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熊,从父母养而不教开始
进化妈:花心思做好父亲,教养好孩子,才是父母最正确的投资。
作者:四月蔷薇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最近,一则熊孩子在超市惹祸的新闻上了热搜。
徐州一个超市里,一名七八岁的女孩将杂粮区的豆子作为玩耍的对象,结果将豆子全都混在一起,导致超市无法售卖。
超市没办法,只得通知家人,要不全部买下,要不把豆子全部挑出来。
女孩听了超市的说法,似乎也认识到了错误,选择了和家人一起捡豆子来弥补。
熊孩子惹事,屡有发生:电影院里踢坏屏幕,博物馆里破坏展品,公交车上大喊大叫,景区内踢坏植物,服装店里点燃衣服等等。
之前也曾有人做过民意调查,许多人表示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了。
其实,熊孩子变多的原因是熊家长多了,家长缺席孩子的成长或只知道宠溺孩子,带出来的孩子自然会变成熊孩子。
孩子熊不熊,关键在于其父母的养育方式。
养而不教,宠出熊孩子
电影《包氏父子》里面的主人公老包是秦府的下人,收入微薄,但对于儿子,老包却极尽溺爱,儿子要手,他不敢抬脚。
老包为了儿子能有好的前途,省吃俭用借高利贷送儿子去最好的省立中学。
生活上,穷人老包给儿子的是富人标准:其它穷人的孩子破衣烂衫,光脚走路,小包却身着平袍,脚蹬最时髦的球鞋。
富豪同学用昂贵的头油,小包也要同款,老包也咬牙借钱满足儿子。
然而,老包的宠爱,并没有换来小包的发奋图强,小包的所有文化课都不及格,在学校跟同学打架,在路上以欺负女同学为乐,被学校勒令退学。
老包倾其所有送儿子去最好的学校,却不告诉他出人头地需要刻苦努力,拼尽全力给儿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却没有教给他做人的教养。
父母养而不教,再好的物质也无法养出有教养的儿子。
《变形计》有一期的主人公名叫赵迪,让整个节目组都特别头疼。
他不但在学校打架、顶撞老师,回到家里,对着父母也是搬起椅子就往地上砸,叛逆得不像话,父母对其束手无策。
赵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看了他的成长过程,一切都明了了。
孩子出生时,家里穷,父母只好外出打拼,将儿子丢在老家,让爷爷奶奶抚养。
等儿子回到家,孩子已经出现了种种问题,根本不听爸妈的管教、只有拿钱的时候会主动找爸妈、要不到钱就闹事。
但赵迪的父母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下功夫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弥补对孩子爱的亏欠,却只知道拿钱去填补孩子成长的窟窿。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
孩子成长,需要父母的引导。
需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缺失的教养过程,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去重新教育孩子,习得做人做事的规则,金钱不能代替父母,更无法填满教养缺失的黑洞。
父母养有原则,孩子才能行有规则
养育孩子,不只是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社会的运转规则。
《世界青年说》有一期关于熊孩子成长经历的话题,来自加拿大的詹姆斯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13岁时,有一次他说了脏话,这在他们的国家的信仰里是大不敬的,所以当脏话第三次出口,父亲狠狠地教育了他。
父亲的这次教育让他印象很深,也让他从此再不敢说这样的话。
给了孩子规则,孩子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
《卡尔·威特的教育》记录了老卡尔·威特教育小卡尔的一件事。
小卡尔5岁时,老卡尔带儿子一起出去买东西,快到家时,他发现儿子手里拿了一只苹果,当时他并没有买苹果。
老卡尔告诉儿子:“拿了别人东西后要付钱,这叫做买,如果不付钱,就叫做偷,买东西是正常的事,而偷东西是邪恶的事。”
小卡尔不以为然,超市里那么多苹果,拿一个也没说什么关系。
老卡尔继续开导儿子:水果店里是有很多水果,可那是用来卖的,水果商必须把水果换成钱才可以维持生活,如果都被人拿走不付钱,那么他以后靠什么生活呢?
在父亲的教育下,小卡尔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承认了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这样做。
一个苹果事不大,但教育孩子的过程,却是关乎今后的成长的大事。
老卡尔说:“孩子的任何一点恶习都可能成为一座堤坝上的蚁穴,若不及时填塞,就会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出现洪水泛滥的情形。”
父母坚持原则,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清除孩子心灵管道上的污垢,植入正确的行为标准,孩子才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事才不会源于情绪和冲动,而是考虑行为的正确与否。
父母的原则,是孩子行为的参照物。
教孩子行为得体,父母责无旁贷
孩子被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孩子小时候的他律由谁来完成,只能是父母,教育好孩子,父母需要这样做:
1、学习养育知识,做到心中有谱
昔日的黑社会青年胡斌的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胡斌的母亲专门学习了传统教育课程。
等再面对孩子的时候,改变了原来的教育方式,这个浪子终于在母亲重新教育下,改邪归正。
舒天丹说过:“教育孩子如同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教育孩子,不能全凭感觉行事,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才能找到育儿的正确路径,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朵。
2、错误不袒护,爱有边界原则
前段时间,江苏泰州一家超市内,一个小男孩,将绿豆倒在了大米内,导致大米无法卖掉。
孩子的父母知道后,批评了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将里面的绿豆一粒粒全部捡出来。
看着孩子捡豆子实在费劲,超市员工劝孩子别再责罚孩子了,但孩子的父亲却坚持让孩子承担责任。
不袒护孩子,让孩子担责,孩子经历了麻烦,才会学会换位思考,今后就不会胡作非为。
3、父母以身示范,孩子耳濡目染
孩子就像是水泥,父母的行为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印迹,成为孩子后来的行为参照。
河南郑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孩子把牛奶撒在车上,父亲赶紧掏出纸巾擦干净,同时向司机道歉,孩子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和父亲一起擦拭地面。
旁边的孩子从父亲的做法中,理解了自己造成的麻烦,学会了处理自己的麻烦。
父母的优秀言行,会像雨露渗入孩子的身心,化成孩子内在的认知,成为孩子将来行走世界的方式。
央视记录片《镜子》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偷懒,孩子这张白纸就不可能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是一幅充满粗糙的线条、糟糕的色彩搭配、毫无章法、劣迹斑斑的成长地图。
父母不缺席孩子的成长,孩子就不会在需要他律的年纪任性自由。
父母用心学习养育知识,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对症下药。
父母心有原则,孩子才能了解社会的运转规则。
父母做好榜样,孩子就有可以学习的模板。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我不可能一辈子当总统,但会一辈子做父亲。
点个在看,花心思做好父亲,教养好孩子,才是父母最正确的投资,好孩子就是最好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