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古往今来,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掌中宝。父母总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但有的家长给的却是金山银山。

其实,好的家庭教育才是留给孩子最贵重的资产。

积钱不如教子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给予孩子再多的财富,不如教导孩子学会自强不息、自立更生的能力。

汉朝建立初期,汉高祖刘邦分赏各位功臣,萧何功不可没,为大汉创立稳定后方,所以刘邦赐予他很多肥沃的良田。

但萧何坚决不接受,反而要的是贫瘠的次田。

刘邦很疑惑,他说:“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懂得节俭。但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长此下去家族就会没落。”

果不其然,一百年过后,原来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都已没落,但萧何家族却依然兴旺。

曾国藩说过,假如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

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让他经历坎坷和磨砺,而不是给他各种优渥的条件。

曾国藩在家训中讲:“穷”是“善身”之道。

在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这样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告诉我们,越是官宦子弟、富家子弟,越要勤俭持家、自律慎独,跟贫寒之士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上保持一样,这样的孩子终将会成大器。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如让他自己感受下成人世界的艰辛。

现在的父母,在物质极具丰富的当下,将最好的都给了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爱子不当,实为杀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物质越丰富,孩子越会不懂得感恩,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为“啃老族”。

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引导孩子学会勤勉和努力,这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闲坐不如看书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通过读书,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学到别人的经验,人生就会少走弯路,也能发现成功的捷径。

从古至今,在学问、行业上有所成就的名师大家,无一不是热爱读书之人。

车胤小时候家里贫穷没钱买灯油读书,将发光的萤火虫一块装进自己的袋子中,以此“灯”来学习苦读,终成一代名臣。

匡衡出生农民家庭,白天给别人做雇工维持生计,晚上读书,家穷灯烛点不起,在邻家的墙凿穿孔洞,以此借光来读书,成为一代明相。

曾国藩戎马半生,行军路上再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读书。

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青年时读儒家,领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年时读道家,希望延年益寿;晚年时读佛,现世的繁华已无意义,明确灵魂去往何方。

要读好书,如此才能“存好心、说好话、学好样、做好事”。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读书是最好的习惯,是一个家族经久不衰的动力和源泉。

曾国藩在做官的这几年中,不断的给家里写信,督促几个弟弟读书。

甚至让他们如期上交作业,交流读书感受。

他也会把自己的笔记摘录下来,供弟弟们传阅。

当曾国藩成为大家长后,更是严格要求,确定了读书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们学习。

正因如此,曾国藩家族人才辈出,兴盛数百年,跟曾国藩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就像清代姚文田所说:“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读书,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习惯,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给孩子最好的资产不是财富,而是教育。勤奋塑造性格,读书提升灵魂,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孩子将拥有灿烂、美好的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