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的来源 | 古道中医成长记(五)

「古道中医成长记」系列将呈现「古道中医精研班」同学于课中习作节选,以此记录明医之成长,也望观者互参交流。

血气的来源

人身生生,十月功成,其在母胎中先生精元,中生内脏,后生外形。脱胎以后,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血之来源,源自中焦。水谷入胃,由息带动全身内外五脏六腑之蠕动,肾中一点真阳,向上鼓荡,提供五脏六腑气化完全之热力。脾胃得肾阳之温则可消磨腐熟水谷,胃降之气推动谷糜入小肠,由小肠绒毛之蠕动冲刷及小肠受心脏所传之热量吸附水谷精微物质,通过脾阳之上升输送到上焦(此乃水谷精微气化生成营气之过程)由肺朝百脉之灌注,流入脉内,贯通五脏,连络六腑,滋养四肢百骸。此为营气。

胃和小肠都消化不了的食物受大肠温度改变凝固收缩,大肠进一步消化吸收,部分水液深透膀胱后,膀胱气化使水液向上蒸腾,顺带带动大肠里的彪悍之气向上输送到肺,如雾状输布全身,其气疾,悍,滑,只能行于脉外,此为卫气。因此有卫气出下焦之说。

营气乃血之精,出于中焦,其气如露,上注溪谷,与血并行脉中,而渗孙络。其与津液和调,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血和则孙络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血满而盈,因息乃行。溪谷与孙络皆为荣卫之气交会之所,《灵枢·海论》“经水者,皆注于海,……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素问·痿论篇》”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因此可以得出:孙脉--络脉--经脉--冲脉--孙脉乃血脉流注之规律。

天地之象以喻血脉

若取天地之象为喻,则地有大海(经脉),江河(络脉),溪流(孙脉),本有水行(血)。溪流之水蒸腾为云,与天气(营气)相交化而为雨(新的血),雨落于溪,满则溢于河。河流之水蒸腾为云,与天气交而成雨落于河,河水满则汇聚入海。潮起潮落,海水随之涨跌盈亏,因有气化蒸腾降雨之过程,水有了新旧生灭之循坏。人体之血与天合同,人本有血脉周六,后天水谷精微和气化反注于脉,形成血液生成代谢之循环,营周不息,不得休止。

营气之行,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蹻、督、任,是谓一周也。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为何中医说不能睡就是阳不入阴?

营行脉内,卫行脉外,营主内为阴,卫主外为阳。卫气从阴尽阳起时,从上一个夜循环的足少阴走人之双目命门,外散手足三阳经二十五周,以卫表阳。夜行于五脏,先注于肾,后注于心,而注于肺,再注于肝,最后注脾,以五行相克之序循环。气血逆行乃能增加脏腑运行之动力。 五行相生,乃生长收藏之顺生过程,相克乃逆反之过程,也说明人在寝寐时有自我修复之功能。因此,为何中医说不能睡就是阳不入阴,就是卫气无法从外循环入内五脏循环做自我修复。同时为什么强调闭目养神,双目为命门连接足少阴肾,闭目存神,卫气从外向内走五脏,逆反修复。

胡师评/

正反生克,循环往复。

文/  陈莹

经商|第一期·古道中医精研班学员

毕业后一直从事对外贸易,17年开始对传统文化探索,后一直在术上孜孜以求,身心疲累。至遇胡师,方知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也。

道乃中华文化之根,只有从根上下功夫,才能使心真正归根。学医,乃至精至微至细之事,学医之过程,是愈精愈微愈细之过程,也是静心之过程。学医乃至学习传统文化给我更加自信和坚定的信仰,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从容,自信,自在。

「古道中医·精研」,胡逸玄先生开设的师承体系课程之一,承传其道医、丹道法脉。课程从古道中医角度,引领学友重识人体生命之本质,将胡逸玄先生师承及自身于古道中医理的体悟及洞察,临床中对于古传医技的应用,精华融入其中,为学友拨开中医学习、修行路上的种种迷雾,直达本质,从而提升中医临证能力、收获更高质量的身心状态。

· 主讲老师 ·

生于古道中医药世家,自幼随父辈及恩师精研古中医医理及临床诊治,善用常规四诊及其他非常规诊治方法,于急危重症,如现代医学中的脑瘤、脑瘫、子宫肌瘤、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肾衰竭、类风湿(痛风)、肝硬化(腹水)、抑郁症(精神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均有奇验。

13岁修学于花溪私塾,18岁开始讲学《黄帝内经》《伤寒论》等;20岁创立《易针》针法体系;21岁创立道医堂,后参学于国学大师、人类文化学家王大有及太极门独脉传人陆锦川老师;并先后受瑞士国学社、国际经方中医大会邀请,作讲座交流、专题报告等,于传统文化,医道,武术,修证有深刻体悟。

· 适学人群 ·

1.有一定中医基础,学习过不同类型的中医普及课程,有意进一步整合所学、进入中医实操;

2.有意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学习者;

3.在中医应用中遇到瓶颈,想要突破者;

4.中医从业者,或已在生活中应用中医,想进一步提升临证能力者;

5.中医爱好者,想系统了解并学习古道中医;

……

报名咨询,添加小易

古道中医·精研试听课

(0)

相关推荐

  • 从《黄帝内经》中寻找证据

    我们先看一下十二经络的概念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 ...

  • 万物本源 | 古道中医成长记(一)

    「古道中医成长记」系列将呈现「古道中医精研班」同学于课中习作节选,以此记录明医之成长,也望观者互参交流. 万物本源 宇宙中一切万事万物均源于太虚.关于太虚,老子谓之"道",< ...

  • 呼吸调节神识「情绪」之实验 | 古道中医成长记(二)

    「古道中医成长记」系列将呈现「古道中医精研班」同学于课中习作节选,以此记录明医之成长,也望观者互参交流. 人之身也,每时每刻皆在呼吸.人之杂念,亦无时无刻不在幻灭.呼吸为气之流动,杂念为神之交流,此两 ...

  • 炼丹之过程 | 古道中医成长记(三)

    「古道中医成长记」系列将呈现「古道中医精研班」同学于课中习作节选,以此记录明医之成长,也望观者互参交流. 为什么要炼丹? 是因为人在中天状态时化生脏腑的过程中,在中央感应四方时,不一定能够感应到最好的 ...

  • 药理本源论之「人参」性功主治 | 古道中医成长记(六)

    RENSHEN 人参 微寒[气] 味甘[味] 单茎直上独散[形] 色黄[色] 微寒[偏胜] 调中,止消渴, 通血脉,破坚积. --<别录> 味甘,微寒.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 ...

  • 黄芪之性功主治 | 古道中医成长记(七)

    HUANGQI 黄芪 <本经>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别录>谓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益气,利阴气.  气  微温 ...

  • 教学管理菜鸟成长记33-数数家族五兄弟

    关键词:EXCEL2016:COUNT函数:COUNTA函数:COUNTIF函数:COUNTIFS函数:COUNTBLANK函数:操作难度*** 话说昨天小菜学会了条件求和,正和教务处王处长显摆呢,王 ...

  • 咳嗽,中医教您五步选对药:一辨、二听、三看、四记

    有的人咳痰,有的人干咳,有的人更是反反复复常年不愈.大多数人觉得咳嗽就是一时不舒服的感受,随便吃点药就应付了事.但是面对清热.祛寒.化痰.润燥.养阴等各种功效治疗咳嗽的药品你能选对药吗? 目前临床上常 ...

  • 成长记(五)

    在北京的我盯着手机视频,看在海南的孩子背"锄禾日当午",声音与表情实在搞笑,字音不是很准却异常可爱,孩子忘了词,还会闭上眼,轻轻眨一下眼睫毛,想了想,开怀腆肚,又能把字给吐了出来, ...

  • 成长记番外篇——葡萄语录(五)

    成长记番外篇——葡萄语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