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篇 玉韘的演变1
提要: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相沿至东周战国已趋式微,汉代时不但香消玉殒,取而代之者,竟是不能射箭的装饰用玉韘形佩。时至魏晋南北朝,偶见韘形佩一如凤毛麟角,之后终不复见,似已消失殆尽。 X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多如上述此消彼长的现象,即从原始的形制,凡历经时代越长,其变化就越繁,甚至发展到最后,因功能与纹饰大异其趣,往往被世人误以为两种互不关联的玉作。本文试以玉韘为例,探索其历来的沿革,以中国重要的考古发掘品为标本,辅以海内外公私收藏的传世品,并结合了相关的历史文献,以概括其基本特征,分析其演变的轨迹;同时衬附相关的时代特性,并赋予演绎的内涵及客观的评价。
壹、前言
玉器文化是组成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份。随着近年来玉器考古的新发现不断,为古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就玉器发展史的研究而言,不难理解,任何一段历史时空所形成的玉器风格,多系继承前代既有的基础而发展的;尤以某一时段早期的玉器形制、纹饰及其功能,多与前一时段晚期的玉器风格,具极密切的连带关系,一如人类学领域所指陈,此系「文化素材传承」(transmissionof culturalmaterials)的过程。但若将时段拉长,特别是前与后相隔久远,例如从商代延伸到汉代,期间历经好几朝代,我们将可发现另一有趣的现象,即原始的一件玉雕,经长期演变所造就的新形式,不但使其固有的形制、纹饰与功能早已改头换面,甚至可能被世人误以为是前后两种毫无关连的玉器,此乃「社会文化变迁」(socio-culturalchange)的结果。本诸于上述观点,拟就上古时代玉韘形制风格的演变,提出若干分析及其相关的历史解释,为本文研究的旨趣。
贰、商代晚期的玉韘
商王朝自盘庚徙殷后,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73年,考古学界将此一历史时段厘订为商代晚期。在武丁时期武功强盛,势力远播,是时的琢玉工艺与青铜冶铸技术一样,精品迭出 ,蔚为大观。特别是1976年妇好墓发掘之后,大量珍贵的玉器出土,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其中发现一件精美的韘形器(另称「韘器」),(图一)即本文探索素材的第一件。
图一
据《说文》载:「韘,射决也,所以开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该韘器形为筒状,下部平整,上端呈斜面式,中空,可套入(左、右手不拘)拇指。正面雕琢兽面纹,巨角如牛,双耳后贴,方眼,无鼻,双眼下各钻一孔用以穿绳,背面有一横向凹槽,可纳弓弦。韘器之用,应先套于拇指上,并将绳系于手腕以防脱落,嗣而利用凹槽扣弦张弓以为射箭。(图一C)据此可知,早在武丁时代就已应用了韘器于射箭,这是目前所发现时代最早的一件韘形器。
另见台湾淡江大学历史学系提供一件形制类同的韘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