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开国大典》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你知道吗?

董希文《开国大典》

但鲜为人知的是,你现在去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开国大典》其实是一件复制品,并且这件作品前后共经过三次修改有四个版本,为什么要不断的修改呢?难道是画的不好?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油画《开国大典》由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完成,

董希文

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画面中央毛主席正在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开国大典》(局部)

其后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开国大典》(局部)

再往后,还能看见第二排的周恩来、沈钧儒、郭沫若等。

《开国大典》(局部)

《开国大典》(局部)

画面右边开阔的天安门广场上,红旗如海,场面恢宏热烈,凝结了人民热爱新中国情感,具有纪念碑式意义。

《开国大典》(局部)

版本一:受命创作

董希文的受命创作是在1952年。当时,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也就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院创作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任务交给了当时只有37岁的中央美院教授董希文。董希文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幅长4米、宽2.3米的巨作。

青年董希文

在《开国大典》已完成七、八成时,董希文发现,原本身材高大的毛主席,由于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画面上显得不够高。来观摩的其他画家们也认为,毛主席的形象不应受立足点造成的透视缩小限制,有必要加高几分。最终,虽然加高不到一寸,但工程不小,为了使画面不留痕迹,董希文用稀料谨慎地把原画部分洗去,再重新画了一遍。

同时,他还在作品中大胆地将原本应该在毛主席右前侧的一个大红柱子去掉了,广场顿显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恢弘的气势。

梁思成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徐悲鸿看后则兴奋地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

1953年4月,中南海怀仁堂里布置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参观董希文的这幅《开国大典》,也见到了这位了不起的年轻画家。毛主席还利用接见的间隙,两度返回展厅看画,并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这就是油画《开国大典》初版的创作历程。

版本二:抹掉高岗

此后的第一次修改是在1954年“高饶事件”之后。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位于画面上第一排最右边的高岗抹掉。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试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抹掉高岗后的《开国大典》

这一版的《开国大典》在19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曾陈列在新建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里,而且被复刻成纪念邮票,广为流传。

版本三:删掉刘少奇,补全董必武

第二次修改是在1972年。当时,董希文已经身患癌症晚期,接到了从《开国大典》画面删掉刘少奇、补全董必武的任务。他在儿子的陪伴下抱病来到博物馆,让儿子当“拐杖”撑着他作画。他首先将一块与刘少奇形象一样大小的布覆盖在画上,然后涂上稀料,这样可以控制稀料外渗,尽量不去溶解破坏周边的画面,再将刘少奇从画布上刮去,重新做过底子后,在刘少奇的位置画上了后排的董必武。

删掉刘少奇后的《开国大典》

次年,董希文再次接到任务要涂掉画面中周恩来身边的林伯渠,而这时的董希文病情已相当严重,再无法胜任改画的任务。于是革命博物馆找到了靳尚谊,由靳尚谊和画家赵域按原画复制一幅《开国大典》,并在复制画时完成了修改任务。

版本四:恢复原貌、还原刘少奇和高岗

第三次修改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随着刘少奇的平反,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

靳尚谊版《开国大典》

但董希文的原作几经改动,十分脆弱,难以恢复。博物馆只好再次委托靳尚谊在《开国大典》的复制画上做修改。

靳尚谊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国家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第四版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的原作则存放在国家博物馆的画库里。

《开国大典》是“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而经过这复杂的修改过程,它本身就成了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百代过客,七十一年对五千年中华历史来说只是弹指一瞬。但对于油画《开国大典》来说,它就像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一样,历经磨砺最终涅槃重生。

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开国大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