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F10细胞基因编辑相关案例

1.敲除β2m基因后的B16-F10细胞为可移植肿瘤奠定了基础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T细胞)识别来自内源性细胞蛋白或细胞表面MHC I和MHC II分子呈现的外源性抗原的短肽。由于稳定MHC I/肽复合物的形成严重依赖于与β2m(轻链)的结合,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小鼠肿瘤细胞系中的β2m基因,β2m表达缺陷将导致其表面MHC分子表达不足。Das等人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小鼠肿瘤细胞系中的β2m基因,同时通过靶向该细胞系中的IAbβ链编码位点来产生MHC II阴性的B16-F10细胞。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RISPR/Cas9技术产生的MHC I或者MHC II缺陷肿瘤细胞系可作为亲本系,用于在缺乏内源性MHC分子表达的HLA转基因小鼠株中建立MHC兼容的可移植肿瘤模型。[3]

图 2 不同肿瘤实体的稳定β2m-KO克隆的表型

2.缺失JAK1的B16-F10细胞对癌症免疫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癌症免疫疗法, 包括免疫检查点抗体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虽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成功,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表现出耐药性。科研人员认为,也许存在某一潜在机制能够有效克服这种耐药性并对于开发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至关重要。Han等人通过CRISPR/Cas9技术建立了全基因组敲除B16-F10细胞系,通过体内过继性OT-I T细胞转移和体外OT-I T细胞杀伤试验,确定Janus激酶JAK1缺陷能够介导T细胞耐药性:JAK1的缺失减少了B16-F10细胞中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信号激活子,导致肿瘤对T细胞效应分子干扰素产生抵抗,并通过损害抗原呈递抑制T细胞活化。这些发现为探索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证明了JAK1是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的潜在治疗靶点[4]

3.点突变后的B16-F10细胞可以精准模拟人类病理

大多数人类遗传疾病源于 G:C>A:T 或 T:A>C:G 碱基变化的点突变,它们代表了近一半的致病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在剖析致病机制、药物筛选和药效测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B16-F10细胞进行基因敲除、点突变等基因编辑实验,能够构建可以精确模拟人类病理的人类疾病模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