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人心的战争——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
今天我们继续讲心理战。随着《孙子兵法》的漂洋过海,中国经典战争理论逐渐引起外军重视。在西点军校,《孙子兵法》作为必修科目排在第二位,位居《美国宪法》之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之前。所以,中国的心战理论在西方也有广泛的影响。当然,西方古代也有各种形式的心理战雏形,心理战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科学推进,而不是有和没有的界限,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理论化与未理论化的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是模糊文化,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西方文化则属于精确文化,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精确文化。随着心理学的诞生,以及科技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提高,西方的心理战逐渐呈现出与中国心战不同的模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德军战线上空,忽然有无数的纸张从天而降。前线的德国官兵们捡起来一看,是德文印制的《公告》,四开的报纸形式。什么呢?传单,英国人干的。想出这个点子的,是英军中校斯温顿,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坦克的发明者。
《公告》中写道:“西部前线的德军士兵们,你们大概不知道东部前线和巴尔干前线的情况,让我们把真相告诉你们吧。”随后便将有关事实一一列出。
这个发明坦克的斯温顿,因此又被称为传单的鼻祖。
其实传单这种形式,此前德法两军也都用过,为什么斯温顿却成了鼻祖?
有两个原因。一是英军抛洒传单的行动规模较大、影响全面;二是斯温顿的传单在内容上跟德法的完全不同,按现在的说法叫“有吸引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德法的传单要么完全以露骨的语言诋毁污蔑对方,要么简单直白,诸如“投降吧,你们已经被包围”之类,让人一看便心生反感,不仅不能消解敌方的战斗意志,反倒会强化人家的对立抵抗情绪。但斯温顿的《公告》措词冷静、内容客观,完全列举事实。
既然是心理战,当然要深入研究心理特性。斯温顿很动脑筋,德国人尊重规则、约束性强,自然而然也带有盲从权威的弱点。于是他精心选择了所谓“公告”的方式。这是否说明斯温顿的公告完全客观公正呢?当然不可能。斯温顿只是在形式和口吻上做出客观的样子,但在事实选择上,会巧妙地体现出英国立场。对德军有利的,他肯定不会写。
(1)成功的心理战,都要考虑文化和心理认同,斯温顿的传单便是如此。所以他才被称为传单的鼻祖。其实,心理学起源于德国,德军当然也会运用心理战。那么,德军心理战史上最经典、最成功的战例,又是哪一次呢?
就是“电影招待会”。
二战初期,希特勒以威胁恐吓的方式顺利拿下丹麦,但侵略挪威却遭到了抵抗。挪威的岸炮击沉一艘德国军舰,1600人丧生,其中包括奉命前去逮捕挪威国王和政府官员的秘密警察和行政官员。此举对于德军,可谓是个下马威。怎么办呢?在希特勒的指使下,德国驻挪威大使组织了一场“电影招待会”,邀请挪威上层人物前来观看。什么电影呢?《火的洗礼》。以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时,摄影记者随军拍摄的实况录像为核心内容。德国动用150万军队、2000多架飞机、2800多辆坦克、6000多门火炮,以铁锤砸鸡蛋的迅猛态势。吞并波兰的过程,在电影中德军飞机对波兰狂轰滥炸,数小时内21个机场遭到袭击,包括华沙在内的30多个城市陷入火海。一座座高楼在硝烟弥漫中轰然崩塌,尘土和黑烟冲天而起,大火吞噬着一座座城镇。华沙几乎化为灰烬,200万波兰军队瞬间土崩瓦解。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政府要员和达官贵人们还没有从恐怖的场面中清醒,德国大使乘机进行心理威胁:“究竟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
法西斯的“电影攻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挪威停止了抵抗。德军兵不血刃,仅用一千多人的伞兵和空运步兵,就占领了30万人口的首都奥斯陆。尽管各地的局部抵抗并未完全停止,但这场电影还是帮了希特勒的大忙。
这场电影心理战成功在何处?首先,它有客观的一面,德国这架战争机器,的确威力强大。飞机像鸟云一般扑天而至,炸弹、炮弹如暴雨一样倾盆而下,在之前的战争史上从未有过;其次,看电影时灯光关闭,使用人们最易直接接受的视觉冲击效果,炫耀、夸大局部场面。人们容易形成内环思维,基本的真实乘数倍的扩大,威力可以想象。
(2)二战中,有很多经典的心理战战例,体现了战争中的指挥员的智慧,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进入反攻阶段。苏军21集团军的当面之敌,是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罗马尼亚第五军。怎样胁迫对手放下武器而兵不血刃呢?
苏军想到了心理战。二战时期的战场上,大家都怕坦克这样的重武器,尤其是已经江河日下的罗马尼亚军队。有过实战经验的人都清楚,坦克对于步兵的巨大震慑。那是钢铁家伙,刀枪不入,也没有表情。苏军的道具,便是坦克。
有天夜里,苏军以坦克为先导,后面跟着几百辆拖拉机,这些拖拉机全都开着双灯,后面拖着的雪橇上,也装了前灯。车队轰鸣前进,坦克不断开炮,拖拉机拉着雪橇随意变化队形,造成了坦克铺天盖地、泰山压顶的印象。没过多久,罗马尼亚军队就放弃了抵抗。
这场心理战的成功因素何在?这就是暗夜条件与灯光的综合运用。首先,暗夜条件大大降低罗马尼亚军队的视听辨别能力。此时他们非常容易产生错误判断。真坦克的火炮和灯光鱼目混珠,大大强化了欺骗效果;其次,当时整个纳粹军队已经连吃败仗,更兼天气严寒,体能、意志和判断能力都在低谷,正是攻心夺志的良好背景。可以想象,如果在战争初期,纳粹军队节节取胜的背景下,这样的着数肯定无效。
苏军还有一个更加经典的战例,就是攻克柏林时,苏军统帅朱可夫的探照灯。
1945年初,纳粹德国已经江河日下,退守到奥得河——尼斯河西线。但随着战线不断收缩,兵力密度也不断增加。德军在二十到四十公里的纵深内构筑三条防线,挡住苏军的信心十足。在柏林方向,德军集中了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加上战略预备队,总兵力超过百万,有85个师,包括4个坦克师、10个摩托化师,1500辆坦克和上万门大炮,平均每7公里正面便配备一个师,前沿还有许多江河湖泊掩护,易守难攻。
如何撬开德军的防线?强大的兵力和火力配备固然必不可少,但是还不够。为了加快战役进程,提高作战效果,苏军名将朱可夫决定使用探照灯攻势。所谓“光波武器”。
4月16日凌晨,苏军数万门大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同声怒吼。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步兵发起攻击。就在德军爬进工事想要还击时,苏军140部大功率探照灯突然打开,炽烈的灯光射向德军。与此同时,苏军坦克和汽车也全部开灯。在那个瞬间,德军几乎被强光短暂致盲,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苏军迅速突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顺利得打开了通往柏林的大门。
这是心战与兵战巧妙结合的典型战例。
心理学中,还有个暗适应原理。当人们从明亮室内走到漆黑的室外,起初看不见东西,适应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分清楚物体的轮廓,这就是所谓的暗适应。在苏军强光的突然照射下,德军士兵视觉突然失效看不见敌人,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不仅如此,他们在明处,而对手在暗处,这种强烈的对比大大加剧他们的不安全感。而苏军却可以借助强光指引,看清道路和防御工事,保持进攻队形,得以快速推进。所以说每个成功的心理战,都是兵战的效应倍增器。一向老成持重的朱可夫元帅,战后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此事时却眉开眼笑:“我们要进攻,这是明摆着的。德国人也等着我们进攻。但是,我作为司令员,还是要尽量出其不意。德国人想到我们会夜间行动,但没料到我们会这样进攻。”
(3)无论传单,还是探照灯和电影,都是以视觉为突破口,利用光波,对人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和诱导。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类的心理战也不断花样翻新。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心理战越来越受到重视。
“沙漠风暴”行动中,在多国部队与伊拉克军队进行地面会战的前一天,两架美军现代化的喷气式战机高速飞到科威特上空,在伊拉克军队的头顶上,凭借高超的飞行技巧,利用彩色尾气在空中“画”出一幅几十平方公里大的伊拉克国旗。伊军士兵看见后,立即发出惊叹与欢呼。在他们眼里,这就是真主保佑的证明。但是很快,这两架美军飞机又交叉飞回来,用白色的尾气,在国旗图案上打了巨大“X”,这简直是当着伊拉克人的面,宣判这个国家的死刑,多国部队一片欢腾,而伊军士兵则垂头丧气。这个心理战虽然规模很小,但也颇为经典。首先,它利用先进战机,在高空施行,能强化美军武器优良、技术先进的印象;其次天空高不可测,在各种文化中都是神灵出没的空间,很容易让人想到自己的无力和渺小,信奉伊斯兰教的伊军士兵尤其如此。这种强弱对比,便是美军心理战专家想要达到的效果。
视觉可以被当做心理战的突破口,听觉行不行呢?当然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音乐也能成为心理战的炸弹。它帮助美军炸开了巴拿马前总统诺列加的精神防线。
1989年12月20日凌晨,美军以“打击毒品走私与自卫”为借口,出动两万多精锐部队,24小时占领巴拿马。然而找来找去,美军的真正目标——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却找不到了。原来诺列加躲到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里。美军得到消息,立即对使馆实施立体的封锁。使馆毕竟是别国领土,美国人不能进去抓人呀。在与梵蒂冈官员展开一轮又一轮谈判的同时,针对诺列加的心理攻势也悄然展开。
具体怎么做的呢?美国人找了个理由,说有些不受欢迎的媒体,试图偷听美军与大使馆之间的电话往来。为了保守秘密,他们决定实施干扰。于是他们在使馆对面的公园架起一排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抨击诺列加的报道,间隔播放音乐。什么音乐呢?诺列加最讨厌的摇滚乐,主打音乐也是美国专家精挑细选的,叫做《无处可逃》。
国土全部被占领,自己只能栖居使馆,而使馆从法理上讲属于别国领土。对于国家总统而言,这本来就是巨大的心理打击,眼前天上有直升机来回穿梭,卡卡塔塔的桨叶扇起巨大的气流,街上有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寸步不离;而更烦心、更让他受不了的就是耳边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噪声。尤其是那首《无处可逃》让他无法忍受,越不想听美国人越让他听。他越听越感觉到,自己无处可逃。他躲在使馆二楼的一个小房间内,任何人都不接触,疲惫,紧张,孤独、冷漠占领他的全部神经。终于崩溃了,美军的音乐炸弹硬是炸开了他最后一道心理防线。1月3日晚上八点多,关闭多日的大使馆大门打开,诺列加向美军投降。看来他那是真的受不了啦。
(4)从飞机高空抛洒传单,到希特勒的电影,苏军的强光,美军的喷气式战机和摇滚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心理战也不断地花样翻新。一般说来,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总会首先应用于军事。因为战争是最大的投资。它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量崭新的科技手段投入心理战,也就是势所必然。这是心理战在现代战争条件飞速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
心理战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是与作战形式紧密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学科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学科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比如有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等。心理战的发展也与之类似。比如它与情报战,就经常紧密结合,难分彼此。而从本源上分析,情报战和心理战都属于心战范畴,慢慢分家是彼此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二战期间,英国城市考文垂的惨痛经历,便是这种结合的残酷见证。
当时德军已经淘汰人工编码的密码技术,采用机器编码。这种全新的编码方式很难破译,它就是恩尼格玛,涵义是“谜”。幸运的是,盟军利用逃亡的犹太工程师,掌握了这种技术,德军的重大行动,对于英国而言几乎完全透明。因而,德军在战争初期对英国的狂轰滥炸虽然惨烈,但并未从根本上击倒英国。
破译恩尼格玛,这是盟军的最高机密。为保护这个机密,英国经常要对德军展开代价高昂的痛苦的心理博弈。为了争夺对大西洋航线的控制权,英德斗争激烈。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熟悉军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德军每一次大的行动,英国高层其实都已经掌握,可是却不敢每次都采取相应的防卫措施。英国船队为此蒙受了重大损失。1942年,平均每天都有5艘英国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
对于英国而言,更加重大的抉择发生于1940年。德国空军计划11月15日轰炸英国军需工业基地考文垂。那里分布有许多生产轰炸机、装甲车和重型卡车的工厂,非常重要。为此英军曾制定“冷冲”的应对计划,使用飞机和防空炮火、探照灯以及烟幕防御设施,挫败德军企图,同时疏散居民和重要工厂。
情报和计划都送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案前。丘吉尔面临两难选择。他有理由相信,轰炸考文垂是希特勒的试探。因为此前英军通过事先有针对性的部署,让德军屡屡付出沉重代价,很难不引起希特勒的警觉。如果在考文垂还要采取防御措施,必然会让纳粹警觉。尤其是事先的疏散和预警安排,根本无法对德国保密。
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痛苦的思索,丘吉尔最终做出艰难的决定:不在考文垂以及另外一个也将遭遇轰炸的城市伯明翰,采取任何特殊的防御措施,不向市政当局、消防队和医院发出任何警报,更不组织人员疏散。以这个军需工业基地为代价,换取盟军的最高机密。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英语中考文垂这个词语后来成为“极度毁灭”的代名词。
丘吉尔以牺牲考文垂为代价,成功主导了对希特勒警觉的预防性诱骗。这让我想起了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史学者们提出过很多的疑问,集中到一点就是罗斯福事先到底知不知道?
“珍珠港事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展开说了。我想说的是,罗斯福如果不知道,太平洋舰队的航母主力为什么不在港內?罗斯福为什么提前一个月,要求一批医护人员和急救物资集结,准备随时待命?美国高层将领为何在那天行为异常?马歇尔为何不用快捷的电话通知指挥官,却用既麻烦又费时的有线电报?难道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 如果是,那这个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大家知道,日本向来好“偷”。不仅美国人知道,地球人都知道。甲午年偷袭北洋水师,日俄战争时偷袭俄国舰队,二战时先是偷袭苏联诺门坎,后又偷袭珍珠港,偷袭这个偷袭那个……而且“偷”得极其卑鄙无耻。
当然,“珍珠港事件”的这种说法,仅仅是各方猜测,但不管这种猜测是否正确,美国确实因此而卷入了战争。从二战的结局看:美国人可以不知道,罗斯福必须不知道,我们只能等待有关资料的全部解密。
罗斯福与丘吉尔的“苦肉计”,可以说,曲异同工!
(5)心理战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发展,无论花样如何翻新,从根本上说,都是在继承中的发展。所有的心战都是无形的、精神性的,作用点是士气,立足点则是欺诈。兵者,诡道也。这个定性再准确不过。不管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还是信息化时代,典型的心理战,都屡见不鲜,经常左右着重要战争的结局。
比如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为了达成战术突然性,埃及和叙利亚进行了全方位的心理战。在外交场合,两国大唱政治解决戏,公开对巴解组织的军事行动表示异议。在9月举行的联大会议期间,叙利亚外长会晤美国国务卿,始终表达和平愿望;开战前5天,叙军政治机关对新闻界发表谈话,指责以色列散布流言污蔑叙军有进攻企图,这是毫无根据的。正是以军制造借口企图发动突然袭击。但是我们已经严阵以待。
临战之前,埃及与一家美国公司签订协议,向苏伊士湾铺设石油管道,而施工区域正是预订的作战区域。10月6日开战当天,埃及宣布罗马尼亚国防部长即将来访,埃及国防部长即将访问沙特,邀请各国大使参观阿斯旺水坝,等等。
在战略心理战全面开战的同时,战术心理战也是紧锣密鼓。埃及一直在苏伊士运河上开展渡河演习,1973年的演习代号为“解放23”。以军照例破解了埃及的密码,发现他们的演习还一如往常:全国动员,按计划进行,再按照计划结束。但他们没有想到,埃及一直在悄然增兵:白天车队浩浩荡荡地来,晚上同样数量的车队再浩浩荡荡地回,但白天来了一个旅,晚上只回去一个营。埃及就用这样的办法,暗中集结了两个集团军的兵力。
埃及的心理战取得了完全成功。10月6日这天,既是穆斯林的斋月,又是犹太人的赎罪日,埃、叙两国从两面发起突然攻击,以军还蒙在鼓里,大骂这两国军队管理不严,节日还擦枪走火。骂声未落,以军已经腹背受敌,在战争刚刚开始就吃了大亏。
“心理战”这个词语是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富勒1920年首次创造并公开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富勒在《战争指导》一书中说:“纯粹的心理战将最终替代传统的战争手段。那时,取得战争胜利不是依靠武器或战场战斗,而是依靠通过某一国家的意志来使另一个国家出现腐败现象、理智的模糊、道德和精神生活的沦丧来实现。”最近几场战事,足以证明富勒这番话的前瞻性。海湾战争中,美军给伊拉克高级官员和将领发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全面施行心理威慑;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空军利用78天的饱和轰炸,让南联盟军民的战斗意志濒临崩溃。炸弹固然是实实在在的兵战,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却会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不仅如此,你天天挨揍,但却看不见对手的表情,对士气的影响很大。目前还在僵局中的叙利亚战争,交战双方都拼命抢占舆论高地,比如化学武器问题,彼此都指责是对方干的。一边弹雨横飞,一边唇枪舌剑,可见兵战与心战,是一个都不能少,都很重要。对于兵家和国家而言,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两手抓,两手硬。
发布于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