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言论】张季次/黑白方圆 应运而生
黑白方圆 应运而生
——在“益都雨点长篇小说《北河东去》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张季次(四川成都)
尊敬的各位领导、作家,与会的各位文朋高友∶
作为读者和艺评人,今天,在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研讨会上发言,深感荣幸的同时,我也有几分惶恐。
惶恐之处在于∶方圆哲学,系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历史长河的一脉活水,于我这样肤浅的岸边之人而言,委实对其水流缺乏深刻的文化体验。
然而,益都雨点(李顺治)新著小说《北河东去》的新鲜问世,令我有了特别的感受——
《中华文学》今古传奇杂志社标其为“中国第一部方圆智慧长篇小说”;作序者系当代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茅奖鲁奖得主阿来先生,著名作家、《西南作家》杂志主编、《人民文学》奖得主曾令琪先生,谓其是“新时代的红与黑”,并肯定《北河东去》的意义,“在于对方圆智慧的开拓性挖掘与阐发,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于对‘强者自渡,智者自赎’寓意的创造性提炼与诠释,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教育作用。这正是一个作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担当、自觉践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以上观点,启迪尤新。而我,还从另一视角关注作者,甚觉“新奇”∶
益都雨点(李顺治)较长时期供职于广电新闻舆论单位和意识形态主管部门。众所周知,这一领域,不可谓不规范严谨。当未读《北河东去》之前,无论如何,我想不到这部描写当代社会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官场生态、人文物事的“小说”,竟然出自“舆论宣传部门”人士之手!
更为“惊喜”的是∶当读完这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时新旧事”,生动形象的“小说大讲”后,不由我不“拍书惊奇”——顿悟到,原来,正是由于新闻宣传部门职业与岗位性质对益都雨点(李顺智)的长期熏陶浸润,对客观物事人文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新闻性原则业已深入其意识、上升其品位。于是乎,本是一介书生、一名干部、一位作家,却冲破自我,显强大文心,扬文化自信,担作家的社会责任,承中华优秀文化,传古代方圆哲学。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化新闻宣传规则于文学创作实践之中——并非我的无端联想,请读者审视、洞察、品味该小说的时代背景、地理区域,架构佈局、谋篇运章,人物情节、心理变化,重大事件、矛盾冲突等等,就不难发现,整部小说的虚构、发展、衍进都与我们熟悉的时代社会,都市城乡,官场生态,民生状况的历史现实,改革进程等,或似曾相识,或先后出现,或擦肩而过。甚至伴生同步,耳闻目睹,朝夕发生。从某一角度讲,难道,这不仿似于、或来源于“时效性、真实性、新闻性”的反映、移用,借鉴、派生么?从表象上看,略似一篇区域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宏篇“写实作品”。可是从实质剖析,即从主题理念、体裁样式、人物设置、运笔走势、语言艺术等的浓缩、佈构、概括、发展、升华的传统文化观、开拓理念观,思想哲理性、文学艺术性的深厚而言,岂属单纯的“写实”?分明,是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艺术高度提炼,是益都雨点(李顺智)智慧运笔,胆识创新,虫蛹化蝶,嬗变而出的“中国第一部方圆智慧长篇小说”!
对于方圆哲学的认知,社会存在一种有趣现象∶大众(包括知识界人士),大都知晓“天圆地方”、“外圆内方”,“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等概念。然而,除了有心之士,学者专家等胸存玄机,术有专攻外,又有几多人士能道得清、说得明方圆哲学系统理论所拥有的内涵与外延呢?可玄学之士与专家精英们的佈道与宣讲,要不是故弄玄虚,要么是高精深奥。把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圆哲学智慧摆弄得神秘莫测,更不要说普众提高,文化社会了。
而今,文坛一部“小说大讲”《北河东去》亮世!它不仅寓方圆智慧、思想哲理于文学样式小说之中,而且注重思想性与知识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严肃性和趣味性的有机融合,甚至还有通俗小说手法的闪现,其众多人物性格鲜活,情节跌宕起伏,冲突尖锐异趣。既具时代感,又有生活情;既漫书卷气,还散市井味,形象化地为社会大众奉献出难得的一部长篇小说。更为亮彩者,益都雨点(李顺治)借小说中人物之理念,首创“官商”概念,倡立“官商”学科。且以小说的精彩演绎,理性而生动地诠释“官商”概念存在于社会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官商”学科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显然,这是《北河东去》所焦聚的社会价值亮点光束。益都雨点(李顺治)蓄水成势,厚积薄发的此一亮点(观点)光束,即使评价这是《北河东去》对社会人文学科的一大贡献也不过分!
当下,正逢我国“全面恢复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好历史时期,难道,这不表明《北河东去》实为有心之作,应运而生吗?因此,能不让我们感到“新奇与惊喜”么?
《西南作家》杂志2017年第二期曾节选这部小说的万余字,然后由曾令琪主编推荐给今古传奇集团属下的《中华文学》杂志,这不能不说《西南作家》《中华文学》杂志社慧眼识珠。
现在,《北河东去》出版发行,实为出版界的敏锐之举,文学界的兴旺之事,小说界的鲜新之花!
今天,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办,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党校、成都市青白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长篇小说《北河东去》研讨会”,搏文脉融通国脉,顺文运融汇国运。实实地盎然文意,热热地振奋文心。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无疑是四川文坛的盛举,昭示《北河东去》潜在的文学价值,哲学理念,美学情致之香气,不正融合于四川文学,巴蜀文明,天府文化百花园的清新香阵之中了吗?
个人浅见,供众家指正。如有不当,尽可忽略。
发言完毕。
谢谢大家!
作家简介:
张季次,笔名季风,词作家,艺评人,社会音乐活动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历经从艺、从政、从文之路。常年发表文艺(音乐)评论和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