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上通心神、下交肾精,人体的生命之门
本次内容,来自徐文兵先生《知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他认识“肚脐”。
脐是形声字,月字边代表肉,齐表示发声。哺乳动物有肚脐,我们把类似形状的东西也叫脐,比如称螃蟹的腹部,母的叫团脐,公的叫尖脐;水果中有脐橙,豆子也有种脐。
脐是脐带连接胎儿的端口,另一端在胎盘。新生命在孕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和氧气,靠胎盘吸附在母体上摄取,通过脐带输送。哺乳动物产子,比如幼婴呱呱坠地时会自然撑破胎盘,羊水流出。没撑破时,母兽会咬破胎盘,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咬断脐带。胎盘和脐带完成了历史使命,母兽会将胎盘和血水舔舐、吞食干净。一方面可以防止血腥气招来天敌攻击,另外,胎盘具有天然的滋补作用,有利于母体恢复健康,同时可促进母乳分泌和恶露排出。几天后,脐带结痂,从幼崽身上脱落,在肚子上留下一个痕迹,就是“脐”。
于是就有了“噬脐”一词,喻示新生命的开始。有几个成语与“噬脐”连用,表示后悔莫及,比如“噬脐莫及”“末路多噬脐”“虽欲噬脐,悔可及乎”。它们出自同一个典故——据《左传·庄公六年》记载,楚文王借道伐申路过邓国,邓候三个外甥劝他借机杀了文王:“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晋朝杜预注:“若齧(niè,同“啮”)腹齐,喻不可及。”意思是:用牙咬自己的肚脐,根本够不着。
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代祖,文武皆备,后人都认同他的注解。但“噬脐”这么解释,便经不住细琢磨。人想咬自己的肚脐当然够不着,我听说过有人想舔自己的肘尖舔不着的,但古今中外,没听说过谁想咬自己肚脐的。别说够不着,即便够得着,肚脐也是凹陷的,跟老虎吃天一样,无法下嘴。所以,窃以为“噬脐”就是咬断脐带,“噬脐莫及”就是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机会,不干就来不及了。这样解释更符合人情和自然。
大多数民族认为,人出生以后就没肚脐什么事儿了,只有中国人重视它:人出生后,肚脐作为有形物质的通道虽然封闭了,但依然可以作为气味及能量的补充、流动的窗口。中医把肚脐称为“神阙”。阙是缺口、中央大门的意思。天安门正中那个只有皇帝可以出入的大门就是阙,神阙就是通神的大门。按西方画家的视角,肚脐正好在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中医认为,神阙是腹部正中任脉的第8个穴位,上通心神,下交肾精。
以前讲“心口窝”时介绍过“巨阙”,那个地方容易堵。神阙则容易漏。人在极度虚弱的时候,会出现气短、心悸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肚脐周围出现动脉搏动,中医称为“动元气”或“伤元气”。有人还会出现“奔豚气”,自觉一股气上冲到咽喉,像小猪一样冲撞,发作起来有濒死感。这是腹主动脉剧烈搏动的结果。人精力极度透支时,会调动元气储备,出现脐周动悸。人临死时脐周搏动更剧烈,直至崩溃、死亡。中医认为,神阙不仅是神进入人体的生命之门,也是魂魄离体的死亡之门,所以,固护神阙是中医保健和救命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中医治疗元气脱失的方法就是“补”,补脱失的漏洞。最好的药物是人参,古人讲“人参大补元气”,但后人把补理解成“益”,以为吃人参能增加元气,延长寿命。这完全是痴心妄想。服用人参后,神阙漏气的情况会改善,脐周动脉搏动会减弱、消失,人体又回到靠心脏和主动脉弓搏动输血的状态,身体就会逐渐平复。
很多人研究中国古人的避孕方法。其实很简单:如果不想怀孕,用麝香或含有麝香的药物敷在肚脐上就可以了。汉朝那个能在盘子上跳舞的美女赵飞燕就是这么干的。偶尔使用能避孕,长期使用就是终身不孕。当然,肚脐上敷贴麝香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女人美艳如花——“华而不实”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中国人不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用嘴喝药为什么叫服药?这和衣服有啥关系?英语不存在这个问题,oral就是用嘴、口头和口服的意思。
追溯起来就得说说中医的历史。现代人认为中医就是开方抓药,病人就得喝苦汤。其实中医的治疗手段、方法很多,有针刺、艾灸、砭石、导引、按跷、祝由、符咒、药物等,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即便是药物疗法,也要根据具体病症选用不同的给药途径,如口服、外敷、肛门栓剂、阴道栓剂、鼻烟、滴眼液等。口服不是唯一选项,剂型也有丸、散、膏、丹、汤、液、露、醇等多种。
众所周知,药物是有形的物质,通过口腔黏膜、鼻黏膜、眼结膜、阴道黏膜和直肠黏膜可以直接渗透到体液和血液中,被人体吸收利用,从而发挥药效。皮肤同样可以吸收、利用药物,相对黏膜而言它的渗透作用较弱,除非体表有溃烂,药物会渗出。
通过嗅觉,鼻腔可对更细微的药物甚至是无形的气味敏感,使药直通心神,进而影响身心健康。闻香识女人不假,通过闻味道也能治病,这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气是气,味是味,通过鼻腔闻到的是气,通过口腔尝到的是味;气有“腥、膻、香、骚、臭”,味有“酸、苦、甘、辛、咸”;气通天,入五脏;味接地,入六腑。这种通过闻嗅药物之气治疗疾病的方法,古称“服气”。古人把药物放在香囊中,揣在衣服里,时时闻嗅,闻药香逐渐演变成了服药气,喝药也就渐渐变成了服药。
华人自古喜欢玉。玉在上古时作为祭祀礼器,有沟通天地鬼神的作用;普通人带块玉在身上,则有养护心神、辟除邪恶的作用。佩戴不同形制、材质的玉,叫“佩”;配制不同的药物装进香囊带在身上,或直接缝在衣服里,叫“服”,合起来就是“佩服”。把外用的膏药敷在身上叫“贴”,“服服帖帖”最早的意思是用中药治疗。就服服帖帖而言,肚脐是最佳的给药途径入口。肚脐可以吸收气、渗透味,进而影响气血运行。
中国古代服饰“肚兜”顾前不顾后,重点是遮盖肚脐,不让风寒之气侵入,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特点。现在还能从年画上看到小孩子穿着肚兜的形象。小儿是纯阳之体,热性好动,可以穿开裆裤、光屁股,但是不能暴露肚脐。现在的孩子都改成了穿睡衣、背心、裤衩睡觉,睡觉时折腾翻滚,往往露出肚脐,着凉受寒,引发疾病。肚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现代的美女大都以穿肚兜为土气,白天穿露脐装,晚上也是睡衣睡裤,上、下半截都有遮盖,唯独肚脐暴露在外,感受风寒,导致胃痛、腹泻、腹痛、痛经等。20世纪末流行的505神功元气袋,其实就是简易肚兜。里面加了温性辛香的中药,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有病可治,无病可防,当年风靡一时。现在虽然销声匿迹,但其理念和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有晕车、晕船、晕机毛病的人,肯定被推荐过这样一种方法:在肚脐上贴一块生姜片。这也是“服服帖帖”疗法的一个体现。晕车、晕船的人大多有胃病,胃的蠕动力不足,食物和胃黏膜分泌的黏液滞留时间过长,不往下走而往上翻。就像醉酒的人,什么时候把胃里的东西吐干净就不晕了。
预防或治疗的方法很简单:一是上车、上船前别吃东西,二是把留在胃中的宿食排泄到小肠中。在肚脐上贴生姜,就是用辛温的药物温暖、刺激小肠,促进胃肠蠕动下行,达到治疗目的。
小孩子经常会发烧,其原因主要有三种:停食、着凉、受惊吓。孩子一发烧,家长就着急上火,忙着去医院输液、打针退烧。其实家长应该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孩子得病是否源于以上三个原因,如果是停食、着凉,那么帮孩子揉揉肚子,孩子拉泡臭屎,高烧就会退去。孩子腹痛不让触碰的时候,可以用无痛、无害的肚脐敷贴疗法:用藿香正气水(一定是水剂,里面含有酒精)浸湿棉球,放到孩子肚脐眼里,再用胶布或创可贴封固。不久孩子就会出现肠鸣矢气,身上微微出汗,高烧自然消退。不能说百分之百有效,但在去医院打针、输液前试试,可免去孩子和家长的更多痛苦。这个方法是中医张宝旬大夫所传,帮助过成千上万人。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