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白银为货币,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从唐代开始,受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白银开始发挥货币的功能,主要用于纳税、上供、赏赐和大额支付等。(唐代船型银铤,器型为中间束腰、两端翘起似小船,故名船型银铤。唐代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活动频繁,需要使用大量白银进行贸易交换。底部平坦、边沿高凸、两端翘起的船型银铤方便在贸易活动中直观判断白银的成色,从而促使买卖双方顺利完成交易。除了常见的船型银铤之外,唐代白银货币亦有笏形银铤以及圆形银饼存世。)两宋时期,白银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白银因为价值高,便于携带,被称为“轻赍”,主要用于大额支付和大额财富的转移。在大城市中有专门兑换金银与铜钱的金银铺。形制为平板束腰,上刻诸多文字,极为罕见,重约1970克。明代是中国白银货币化的重要阶段。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逐渐活跃,政府赋税也折征白银,万历年间随着“一条鞭法”的实施,白银完成了货币化。此时恰逢大航海时代来临,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大量输出海外,产自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学者们估计全球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流入了中国),中国成为白银净输入国,自此中国开始了白银时代。中国进入全球贸易体系,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明代银锭的形制从宋元时期的平板束腰形演化为底部弧形,两边起翅的银锭形状。)
白银是清代最主要的货币,国家财政赋税都用银两计算,市场流通中银钱并用,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在中国一直做为称量货币使用,银锭在形状、成色、重量方面不统一。随着海外贸易输入的西方机制银币成色、重量统一,使用方便,逐渐被民间接受,乾隆晚期已在东南沿海地区大量流通并逐渐深入内陆。清末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的造币技术,开启了中国机制银币的历史。
(此枚银锭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江汉关的关税银,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汉口开放为商埠,1862年,清政府批准设立江汉关税务司,主要职责是征收进出口税和缉私,还兼管邮政、气象、航道、航务、港务、检疫等业务。汉口开埠之后,中外贸易十分繁荣,19世纪60年代,汉口的对外贸易额约为每年3000万海关两,1910年达到1.35亿两。)
(清代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上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美国银元、日本贸易银、墨西哥“鹰洋”、英属印度“站人”银元,下排从左至右依次为:荷兰“马剑”银元、西班牙“双柱”银元、俄国银元。)(“七三番版”银币,中国最早的机制银币之一,重27.3g,广东省“番版”系列共铸造四种面值,分别为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和日后各省大规模开铸的七钱二分的银元相比,该币重一分银,意在通过足重驱逐市面上流通的外国银元。又因其英文置于币面,和多数银元相反,故称“七三番版”。该币铸造甚罕,流传至今已难得一见。)
(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壹两,重37.2克,直径40.8毫米。正面中央阴刻“中”字,边缘为水波纹。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位于天津的户部造币总厂试铸了以两、钱纪值的大清银币四种,面额分别为壹两、伍钱、贰钱、壹钱,这套银币未正式发行。)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结束了明中期以来白银货币的历史,是中国货币史上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