人们认为是出于“仁慈”,自此各国以及历朝历代都开始实施。不过,到了后来,死囚的断头饭中,总会出现一些生肉。那古代死囚吃断头饭,官兵为何要在碗中放腥臭的生肉呢?而囚犯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还很感激。
古人信奉鬼神与轮回,认为人只有闯过鬼门关,走过黄泉路,经过奈何桥,喝过孟婆汤才能轮回转世。可阴间的奈何桥并不是那么好过的,传闻,孟婆养有一只恶犬,那恶犬日夜把守在奈河桥旁,为的是防止有鬼魂争抢孟婆汤。想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狗都有一个习性,就是喜欢吃生肉。
人们认为,阴间的狗也是狗,同样是狗,那么习性自然不会改变,所以,才会在死囚的碗里放上一块生肉,好让他们安心离去投胎转世。这也是为什么死囚会感激的原因。
其实,除了死囚在临死之前会这样做以外,寻常百姓的家里也会如此。目的都是一样,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安安心心的走过这一程,生前所遭受的折磨,死后就不要再遭受了。虽说这些做法比较封建迷信,但也正好体现了从古至今汉族人所遵从的仁爱之心。
除了断头饭之外,死囚在斩首之前还有其他的一些讲究。午时三刻,秋后问斩等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制度。午时三刻问斩也只是因为那时的阳气最为旺盛,不过此处阳气最盛的时候并不是正午十分,而是午时三刻,和我们平常理解的是有不同的。古人认为斩刑有轻也有重,轻者一般是正午时候行刑,让其还能做鬼投胎转世;重者或十恶不赦之人,必须午时三刻行刑,让其不能做鬼进入轮回圈。
秋后问斩是因为古人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刑要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相适应。而天意又有“先德而后刑”之说,故春夏要行赏,秋冬要行刑,如有违天意,则会受到惩罚,这也才有了后来的秋后问斩。
虽说这些都只是古人的封建迷信思想,但这其中却包含着许多的学问。有人相信这世间有着另外一个维度空间的存在,鬼与神或许就居住在那个空间里;还有人相信科学,便绝对的说鬼神之说不可谈。
世间事很多都是无法用科学佐证的,不能说它从未以具体形态出现在人们眼中就说它是没有的,不管它是否真的存在,我们都不能以偏概全,有人不信,那相反的,就会有人信。做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还是那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参考资料:《魂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