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写作能力,要知道“两个S原则”
我们每个人从小学到中学,经历了十多年的写作训练,但是呢写得好的人,仍旧是少部分,原因在哪里?
在于对写作的认识,在根子上就错了。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文章要写得好,必须用很多形容词,必须拿腔拿调,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和套路,于是就带来了程式化的、假大空的文风。这样的文章,基本上没有价值。
更有意思的是每年高考之际,高考作文题一出,就有很多人来凑热闹写作文了。我还看到甚至有些语文特级教师,会出来露一手,下场来写高考作文。这些特级教师的作文我看后的感觉是:非常糟糕。
有多糟糕呢?就像你欣然踏入豪华酒店的客房,看到桌子上摆了一束色彩斑斓的花插在瓶中,你近前伸手一摸,却发现是花是塑料做的。
换句话说,这些文章没有表达任何真实的、鲜活的思想,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反映,也没有对自己和他人内心的冷静的捕捉,而只是辞藻的堆砌、修辞的堆砌和废话的堆砌,是一个个精致而枯败的文字赝品。
那么好的写作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怎样才能够实现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记住下面的“两个S原则”:
第一个S:Scene。场景。
第二个S:Show,don’t tell。展示,而不要告知。
这两个原则是紧密关联的。第一个原则的意思,在你写作的时候,时刻要想着怎样给读者呈现一个或者若干个场景,这些场景不是随意选择的,而应是某个重要的或者动人的瞬间,这些场景如果打动了你,那么同样可以打动读者。
你不需要说教,不需要想着说服任何人。人是拒绝说服的,但是他们愿意被一个特别的场景打动,获得共鸣。如果你能写出这样的场景,那么你的写作就成功了。
比如说你要写一篇文章叫《我的父亲》,你要写你的父亲是多么好的一个人,他是多么爱你、照顾你。那么你会怎么写呢?我猜你会从你的父亲的父亲写起,你可能会把你的父亲的一生写一遍,写他的经历,写他的性格,写他做过的好人好事,写他事业上的成就等等。你一定会用这样的词汇:父爱如山,慈父,平凡而伟大,质朴,父爱无言等等。
打住。这样写当然可以,但是给读者的感觉是:我知道你有一个好爸爸,但是我并没有被打动,因为我没有办法代入到你的视角去感受他的好。
那么怎样写才能代入呢?那就动用场景。或者说,你只需要写场景,其他可以一笔带过。甚至只需要一个场景就可以。于是,我们就想到了每个人都读过的朱自清的《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只写了一个场景,父亲给自己送橘子的场景,却足以流传百代。这就是场景的威力。
但是现在我听说,“场景”已经有了新词可以替代叫“名场面”。对,写文章,就要写出属于你的“名场面”。
第二个原则,show,don’t tell。
这个原则其实是场景原则的进一步细化。就是说,我们怎么写场景,不要陈述某件事,而是要展示某件事。
“陈述”的意思是:“他偷了一个苹果。'这是陈述。
“展示”的意思是:“他在屋外若无其事地溜达了几回,瞅准老板招呼生意的刹那,左手摘下帽子挡在胸前,从裤兜里拔出的右手像鹰爪一样钳住窗台上一只半生的苹果,飞一般塞进了帽子里。”这是展示。
“陈述”的意思是:“她伤心地哭了。”
“展示”的意思是:“她把头硬生生地扭了过去,避开了所有人的视线,肩膀却一耸一耸的,我往下一看,她的鞋面竟有点湿了。”
Show的写法暗含着写作者的谦逊。因为写作者知道,他并不是用文字来灌输什么东西给读者,他也不一定要让读者接受他对一些事物的判断。但是他可以呈现他的观察,他对这个世界真相的观察,然后通过文字把这些观察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并交给读者自己来评判。
如果只是tell,那么读者只是在接受一些事实和观点。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没法展开想象力的自由翅膀。但是在show的写法之下,读者却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和还原出某个生动的场景,也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展示而不是告知”是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一个写作的顶级高手,可以用寥寥数笔,就展现出一个生动的场景。我们看莫言写第一次跟张艺谋见面的场景(原文见我、张艺谋与《红高粱》的故事):
“当时张艺谋光着膀子,黑得跟煤炭差不多。他是左脚穿着一只鞋子,右手提着一只鞋子。”
这段话不到四十个字,却好像活脱脱画出了一幅张艺谋的幽默漫画,印在你的脑子里。
这就叫炉火纯青。
许多人应该看过毕加索画公牛的一组画,原本他画的公牛是非常写实的,但是逐渐去粗取精之后,最后用非常简单的线条,画出了牛的形象。
其实写作,写到一定境界,也可以到达这样的效果。比如莫言。
但是如果你只是用辞藻堆砌,用许多抽象而又模糊的词,用很多夸张而又俗滥的词,那么就永远都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再回到传统的作文教学场景。我听说作文教学中很流行一个“五感法”,意思是描绘一个东西,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官去描写,那样写了以后就很容易拿高分。
这真不是这样。因为我们用我们的感官是带着目的的,五种感官各司其职,不是任何时候都要用到这全部五种的。
如果我们用五感法来写作文,那就意味着我们会做一些非常傻帽的事情。比如用五感法来写下雨,就会这样:
视觉:下雨了,天上好像挂下了白色的珠帘。(嗯,这个可以)
听觉:雨水打在雨伞上,噼里啪啦地响着。(这个也算可以吧)
触觉:我伸出手,雨水打在我的手臂上,冰凉凉的。(这里就有点问题了,请问,雨下这么大你为什么要伸出手?)
嗅觉:我用鼻子用力闻了闻,闻到了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问题更大了,为什么我要在下雨天enjoy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呢?)
味觉:我不由地伸出舌头,去品尝这雨水,啊,有一点咸味。(这里我就要红牌警告了,你是有多渴要去喝雨水啊?)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作文套路教学可能给孩子的写作带来的灾难性影响。表面上看,五感法好像也是写出了“我在雨中”这样一个场景。但是,在这个场景中,我的所作所为却是虚假的,是完全不可信的,为什么'我'要去尝雨水?为什么我不赶快冲回家?那如果我要写树叶上的一只螳螂,难道我还要伸出舌头去舔这只螳螂吗?
其实,人大多数时候,所获取的绝大部分信息,就来自视觉和听觉。如果我写下雨,就只会写视觉和听觉,但是会尽量把这两种感觉写透、写得淋漓尽致,这就足够了。
所以,在你记住“两个S”原则的同时,也请务必注意,我们要写的是真实的场景,如果是写虚构的故事,那也要是有合理动机、有合理的前因后果的场景,而不是生硬编造出来的场景。
以上就是写作中,我们必须要知道,也最好去实践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