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评论」:“力扫千军”与《归去来辞》
“力扫千军”与《归去来辞》
范美俊
看到一则新书推荐:“××善书,其草书大气磅礴,此篇草书长卷《归去来辞》,一气呵成,气象生动,有力扫千军之势。……”脑子被各种夸大其词的广告语灌得太多,早已麻木,但看到这则推荐语,还是本能地睁大眼睛:以力扫千军之势写《归去来辞》,不会吧?
没有看错,文字就是这样的。我曾多次看过这位曾红极一时的书家所谓的“流行书风”作品,字写得歪歪扭扭,也确实与众不同。凭我的直觉,以这种风格来书写看破红尘、解甲归田内容的《归去来辞》,不合适。
现在的书法家无论三教九流,不管什么内容,都可以用其惯用的“一招鲜”风格来写。估计,每一个自认为受过伤的人都会喜欢《归去来辞》的内容,没受伤的人对陶渊明超然出世的心境也是艳羡不已的。但问题是,他的字有力扫千军之势吗?再是,以这样的风格写归隐的内容,合适吗?这不是逼迫高僧大德去学战争狂人希特勒发表慷慨激昂的战争动员的演讲?如果陶渊明老夫子再世,看到以暴风骤雨、摧枯拉朽、力扫千军等形容词来评价书写他将淡然归隐的文字,将做何感想?
我并没有购买这本定价近60元估计包装挺豪华的书,行文批评也非专门针对该书,而是这一类的书法现象。今天的书家,只要有“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无论什么样的内容、场合都可以用自己擅长、也是被别人广为人知的风格去重复书写。现在的书展,看什么?看字写得好不好,看材料和装裱是否创新,看印章盖得多不多,看作品展厅中是否有视觉冲击力,看开幕时领导、嘉宾和媒体来得多不多……,而很少关心文字的内容是什么,对联的音韵是否合辙,意境是否深远,风格与文字是否协调?
古代的书家,其书、其文、其风格与人是基本一致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飘逸潇洒的书风,与其求道思想、文字内容的天人感叹相一致。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文中的涂抹与颜真卿沉痛的心境、哀悼侄子的文字内容相一致。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苏东坡沉抑的笔迹,与文字的荒寒意境和寒食节的冷寂心情相一致。即便是同为《归去来辞》内容,赵孟頫的书作,其不急不厉的书风与其尴尬的身份、退隐的心境相一致。
其实,书作中所书写的内容与书写方式、风格相合是相当重要的,这个传统在近来被逐渐被淡忘。李叔同是近代中国不少新艺术门类的发轫者,后来这位艺术青年看破红尘变身为弘一法师。他的书法天真、淡雅,毫无烟火气。他的书法风格并不太招人喜欢,缺少当下书坛的种种元素:关系、名利、视觉冲击力。但是,他为丰子恺的《护生画集》配诗书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内容与其身份、人格倒是完全合拍的。国画家段七丁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去信方介堪先生,由于其父刚逝,故在信札末的用印使用了蓝色印泥。方先生说他懂古礼,还为其刻了一枚“西蜀段七丁”印章,因方先生曾为张大千刻过“西蜀张大千”一印,段先生认为自己无论是学识还是水平均不能与张大千相比,因此从来不敢动用,该印至今还如新刻一般。
以前的书家比较淡泊,往往多年后才敢正式办展或出版作品集,而现在一些书家是等不急的。一些著名书家都很忙,一年中没出几本集子、没办几个展览、没高价拍出几张作品(私下成交不算),没在海内外讲几次学、没主持过几次学术研讨会或高研班,还是著名书法家呢,怎么当的?而自认为写得稍好而且字数稍多的作品,出点小钱单独出成一本书,这算什么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