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的来源 | 古道中医成长记(五)
「古道中医成长记」系列将呈现「古道中医精研班」同学于课中习作节选,以此记录明医之成长,也望观者互参交流。
血气的来源
人身生生,十月功成,其在母胎中先生精元,中生内脏,后生外形。脱胎以后,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血之来源,源自中焦。水谷入胃,由息带动全身内外五脏六腑之蠕动,肾中一点真阳,向上鼓荡,提供五脏六腑气化完全之热力。脾胃得肾阳之温则可消磨腐熟水谷,胃降之气推动谷糜入小肠,由小肠绒毛之蠕动冲刷及小肠受心脏所传之热量吸附水谷精微物质,通过脾阳之上升输送到上焦(此乃水谷精微气化生成营气之过程)由肺朝百脉之灌注,流入脉内,贯通五脏,连络六腑,滋养四肢百骸。此为营气。
胃和小肠都消化不了的食物受大肠温度改变凝固收缩,大肠进一步消化吸收,部分水液深透膀胱后,膀胱气化使水液向上蒸腾,顺带带动大肠里的彪悍之气向上输送到肺,如雾状输布全身,其气疾,悍,滑,只能行于脉外,此为卫气。因此有卫气出下焦之说。
营气乃血之精,出于中焦,其气如露,上注溪谷,与血并行脉中,而渗孙络。其与津液和调,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血和则孙络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血满而盈,因息乃行。溪谷与孙络皆为荣卫之气交会之所,《灵枢·海论》“经水者,皆注于海,……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素问·痿论篇》”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因此可以得出:孙脉--络脉--经脉--冲脉--孙脉乃血脉流注之规律。
天地之象以喻血脉
若取天地之象为喻,则地有大海(经脉),江河(络脉),溪流(孙脉),本有水行(血)。溪流之水蒸腾为云,与天气(营气)相交化而为雨(新的血),雨落于溪,满则溢于河。河流之水蒸腾为云,与天气交而成雨落于河,河水满则汇聚入海。潮起潮落,海水随之涨跌盈亏,因有气化蒸腾降雨之过程,水有了新旧生灭之循坏。人体之血与天合同,人本有血脉周六,后天水谷精微和气化反注于脉,形成血液生成代谢之循环,营周不息,不得休止。
营气之行,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蹻、督、任,是谓一周也。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为何中医说不能睡就是阳不入阴?
营行脉内,卫行脉外,营主内为阴,卫主外为阳。卫气从阴尽阳起时,从上一个夜循环的足少阴走人之双目命门,外散手足三阳经二十五周,以卫表阳。夜行于五脏,先注于肾,后注于心,而注于肺,再注于肝,最后注脾,以五行相克之序循环。气血逆行乃能增加脏腑运行之动力。 五行相生,乃生长收藏之顺生过程,相克乃逆反之过程,也说明人在寝寐时有自我修复之功能。因此,为何中医说不能睡就是阳不入阴,就是卫气无法从外循环入内五脏循环做自我修复。同时为什么强调闭目养神,双目为命门连接足少阴肾,闭目存神,卫气从外向内走五脏,逆反修复。
/ 胡师评/
正反生克,循环往复。
文/ 陈莹
经商|第一期·古道中医精研班学员
毕业后一直从事对外贸易,17年开始对传统文化探索,后一直在术上孜孜以求,身心疲累。至遇胡师,方知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也。
道乃中华文化之根,只有从根上下功夫,才能使心真正归根。学医,乃至精至微至细之事,学医之过程,是愈精愈微愈细之过程,也是静心之过程。学医乃至学习传统文化给我更加自信和坚定的信仰,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从容,自信,自在。
「古道中医·精研」,胡逸玄先生开设的师承体系课程之一,承传其道医、丹道法脉。课程从古道中医角度,引领学友重识人体生命之本质,将胡逸玄先生师承及自身于古道中医理的体悟及洞察,临床中对于古传医技的应用,精华融入其中,为学友拨开中医学习、修行路上的种种迷雾,直达本质,从而提升中医临证能力、收获更高质量的身心状态。
· 主讲老师 ·
生于古道中医药世家,自幼随父辈及恩师精研古中医医理及临床诊治,善用常规四诊及其他非常规诊治方法,于急危重症,如现代医学中的脑瘤、脑瘫、子宫肌瘤、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肾衰竭、类风湿(痛风)、肝硬化(腹水)、抑郁症(精神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均有奇验。
13岁修学于花溪私塾,18岁开始讲学《黄帝内经》《伤寒论》等;20岁创立《易针》针法体系;21岁创立道医堂,后参学于国学大师、人类文化学家王大有及太极门独脉传人陆锦川老师;并先后受瑞士国学社、国际经方中医大会邀请,作讲座交流、专题报告等,于传统文化,医道,武术,修证有深刻体悟。
· 适学人群 ·
1.有一定中医基础,学习过不同类型的中医普及课程,有意进一步整合所学、进入中医实操;
2.有意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学习者;
3.在中医应用中遇到瓶颈,想要突破者;
4.中医从业者,或已在生活中应用中医,想进一步提升临证能力者;
5.中医爱好者,想系统了解并学习古道中医;
……
报名咨询,添加小易
古道中医·精研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