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文学的尴尬
文学的尴尬
○绿野仙踪
我还记得那个时代,那个伟大的时代,时尚、流行与经典性之文化行为合辙同一。时尚是追求精神自由,而流行的是读书与启蒙,那会随处可见的公共场所许多人在热心读书,目光中洋溢着青春与理想的火焰。那时我是买不起书的,每天放学后早早把家务收拾了,就是为了能守在收音机旁听午间半与晚八点半的小说联播。那时的作家头顶光环闪耀,令人仰慕不已。只是时过境迁,今日文学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环,不光文学,其他艺术门类也一样,仿佛一夜间百花凋零,凄凄惨惨戚戚。
文学的尴尬首先表现在读者的大幅减少,大街上书籍论斤称,和猪肉一个价,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对作家的一种亵渎。关于读书,有着最动听的解释:到达去不了的别处,找寻更美好的自己。现在很少人再读传统意义上的书籍,因此更喜欢另一种解释:读书,只因为喜欢。只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不喜欢,就把世人分成了两类。而两类人都活得好好的,谁也不比谁显得更优越,当然他们也时常越界互换阵营。我实在不知道现今存世的书籍比三十年前多了多少倍,却常常听到一些人把读书呼吁成大熊猫一样需要刻意保护的危机行为,想想真是可笑。如果书籍能给人们带来某种益处,渐渐被别的东西代替了,那说明替代者更有魅力,也一定继承了书籍的某种特质,这是好事,有什么好可惜的?文明是在进化的,书籍是文明的载体,也是在进化的。好的书籍好的思想永远不会抛弃人类,烂书烂文太多了,当然需要时代的扬弃与淘洗。既然书籍是人类思想的传承工具,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是阅读者多了还是少了,而是我们自身会不会创造深刻而有益的思想,丰富而美好的感情。
文学的尴尬还表现在专业作家队伍的七零八落。各行各业都有自杀者,而自杀者中搞艺术者居多,而这其中搞文学艺术者自杀者最多。当然也有很多作家诗人已经改变,赵丽华国家一级作家,现在改画画养鸡了,办了梨花公社,在燕郊收徒教画维养生计。现在又卖起了台湾膏药,美国眼罩,开了微店。于卓,当年畅销书《首长秘书》就是他写的,现在也开微店,帮助赵丽华卖膏药。还有不少诗人作家转回乡里,依据家乡资源与自身名气开茶园茶楼办农家乐。我们不能说三道四,作家诗人也是人,他们也要穿衣吃饭养家养孩子,他们能放下身段为生活而改变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一条道走不通时就要想着调头,不然走到头都是黑,因为时代变了,曾经的辉煌一去不返。
如今互联网盛行的时代,艺术门类的多元化与便捷化,人们足不出户,啥就看见了,谁还去买你的书?拿鼠标收索百度文库,不花钱的书都看不完。当然,电子书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书,可它眼下不是分走半壁江山而已,而是把纸质书挤到了边缘地带。韩寒上书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假设一本书卖10元,里面的构成是这样的,作家赚1元,印刷成本2元多,出版社赚1元多,书店赚5元。有点名气的作家出去签售做宣传,住的都是三星的酒店,来回能坐上飞机已经算不错了。出行标准一定还不如你们的低级别员工。最近几年我已经不出席任何宣传签售活动了,但是在2004年前,我至少做过几十场各个城市的宣传活动,而在那个时候,我已经是行业里的畅销书作家,我从没住到过一次300以上的酒店,有的时候和出版社陪同的几个人得在机场等好几个小时,因为打折的那班飞机得傍晚起飞,而多住半天酒店得加钱。这个行业就是这么窘迫的。’'我们也不是要求你们把百度文库关了,我们只是希望百度文库可以主动对版权进行保护,等未来数字阅读成熟以后,说不定百度文库还能成为中国作家生活保障的来源,而不是现在这样,成为行业公敌众矢之的。’'百度文库完全可以成为造福作家的基地,而不是埋葬作家的墓地。'您的产品只会把他们赶回阴暗的小屋里为了生活不停的写。’
而李彦宏秘书的回答是:对于您所忧虑的工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利害,我们李彦宏先生不甚感兴趣,但是关于晒太阳玩泥巴的事情可以考虑。迫于公司外围环境的局限性,我们将选购一处合适的地点,开发泥巴乐园,到时候欢迎韩寒先生莅临、参观、游玩,免费门票。倘若韩先生执意到楼下多走几步,亦无妨,我们将会在门口为您特制的牌坊一块,雕金大字:欢迎尊贵作家、著名赛车选手韩寒先生来访。
我们不想再争论精神与物质哪个重要,但是财大气粗者显而易见。
文学的尴尬还表现在它自身的价值上。文学长久以来被认为是雕虫小技,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它永远是作为附属价值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可以陶冶性情,但这在传统意义上又不属于正当职业。正当的职业是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是好好读书,博取功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长久以来我们奉行的儒家文化,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而艺术门类主张是修身养性,淡薄名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忘我境界,这显然是道家文化。当然,儒道也可相互换位,搞艺术的可以像儒家学习,重新入世,经商,求学,博取名利。儒家人若厌倦了官场仕途也可以跑到道家的圈子里抛弃尘缘俗念,求得轻松。
文学的尴尬还表现在文学阵营的不统一。随着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又分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两个阵营,简称为官方文学与大众文学。既然文学是为阶级服务的,那么官方文学总以正规军自居,而网络文学成了后娘养的孩子,不被认可。我家楼下一左一右两家都有空中花园,一家是观赏类盆景,一家是木香铺砌绿墙,小花小草随处摆放。一家规规矩矩,一家随意生长,你能说谁家花园的风景更美丽?观赏者不同看到的风景自然不一样。中庸一点说,一家的过于雕琢,少了灵气,一家的过于随意,少了约束。如今很多官媒论坛冷冷清清,大众论坛倒是繁荣异常,虽说大众论坛写手参差不齐,但也不缺优秀作者。自古以来,高手在民间,同为笔记体小说,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能比吗?他们一个官家,一个民家。诗经《风》中有一大半的诗歌来自民间,作者都无名姓,却传唱至今。
官家文学也好,民间文学也好,终究要秉承一个文学范畴,文字要积极健康。文学是语言文字构成的艺术,文学也是人学,文学就是人性的表现。对人性的优点没有崇高的敬意,对人性的弱点没有宽厚的怜悯,是不可能理解文学的。透过文字可以触摸到写作者的心灵,感受到文字传递出来的真善美,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起来。
对于年轻人搞文学,秉着人之心善为念的原则,还是劝其不要过于专注。青年人还是要学习儒家精神,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因为房子一平米成千上万,你得给孩子老婆一个窝,学校分为三六九等,你不忍心自己的孩子进不了幼儿园,上不了好学校,而这些都需要钱开路。老实说不是因为我们爱钱,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而生活是需要钱的,因为我们想生活的好一点所以才去赚钱。
我认识一位早期的文学青年,那会红啊,被评为省文学新秀,顶着这顶帽子,他为文学奋斗多年。结果呢?现在五十多了做了小区修理工,还开个网店,每次打开空间都是他的什么水晶手链,蜜蜡吊坠系列,烦死谁又不能删除他,怕伤了人家的心。我最喜欢的小说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也决定了我人生的走向,但路遥老师的命运却让我很难过。1983年3月,他的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中篇小说奖,他给弟弟王天乐打电话报喜,说到北京领奖的路费凑不够。8年过后,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再次将消息告诉给弟弟时,电话两端的兄弟,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接着路遥说他钱还是不够,让他弟弟想法筹借一笔钱去北京用以领奖买书等事用。他弟弟将借来的5000元钱送到路遥手中时说:你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人民币怎么都好说,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去那里是要外汇的,我可搞不到!
路遥老师1992年去世,那一年他才43岁,四十岁,一个男人最美好的年华刚刚开始,就这样去了,无论什么原因,但写作对他身体的伤害毋容置疑。但我们很敬佩他们那一代人,他们曾怀着一颗纯真的心灵和纯粹的激情追逐过梦想!
文学是什么,是包子,是剪子?文学是锤子!不是我说的,是陈忠实老师说的,你问他去。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该作品已同步到中国诗歌报新浪微博、中国诗歌报腾讯微博和中国诗歌报新浪博客、中国诗歌报专栏。
(本栏主持:诗花 江海婵)
本栏电子邮箱:zgsgb1@126.com
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微信号zgsgb88
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
主编:诗花
执行主编:赵海洋
副主编:孟驰峰 江海婵 刘心莲
编辑:艾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