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最大的享受就是静观时间渐渐流淌的味道 2024-04-21 14:52:55 有人问,遇到一本自己真正喜欢的好书,是一种什么感觉?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不过有这么一种答案挺有意思的。遇到一本自己真正喜欢的好书,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渐入佳境,读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怅然若失的焦虑,“啊,这么好的书居然这么快就要读完了?”但是一本好书的魔力就在于它可以让你完全停不下来,所以这个时候的读者就陷入了一种如此矛盾的状态,一方面追寻着作者的引领,欲罢不能,一方面因为不想这么快结束如此愉快的体验,恨不得越读越慢才好。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那种奇妙的感觉,即使在读完书之后,依然会久久萦绕在脑海中。 这种感觉不常有,或许因为物以稀为贵吧,不过这次我遇到了,就是下面这本。 肯·福莱特Ken Follett的《世纪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作为坐拥二十余部小说,累计销量超过一点五亿册的现象级畅销书作家,肯·福莱特KenFollett实在是当得起任何赞誉,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这是他众多荣誉中的一顶王冠而已,甚至有人如此断言,在西方出版界,肯·福莱特Ken Follett这个名字,就意味着销量保证。 这套书在国内发行后,出版社编辑在腰封上加了这么一句宣传语,“全球读者平均三个通宵读完!”对于一套九册,总共多达三千七百六十页的大部头来说,这个推荐评论显得有点夸张了。不过倒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书确实是非常吸引人,如果就个人体验来说,实属近年来难得的绝佳体验。 当然,一本书之所以被称为好书,绝不仅仅是因为字数多而已,那未免也太简单了。这套书受到全球读者的喜爱,总是有它独一无二的独到之处。 这是一本很大的书,这也是一本很小的书。说它大,从书名便可窥见一斑,世纪三部曲,时间跨度之大,地域范围之广,出场人物之多,线索结构之复杂,都是令人惊叹的。 第一部《巨人的陨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风云诡谲的欧洲大陆开始,直到第三部《永恒的边缘》2008年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涵盖了整个二十世纪最为波澜壮阔的年代,我们会看到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柏林墙的建立和倒掉,俄国十月革命等等人类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我们会看到马丁·路德·金和约翰·肯尼迪的遇刺,西柏林是怎么靠空运支撑下来,古巴导弹危机的台前幕后,尼克松主导的水门事件,布拉格,华沙,布达佩斯在冷战铁幕下的遭遇等等对于今天的人们似乎难以理解的风云变幻(2020年之后,这个还真不好说),我们会看到奥匈帝国的垮台,日不落帝国是如何被两次世界大战放干了血,波兰团结工会是怎么建立,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和苏俄的古拉格是如何对本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一名历史爱好者来说,阅读此书的感觉就像是有人带着你在历史长河中痛痛快快的游上几个来回,你说过瘾不过瘾? 肯·福莱特并不是在写一本历史大事记,在涉及到英国,德国,苏联和美国多个家庭数代人的爱恨情仇中,那些名垂青史的大事件便是发生于此。让人特别佩服的一点是,这种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就已经多达数百人的大部头,常常会让人读着读着就忘记了彼此之间的人物关系,甚至连姓甚名谁搞不好都会张冠李戴,说不定还得一边看书一边画图写笔记。肯·福莱特的作品却不会如此,一开始只是独立存在的几大家族随着时间的推进,或者通过婚姻,或者通过历史事件,或者通过命运之手的拨弄,渐渐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张绵密繁复,交错纵横的大网,然则大而不乱,疏而不漏,丝丝缕缕,脉络清晰,读者的心只会被那只生花妙笔紧紧地抓住,片刻不离,有时候真是恨不得直接钻到书页之中,跟着主人公们一起遨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想想便令人神往。 说它小,是因为在如此宏大的布局之下,个体的形象并没有淹没其中,沦为彻底的陪衬,反倒是因为其鲜活的形象,使得这部作品更加生动立体。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交织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参与者,同样也是时代的创造者。肯·福莱特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内容都有史实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小说中的虚构角色融合,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情节铺陈高潮迭起,细节描绘精致准确,让读者与历史时代共浮沉,和历史人物同悲喜。福莱特还擅长描写爱情,用纤细动人的笔触,捕捉男女间微妙的感情变化。 我们会在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中间看到真实存在的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赫鲁晓夫,约翰逊,瓦文萨,戈尔巴乔夫等等重量级大家伙,但是,他们并不是主角,恰恰相反的是,这些名闻遐迩的大人物是为一个个虚构的小人物而服务的,这些小人物里面有女仆,有间谍,有酒吧歌手,有报社记者,还有千千万万和他们一样在历史车轮中或许只是默默无名的小角色。在这里,没有孰高孰低,大家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亲历者,见证者。 而且作者成功的把这样一种微妙而难以描述的感觉传递到了读者心中,并且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得读者不仅仅是在看书,而是有一种亲身参与的使命感。我想这就是肯·福莱特的写作功力的高明之处了。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到的那样:“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读者会怎么想?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读者关心这些吗?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 盛名之下,果然不同凡响。一个杰出的作者,并不是只会沉迷于自娱自乐,他的作品一定是可以激发读者内心的情感,这些情感甚至是读者自己平日里都不曾察觉,深深地藏在内心深处,直到遇到那些直抵心扉的文字,才会轰然爆发出来,到了这个时候,作者和读者情感已经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了,那么试问又有谁不会喜欢这样的作者呢?这是一本值得强烈安利的好书。 唯一的一个小小建议便是,你可能会读得太过于投入,以至于忘了时间,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希望你不会和我一样。 赞 (0) 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018】废墟上开出希望之花(文末赠书)! --读<世界的凛冬> 独立清秋/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去,那段不堪重负的历史已被轧轧翻过,成为了永远的痛.历史不能重演,永远复杂的人性在某种程度上却能够再现.炮声隆隆,哀鸿遍野,流 ... 谈写作牛人堂|王小麦老师告诉你:怎样从“爱写”到“写好” "爱写"就是热爱写作,发自内心地将写作融入自己的生活,宣泄情绪,分享快乐与忧愁,享受写作的快感,这叫做快乐写作. "写好"是写出有内容.有深度.有新的世界.能给 ... 强烈推荐:写出吸金广告文案,一定要读这本书 年近40,做了一家小电商公司,为了房贷而苦苦挣扎.这就是两年前的我. 绞尽脑汁做营销,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阅读了不少营销领域的图书,也请了营销高手过来调研指导,却没有太多明显的效果.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 ... 中泰资管天团 | 这位一年读80 本书的基金经理,更新了“投资书单” 编者按: 2018年底,我们曾邀请姜诚写过一份投资书单. 作为一年能读80-100本书的基金经理,他最近又专门对书单进行了更新和修改. 我曾好奇他为何能保持如此大的阅读量,后来发现,他每天6点多出门搭 ... “我并不推荐你读这本书”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毛姆 ' 前不久,我们收到了一本新书,阅读完毕,编辑部的大家都觉得这本书很好,但对于如何向他人推荐,想破了脑袋,却还是无从下手. 随后,作者本人录制了一段& ... 孩子蒙眼翻书,1分钟读1本书,读得快能读得好吗?阅读要有价值 最近,针对如何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写了三篇文章: 阅读光靠读不行,从2个月读1本书到1周精读2本书,我养成3个习惯 阅读,是一种以幸福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 ... 学习数据可视化,读哪本书比较好? 入门数据可视化的小伙伴往往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学起,有什么书推荐吗? 这个问题之所以普遍,是因为数据可视化是一个相当交叉的学科,既涉及数据分析,也涉及设计和编程.而这三大方向之中,每一 ... 从5分钟读一页书,到一年读700本书,这本书教给你快速阅读新理念 文|阿白读书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一个月能读60本书,还为60本书撰写书评,你信吗?反正我不信,对我来说,一年的时间都读不了60本书,何况一个月呢? 但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的.日本作 ... 请回答,2018∣这一年,有没有认真读几本书 读书小结 把日子记在读过的书里,买书.读书.写读书笔记,依旧是2018年的一条生活主线.梳理出其中的12本,作为这一年的印记.总有人问我你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获得了什么,仔细想想,好像没获得什么,大概就获 ... 语文 | 阅读要读整本书,提高阅读能力不是做题能力,家长需正确引导…… 小学高年级的家长反馈,日常语文学习,老师也会每天发一篇阅读素材.作为阅读作业,让同学们阅读,一学期下来也能积攒不少阅读素材.这样跟着学校练习阅读多好啊,希望语文老师都能布置一些这样的阅读作业,这样家长 ... 2021全国职场人阅读报告:突破人生阈值,你需要读多少本书?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湛庐阅读"(ID:lukehui1230),36氪经授权发布. 01 紧靠知识大树,持续收获价值 查理·芒格曾说,"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