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本文学经典,这个村子名扬天下!这里是山乡巨变第一村!

最近两年,随着快手、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农村IP开始走了出来。华农兄弟、手工耿……透过他们,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立足乡土的自媒体,他们奉献出了无数返璞归真的“土味视频”,唤起了现代人沉寂已久的田园梦想,更是让我们发现了,如今农村那美好、温馨的乡野图景。
他们平平淡淡的生活日常,淳朴、世俗,充满了烟火气,却是大城市的人们无比艳羡的所在。
今年是个特殊的时间点,是新中国成立70年,而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
可曾有人还记得,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
几千年来,中国农业文明的首要诉求就是吃饱、生存。农村人口吃饱之后,才有了剩余劳动力去发明、创造更多元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形态。

若你们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推荐你们一本书——周立波先生的《山乡巨变》。不是那个海派清口的周立波,而是著名作家、湖南省文联主席周立波先生。在《山乡巨变》中,周立波先生以洗练流畅、清丽自然的语言写到,一个小村因农业合作化的实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山乡巨变。

那个村子就是如今被称为山乡巨变第一村的清溪村,是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也因为《山乡巨变》这本农村文学经典,清溪村名扬天下。

清溪村紧邻益阳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山乡巨变》中这么描述村子的自然风景:这个离城二十里的丘陵乡,四围净是连绵不断的、黑洞洞的树山和竹山,中间是一大片大塅,一坦平阳,田里的泥土发黑,十分肥沃。一条沿岸长满刺蓬和杂树的小涧,弯弯曲曲地从塅里流过。

是了,甫一走进村子,就能感受到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这是我国普通的乡野,也是最典型的乡野。

立波先生在书中写: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到时候,请你回来赏香花、尝果子。

看着清溪村优雅恬静的风景、干净整洁的村容、淳朴忠厚的村民,让人不禁感叹,几十年的变革,立波先生梦想中的“清溪村”早已变为了现实,山乡巨变,旧村焕新。也正是如此有趣的地方,才能激发出先生的无限灵感,写下旷世巨作。

往村里走,有一座周立波先生的故居。

在碧蓝的天空下,这座小屋并不起眼。这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土木结构的四合院,黑白对比强烈的简洁色调。门楣上悬着一块“周立波故居”的匾额。
别看普通,周立波故居可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乾隆53年,距今已有足足两百多年的历史。周立波祖辈袭居至今,一砖一瓦都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故居环境更是极好,三面环山、茂林修竹;门前一口小池塘,每到夏时,满池荷花点点,荷叶飘香。就在这里,周立波长大、学习,完成了乡土文字的启蒙。

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建筑面积790平方米,共计28间房屋。整体房间布局遵循“三间两搭厢”形制,不是完全对称。

厢房与偏房之间,有狭长天井相隔。站在天井之内,面前是朴素的粉墙黛瓦,头顶是自由的流云碧空,屋后是郁郁的青翠绿植,让人心胸豁然开阔。

堂屋内有一座周立波先生的半身塑像,栩栩如生,永远保存着他和煦的笑容。
故居内主要展示了周立波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细细读来,字字句句都感人至深。
曾有人说过:“愈是大作家,他的作品的性质由他的时代的性质而定的这种关联也就愈强烈、愈鲜明。在清溪村这片热土,周立波先生出生、结婚、写作,他把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把对故土的十足热爱都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才能创造出振奋人心、拥有力量的巨作。

走到故居西院正房,这里就是周立波先生的卧室兼书房了,室内陈列着他睡过的雕花床和写作用过的书案、木椅。1955年至1965年,他正是在此完成了反映农村题材的《山乡巨变》等长、短篇著作。

故居内,另有一座学堂。孔子的经典言论被悬挂在墙上,周立波先生应该从小就是在这里读书明理的吧。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周立波先生为我们永远地留下了一些精神。虽然遗憾的是他不能亲眼看到山乡越变越好,但想来,他也一定是知道的。因为他相信,他热爱的清溪村,值得。
而新的“山乡巨变”,交由我们这一代人,还将继续书写。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