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人们近亲结婚,为何生出来的多是正常人?只因这三点

古代婚姻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这是余光中笔下的充满爱意与幸福的爱情。我们都在期盼着,在等待着,希望有一个人自然而然出现,满眼都是你。

可是在古代,这似乎一直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在古时候,宗法制,一夫多妻制等多种制度的约束下,真心相爱的两个人最终能走在一起也是要克服重重阻碍,更多的时候,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听从了家里的指挥。而表哥娶表妹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家常便饭了,可按照我们现在的知识,不仅有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这种关系生出来的孩子,多是正常人。

古代喜堂

表哥迎娶表妹,现象比比皆是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虽对林妹妹说过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奈何身边莺莺燕燕,无论是其他表妹,甚至是身边服侍的丫鬟们,都希望能讨得一次欢心,甚至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林黛玉是贾宝玉姑姑家的孩子,又得到贾母的无限宠爱,王熙凤也是积极撮合,包括读者,似乎大家都希望两个可以顺理成章的在一起,或是因为年少无知,或是因为各种变数最终两人天各一方,但我们不去深究。

我当时读到的时候只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如此亲近的关系,要是正常发展,应该会嫁给他无疑了,大家还明里暗里为两人制造机会,甚至贾母还多次表明希望黛玉嫁给宝玉,难道他们不会担心下一代孩子是畸形儿童,或者智力方面有缺陷吗?

林黛玉

他们当时的医学水平远远不如现在,可似乎没有这种现象出现,无论是影视剧中或是文学作品里,这种结婚现象数不胜数,还觉得天经地义。甚至宝玉最后也娶了姨母家的孩子宝钗,也算是近亲了吧。

宗法制影响深远,束缚人们思想

古代宗法制影响深渊,人们看中血缘关系,尤其在古代的男权社会,似乎孩子身上所流淌的血液,与父亲一脉相承,可与其母亲之间的联系却被人们削弱。古代人们十分看重同宗同族不能结婚这一观点。

当然这里的宗族,都是指父亲这边的,甚至这种观点延伸至同姓之间不能在一起,毕竟古时候的姓氏,很可能是祖先凭借一些丰功伟绩,被当时皇帝册封的,所以极可能身上的血脉,和基因是相同的。这一被禁止的行为,可能为预防畸形儿童考虑

可表兄妹在人们眼中就不一样了,因为忽略了母亲一方的血缘关系,所以表兄妹之间并不同姓,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就代表血脉和基因不同,那表兄妹之间就可以成亲。当然了,以我们现在的知识和医疗手段,理所应当觉得他们在自欺欺人,怎么能忽略母亲的影响呢,怎么能大家都认可呢,这种想法怎么能流传这么久呢?这种亲上加亲的行为却鲜有孩子身体智力方面的的问题,可能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夫多妻制,孩子众多,降低概率

首先在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简直都不值得一提,但凡有钱有势有点地位的男人,三妻四妾已是家常便饭,谁不喜欢更年轻貌美的姑娘呢,谁不希望多几个人服侍自己呢。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表兄可以有众多的表妹,而这些表妹中不乏是妾生的,父亲之间没有血缘,母亲之间更没有,这对表兄妹之间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结婚生子。叫她一声表妹(哥),完全是看在家族的面子上,毕竟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另外,古时候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族,哪个不是子女众多,家家户户都希望香火旺盛,在古代女人能生育也是一种美德。平民百姓希望靠子女生活,皇亲国戚更是需要有人来继承自己的身份地位,毕竟要传宗接代,延续一个家族的血脉。

所以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中,就算基因相似可能有问题,也极有可能五到六人之间才会出现一个,概率还是相对较小的。尽管现在有明确法律规定,近亲或旁亲三代内不准结婚,但可能也是因为现在计划生育,孩子少了,有问题的几率就更大了,也算是一种保护措施。

一夫多妻的典例:韦小宝

生活和医疗水平低,出生率低

古代的生活和医疗水平,根本不能与我们现在相提并论,简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表兄妹结婚之后,即使怀上孩子,也极有可能流产。如果有缺陷的儿童,可能根本长不大,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会面临各种挑战,什么胎盘不正啊,脐带绕颈啊,母亲营养不良啊,甚至孩子自己也不能吸收母亲供给的东西,可能等不到出生,便已胎死腹中,小天使们根本有没有机会感受这个世界,便匆匆回到天上去了。

还有一些所谓的“幸运儿”,没有在母亲肚子里夭折,但出生后一旦发现有问题,就会被抛弃,父亲孩子众多,也不能忍受这个孩子给自己家族蒙羞,完全没有了半分亲情可言,可能在那个时候,面子权利地位,远比这么一个“小怪物”重要千倍万倍。没有生存下去的能力,即使来到世间,作为小孩子也没有能力独自存活。甚至在宗法制的影响下,有缺陷的儿童是一种耻辱,而当时是允许处死先天带有缺陷的孩子。

表亲相通

这些有缺陷的孩子就是一个禁止提及的敏感词汇,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隐藏,久而久视也被遗忘,所以作为后人的我们,自是无从知晓。

在我看来,孩子是上天赏赐给父母的宝贝,是想来人间体会爱的小天使,所以我支持现在的,禁止近亲结婚,这是对家长,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而且在现在法律人权等多方面考虑,即使孩子有缺陷,我们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毕竟他们已经缺了很多东西,不应再让他们失去爱与被爱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