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本土起源说50:华夏本土起源说总论

华夏本土起源说50:华夏本土起源说总论

一、早期华夏现代型智人的形成与分化假说:由一族(华原始群)到两族(华原始群,胡原始群),即由ha(华)分化出ha(华)与hu(胡)

末次冰期华夏境内三大主族分布示意图

1、Ha是华夏文明和华夏人种的主线,ha即华。Hu是华夏文明和华夏人种的副线,Hu即胡

在华夏古猿演化成华夏智人华原始群后,华夏智人首先开发的是火。在对于火的认识上,华夏智人就此分离成两批人:一批把火叫做“ha”,就是后来的hua(华);一批把火叫做hu,就是后来的胡(互)。或者他们开始都把火叫做hu,然后由于语言的复杂进化产生出hua,一部分人就把火叫做hua,总之,最原始的华原始群在中国大西南产生,他们开始是一个原始群,后来分成了华原始群和胡原始群两个原始群。

所以早在原始华夏智人认识火的时候,华夏大西南的智人就产生了分化,分化成了ha(华)原始群和hu(胡)原始群。

2、hu(胡)原始群沿云贵高原向东迁徙,挺进两湖及沿海,最后在沿海发展起来强大的hu文化。Ha原始群在大西南演变成了古华人

沿海文化,如河姆渡文化,就是hu文化,即胡文化。两湖地区的hu人,在与随后迁来的华尼人融合,形成了华尼尸(夷)人,简称古尸(夷)人。

Hu族群的图腾是日+鸟,河姆渡是双鸟+日,大汶口是单鸟+日,江淮之间是夋鸟,即日中鸟和鸟中日,鸟中日族群继续北进,成为大汶口后期的少昊。

日中鸟就是金乌。金乌族群最后进入四川,成为了了三星堆文明的一部分。

鸟中日是源于高庙的凤鸟图腾,所以鸟中日图腾来源于高庙文化。

Hu族群在后来部分北进,在草原东部形成强大的胡人文化。胡人一部分滞留东南,融入良渚文化,演化出后来的骆越。胡人的大部分,被古夏人和古夷人消灭了。海岛族群,其源头主要是古胡人。

胡的原始文字,应该是“日+鸟”,即鸟日崇拜族群为胡族群。从本质上讲,唐虞以上说的山戎或熏粥,夏说的淳维,殷说的鬼方,周说的玁狁,汉说的匈奴,以及以后的柔然、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洲、日本,都是古胡人的后裔,只不过融入了大量的华夏人的血脉,他们的本质是外华内胡。

Ha原始群在大西南演变成了华(ha)人。此时的华(ha)是火崇拜,以华(ha)为主崇拜的族群就是华(ha)族群。在西南及中南,ha演变成了hua,hua是太阳崇拜。

二、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形成假说:由末次冰期内之三族共处到大洪水后之五族兼并和华夏一统

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的主线是华(hua)。

华人的原始居地在中国大西南及中南,远古人谓之滇黔(dian-qian)。滇黔地是对整个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地的统称,北到武陵巫山,东到南岭,南到两广、越南、老挝、缅甸北部,东入横断山脉。

华源自火的认识,升华为太阳崇拜。华是华夏人种第一个血脉烙印。

1、对尼的认识,华(ha)人演变成了华(ha)尼人

处于大西南及中南的华人,在追究人的生命起源的思考中,引发出一个新的概念——尼。承载尼的含义的原始记忆是女娲造人的传说。华人认为自己是女娲用尼土创造的。

尼是女娲赐予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尼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人群文化的标志和人群的血脉烙印,尼也逐渐演变成为了先祖的象征,成为了祭祀先祖时的一个象征。

在祭祀先祖时,华人用一个人来处于先祖的位置接受祭祀,这个代表先祖接受祭祀的人,就叫做“尸”,尸位素餐,什么都不做。华人把“尸”就叫做“尼”。“尼”也就被逐渐地强化成了尼崇拜的符号。尼崇拜表达的是先祖崇拜和对生命之源的追记。这个时期的华人,又增加了一个文化符号和血脉烙印——尼。此时的华人就演变成了华尼人,我有时候也简称为尼人,我这里的尼,与尼安德特人的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华和尼,我在《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有专门的章节探讨。

尼是女娲的代表,或者说女娲神也是由尼演化出来的人神。华尼人的普遍崇拜是女娲崇拜。凡是有女娲崇拜的族群,都是华尼人的后裔。

对于“尼”的确认,我还参考了彝族的历史记载。在彝族的历史上有一个尼能时代,是“尼”存在的证据。彝族是华尼人的后裔之一,记载着华尼人上古存在的许多信息。还有一个哈尼族,应该代表着早期华尼人。

在原始符号中,“x”可能就是尼的原始形态(一男一女在野地上交合),“x”后来演变成了符号“卍”和文字“尼”。

2、距今60000年前,华尼人在冰川期北进,演化出华尼人种北方支系——燧人(古安人,即华尼安人,出中国入欧亚大草原后为雅利安人)

在距今60000年前,可能由于印尼超级火山爆发引发,生活于泛滇黔地区的一批华尼人进入到青甘地区,与北方北京人后裔形成了以大地湾为中心的距今60000年到13000年之间的大地湾原始文化。这是北方华尼人的中心,他们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点燃了北方文明之火,我把他们定位为传说中的燧人氏,起名华尼安人,简称安人。

燧人氏在中国的传说中是人工火的发明人。在西方文明中,其神话和传说均没有人工火的发明记载。西方神话中,火是偷盗而来。由于世界上唯一只有中国有人工取火发明的传说,所以西方文明之火,也只能是从燧人氏族群中盗去的。燧人氏是冰川之王,是世界文明之火的传播者。从传说中看,是燧人氏点燃了西方文明之火。

在末次冰川期中的距今18000年—13000年的一个温暖期内,由于燧人已经进化成了雪地之王,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寒冷地区生活,对这个气温的升高不适应,所以在距今18000年—13000年之间燧人很多部族开始离开了中国北部向北部高纬度区迁徙。但燧人氏族的主体还遗留于渭水流域和中原,以奉守先祖之祭祀,所以在这个期间燧人氏还是北方主体族群。

冰川期生活于中国西部渭水上游地区的燧人,在末次冰川期就已经把生活区延伸到北方高纬度区域内,遍布中亚、西亚、北亚和欧洲高纬度区域,燧人经过几万年的北部寒冷气候的塑造,演变成了不同于西南的华尼人和东及东南的胡尼人的新人种,我叫他们为华尼人种燧人支系——华尼安人。他们身材高大,皮肤黄里透白,体毛浓密,鼻子高大伸长,眼窝深陷,眼睛和头发是棕黑色的。

气温升高到距今13000年到12900年之间,多颗外星与地球相撞,导致在距今12800年到11500年之间进入降温期,深入到高纬度区的燧人氏(华尼安)遭遇到灭顶之灾。到11500年后,再次升温,华尼安人再次离开中国北方进入高纬度区,深入到高加索地区、乌克兰南部和俄罗斯南部大草原一带生活。

燧人氏一些北迁入北亚和欧洲的族群,演化成了西方历史上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华尼安人在北亚和欧洲高纬度区演化出来的亚人种——华尼安人种雅利安支系。

从语言上讲,雅利安语是由华尼语古音演变而来,雅利即华尼,安是华尼人进入北方生活产生的新概念,安可能是人的自称——相当于“俺”,也可能是对生活地的称谓——雅利安人游猎于北方,在冬季返回中国北方的居地,就“安”了。雅利安人语言属华尼语系燧人语种。

从崇拜上看,雅利安人信拜火教(袄教),实际就是火崇拜即华ha。燧人氏在中国的传说中是燧皇,就是火神。

古雅利安人还有一个神秘的崇拜符号——“卍”,有人认为是太阳,我认为是“尼”的原始形态,“卍”是雅利安人为华尼人的最原始证据。

在距今12800年到11500年之间,因为降温,华尼安人的主体氏族燧人氏一路东迁,最终落脚于商丘。在距今11500年温度回升,处于中原的燧人氏衰落,一部向西北迁移,演变成了姜姓族,燧皇也演变成炎帝;一部向东北迁移,演变成了玄鸟氏,玄鸟氏是殷商的祖族。向北迁徙到大漠草原的,演变成了后来的北狄。总之他们的文明烙印是“火”,即原始的华(ha)。

3、距今18000年—13000年,南方的华尼人因升温北进,在渭水流域与华尼安人混住,处于从属地位;在11500年后,华尼安人大部北进入高纬度区,北方西部的华尼人演变成华尼夏人(古夏人),成为北方主体族群

(1)华尼人北进演化出华尼夏人(古夏人或尼夏人)

末次冰川结束于距今18000年到13000年,洪水开始泛滥,这次洪水泛滥没有历史记忆,但是升温引起了西南的华尼人北迁,为中国北方西部带来新的文明因素,但新来的华尼人总体处于从属地位(大地湾距今20000年到13000年之间,有了大地湾一期陶片,但陶片处于从属地位可以证明)。

12800年到11500年气温下降,洪水的泛滥结束。这个1300年的降温,是上苍恩赐于上古华夏文明的又一次机会。进入高纬度区和青藏高原以西地区的上古人类再一次遭受到了灭顶之灾,而中国却没有受到降温的影响。在中国西部,北迁到甘南、豫西和陕南的华尼人,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逐渐成为主体族群;原居民燧皇族群,却衰败起来。燧皇族群选择了东迁,先到甘陕盆地,再迁移到河南商丘一带。

从距今11500年开始,气温再次回升,洪水再次泛滥,持续到距今9000年平息。我把此阶段的洪水泛滥称为第一次洪水期。洪水泛滥,遗留于渭水中下游和中原的燧人文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末次冰川结束后,在距今18000年到13000年,大西南人口剧增。此期间华尼人已经在泛滇黔地区开始了秜稻的种植。柅稻是陆生稻,是最原始的栽培稻。在原始农业的支撑下,华尼人在距今18000年到13000年进行了第一次北迁,在距今11500年后进行了第二次北进历程,同期北方的华尼安人也进行过2次北迁,华尼人北迁正好去填补了北方人口的消落。但第一次华尼人在北方是附属族群,第二次才演变成主体族群,华尼人也在北方演变成了华尼夏人。

第一次北进的华尼人与第二次北进的华尼人,在渭水上游的大地湾,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特征和血脉烙印——夏(sa)。夏是头的意思,头是灵的居所,所以夏就是灵。由夏引发出萨,萨为万物之灵,夏演变成了人灵的专称。夏的思想来源是尼,语音来源是华(ha)。所以这批以大地湾为中心的华尼人,演变成了华尼夏(华崇拜、尼崇拜、夏崇拜),简称为尼夏或华夏。这就是古夏人的来历。

夏图腾的本质是人头与其他元素的复合体,如“人面鱼纹图”。“人面鱼纹图”是图文“夏”字,即夏字脱胎于“人面鱼纹图”。

夏图腾,从观念的起源到描画成“人面鱼纹图”,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夏的观念的发酵期,当在距今13000年后。定型期,在距今6800年前。

夏图腾实际上有很多变种,但是夏图腾的中心构图元素是人头,不同在于和人头一起构图的其他元素的不同。人头鸟身,如古埃及的“巴”;人头蛇身,如伏羲女娲图腾。

“夏(sa)”与古埃及文明的“巴”是同源的图腾,同源于更早其的夏图腾,这两者是在形成期发生了分化,即在构图时期发生了分化。

尼夏人的语言是华尼语系尼夏语种。对于“夏”,我在《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有专门章节论证。

(2)尼夏人分化——尼夏(大夏)、西夏(戎夏)和东夏(华夏)

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之间,尼夏人一部向渭水下游和中原发展。其中华胥一族东进到鲁西南的雷泽地区,在雷泽地区遭受第二次大洪水。第二次大洪水与海浸一起发生。这次大洪水和海浸促使了北方古夏人的分化和古夏人的西迁。

距今8000年到6000年是第二次大鸿水发生期。处于鸿水之中的尼夏人,演变成了伏羲女娲族群,为东夏,也就是原始华夏(hasa)。伏羲女娲族群后来西迁到豫西,与来自两湖地区的华尼尸糯农族群融合(早期神农族群),形成了早期华夏(huaxia)。因为华是他们的共同特色,夏是主体。

遗留于渭水上游或因躲避洪水而西返和北进到秦晋高原上的的尼夏人,生活于中国的西部和大西北。在距今7800年前后,西部及大西北的尼夏人一部分向西北发展,进入西域,并以西域为跳板,挺进中亚及南次大陆、西亚和尼罗河三角洲,开启了苏美尔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这一批尼夏人,是大夏,即尼夏(nisa)。尼夏文明是西亚文明和后来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的源头。尼夏人,才是西方所谓的印欧人的祖先。尼夏人雄踞在帕米尔高原上。尼夏人西迁的原因,一是上古中国东部鸿水和海浸的作用导致人口西迁产生挤压作用引起西迁,二是尼夏人对北部高纬度环境不适应,所以在挤压下西迁,三是在距今8000年后,雨水推进到了沙漠地区,雨水的进入和雪水一起改善了沙漠环境,所以尼夏人也能够西迁。

继续生活于中国西部及大西北的尼夏人,是西夏,即戎夏。戎夏一直雄踞中国西部和大西北,持续对东西文明施加影响。

在语言上,尼夏人对sa音有着顽固的坚守。sa也是西方文明的密码。

尼夏人共同的语言,是华尼语系尼夏语种。汉代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见到的都是尼夏人。他们的语言和民俗与中国颇同,张骞可能与他们进行语言上的交流。

华尼语系尼夏语种,就是西方所谓的印欧语。

4、末次冰川期后华尼人东进,在湖南形成华(hua)尼尸(古华人)

(1)古华(hua)人的起源地在湖南,古华(hua)人也就是古尸(夷)人

同样的原因,在距今18000年到13000年,一批华尼人东进,在两湖地区与古胡人相遇,他们学习古胡人的粳稻种植,发明了糯稻。糯稻的发明,让华尼人成为了两湖地区水稻种植族群的中心族群。

在两湖地区,尼崇拜演变成了尸崇拜,在甲骨文中尸就是夷。所以在两湖地区,华尼人融合胡人之后,演化成了华尼尸人(这个时期的华音hua,是日华之意,就是太阳崇拜。)。这就是古华人。由于在甲骨文中,尸与夷通假,所以华尼尸也就是华尼夷,也就是古夷人,所以古华人、古尸人、古夷人是一回事。

在距今14000年前,两湖地区已经发明了古栽培稻种植,这里的原居民是古胡人,其地为hu(湖)地。在距今9000年前,这里古栽培稻已经进化成了现代栽培稻种植——粳稻。两湖地区一部分稻作族群在距今9000年前迁到中原,带去了稻作农业,如贾湖文化遗址。

由于三峡水道没有形成,在距今18000年到9000年之间,西部的冰融性洪水被四川古湖拦截,西部洪水对两湖地区的没有影响,两湖地区只遭受本地域雨水性洪水的影响,这个影响也小。这是18000年到9000年稻作文明兴盛于两湖地区的根本原因,也是两湖文明在这个时间段领先于中原地区的原因。

但是在距今8000年到距今6000年之间,第二次鸿水泛滥期爆发,这个时期三峡水道依然没有形成,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古湖,西部的洪水依然没有对两湖地区产生影响。但是这个阶段海浸发生了,这个阶段东部被海浸顶托而造成洪水不退,形成两湖地区的内洪水,两湖以东就是东海,两湖地区湖水难以下泄,造成严重的内涝,这个时期云梦泽与洞庭湖连成一体,几乎吞没了两湖地区的平原地区。人口迁到了湘鄂四周的山地或高地上。

(2)古华人糯农部北进,与尼夏东支女娲伏羲族群融合成原始华夏

在距今7800年,古华人之糯农部(华尼尸)向北发展,在鄂西北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发明了山区种植的“粟”,也在鄂西和江汉平原交界处继续种植水稻。古华人糯农部进入豫西后,开创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并继续向东北输送了粟作农业(距今7650年)。

古华人谷农部随着鸿水的消退进入江汉平原和澧阳平原,发展出城背溪-大溪-屈家岭文化。南方的女娲演变成了西王母。

大约距今6000年第二次大洪水结束,豫东鲁西南的女娲伏羲部西进,在庙底沟吞并了古华人糯农族群,形成原始华夏的女娲伏羲神农联合体。在距今5900年的时候,古华人糯农族群中神农出世,神农代伏羲为王,原始华夏族以神农氏族为核心,开创了中原地区到鄂北江汉平原东部的早期新华夏文明。这里面包含古夏人和古华人在豫西和江汉融合的过程。

(3)古华人谷农部东进,一支与南下的古黄人支系封豨氏及东部古胡人形成凌家滩文化,一直与东部古胡人形成良渚文化

距今5600年到5300年,古华人谷农部(胡尼尸)一部向东挺进,一支在凌家滩与南下的古黄人支系封豨氏及东部古胡人形成凌家滩文化,从凌家滩的玉龟和玉版看,凌家滩也有伏羲女娲族群的影子;一支在良渚与古胡人河姆渡居民相遇,融合成鸠尼。鸠尼北进,演变成九黎。

(4)古华人祭祀团体迁移到湖南高庙,奉守女娲、农神的祭祀,成为祭祀之国

由于掌握了祭祀女娲、农神的神权,古华人祭祀团体发展成了古华人的神族——互人,建立了上古祭祀之国——高庙,祭祀之国也就是神国。互人能通过天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

高庙是中国原始宗教——傩教的起源地。傩教是在祭祀的过程中形成的祭祀仪式、祭祀舞蹈、祭祀程序的总和。

(5)古华语

①古华语是由华尼语和胡语融合而成的新语种。

②Hu音是胡语的核心,在听觉上wu音多是其特色。

两湖地区的原居民是胡人的一部。他们语言特色是把较大的水面都称作“hu”(湖)。中国古代族群都有把地名带着走的习俗,所以两湖地区的胡人迁到中原贾湖地区时,把地名也用hu命名。

我们现在把粳稻称为粳稻,可能是后来发生变化的原因,因为两湖地区后来被称作“荆”,粳稻可能是由jing的音节扩展而来,因为后来胡人迁出了两湖地区,湖的地名消失了,荆的地名就诞生了。

禾和谷可能是对稻的原始称谓。从语言上分析,禾是华音,谷是胡音的遗留。我们这里也称水稻为稻谷。谷的原始音应该是hu,后来转化成了gu。与稻有关的鸟,如布谷,鸿鹄,都是hu音转换而来。在胡人的语言中,粳稻的名称是“谷”,所以前面所说的尼夷粳农部实际应该称为“尼夷谷农部”。

从根本上讲,胡语是一种水稻语言。是两湖地区以及东部地区胡人的共同语言。

③华尼语和胡语的共性是h音。不同在于ni音。

华尼语没有l和n的分别。尼罗河、雅利安、尼萨等,都是华尼语。华尼语中,像f音,r音,是没有的。F是h,r是n。比如日不读ri,而读ni,飞不读fei,而读hui。夫、父、伏等不读fu,而是读hu。

对于华尼语来讲,在听觉上ni音多是其特色。尼秜妮腻(ni)音居多。华尼人称旱稻为秜,称稆生稻为秜。

融合后形成的尼夷语,wu音和nuo音是其特色。没有nuo和luo的区别。像f音,r音,是没有的。F是h,r是n。如农(nong),龙(long),糯诺傩喏(nuo),罗裸骆逻倮螺(luo)等,都是华尼人与胡人融合后产生的新语言。

④华(hua)标志的形成。在彭头山可以找到象形的“日”,这个“日”应该是读ni。在高庙可以找到“华”标志,就是“内圆外八角星”的组合图。在语音上,胡音和华尼音融合,华ha的读音演变成了hua,华的含义也演变成了“内圆外八角星”的统一标志,即太阳崇拜——华(hua)。

⑤有些研究者把湖南地区的远古语言称为“糯语”,如湖南的林河、流波等,也不无道理。只是没有反应人种的种族属性,有以偏概全(以糯定语言属性)的遗憾。

古华语,就是俗称中的鸟语。古华语是整个古华人及后来的古夷人文化圈的共同语言。

我以前也把古华语成为尼夷语。

5、江汉一统

距今5900年,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标志,西迁的伏羲族群与北进的糯农部相遇,形成早期华夏。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发生降温,早期华夏族群南下豫南和鄂东北、江汉地区东北部,在南下过程中神农代替伏羲。在鄂东北,神农氏以叶家庙古城为寰都,与以城头山为陈都的西王母形成对立局面。距今4900年神农族群再次北上,在豫西形成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4800年神农族群再次返回江汉地区,进入石家河,形成了江汉一统的局面。距今4600年,神农氏的一支蚩尤氏北上中原,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再度兴起。

6、鼎立中原

神农时代后期和黄帝时代,诸族在中原相遇融合,形成了强盛的中原文明——华夏文明。

其后五帝登上历史舞台,颛顼进行了宗教改革;唐尧虞舜进行了国家治理层面的典章制度的创新。使华夏文明得以稳固和定型。

要说明的是,黄帝是黄人之帝,黄人在距今5000年的时候由黄水流域南下,进中原,代神农为天下共主。黄水是辽河的上游西拉木伦河。黄人也是华尼人的一支。黄人在进入到两湖地区时,没有与两湖地区的胡人建立融合关系,成为两湖地区独立的一支华尼人。他们由江夏经汉水谷地北上,经河南河北,于距今8000年左右到达东北的黄水流域。贾湖文化是这一支在中原的遗迹。

这个推测可以从黄人的后裔黄氏后来以江夏为发展中心得到证明。

7、无论中华如何变化,“华”是华夏人种始终不变的烙印

从图腾的起源上讲,华图腾是火树图腾。后来华图腾演变成了太阳崇拜、光明崇拜。无论中华如何变化,“华”是华人一直不变的血脉烙印。

从语言遗迹上看,ha、ya、sa、a等音节,是华音分化出来的。华的远古音是ha,在两湖地区与胡人融合后演变成了hua。

(黄饮冰2015年6月14日星期日根据本人所写《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概述》改写。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再修改。2016年7月25日修改定稿。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最后一次修改。)

、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国南方

1、最早的现代人起源于中国南方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牙齿化石,均在中国西南及中南。一个材料是距今8万年~12万年的湖南道县福岩洞人的牙齿化石;另一个材料是在贵州毕节一个石灰岩洞发现了距今17.8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3颗,这3颗人类牙齿化石跟现代人类牙齿很像。早于学界认为的首批走出非洲的现代人7.5万年前。

最早的现代型智人在距今30万年前出现于中国的泛滇黔地区。在第四纪最后一次间冰期内(距今24万年以前~7万年),这个期间地球气温温暖,早期现代型智人完成了最后的演化,脱胎换骨成了现代人。在距今7万年左右,地球进入第四纪末次冰期。在末次冰期末期或末次冰期结束之后(距今2.1万年),泛滇黔地区的现代人开始进入到文明时代。

2、泛滇黔地区人类进化系列证据

(1)云南的古人类历史,要从古猿说起

滇中古猿系列:开远腊玛古猿(距今1500万年)、禄丰腊玛古猿(距今800万年)保山古猿(距今800万年到400万年)、元谋蝴蝶古猿(距今400万年)。如新发现的距今620万年-610万年的昭通古猿,很有代表性。猿人有元谋人。

云南晚期智人系列:昭通人、西畴人、丽江人、昆明人(呈贡龙潭山人),在云南30多个地方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在云南还发现了其他人种存在的证据,证明了滇黔高原上人种的多样性是的确存在的。云南蒙自马鹿洞人,从人头骨形态上看,推测其具有十万年以上的人类体质特征,被认为是此前从未在人类进化史中出现过的全新人种。在这一新发现之前,大家曾以为智人独占东亚大陆,没想到曾有其他和现代人不同的人种也曾生活在这片大陆上,只是其血脉由于种种原因消失于无形。

(2)在贵州境内,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达50余处,这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距今11.2万年到17.8万年的早期现代人在贵州毕节出现。

早期的有贵州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中期的桐梓岩灰洞文化遗址【是早期智人(尼人)遗址】、盘县大洞文化遗址、水城硝灰洞遗址(“水城人”开创的“锐棱砸击法”,是旧石器的新式技术,在国内外考古发中占重要地位)。晚期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等遗址。 在已经发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为数众多的打制石器、骨器、哺乳动物化石,还发现了一定数量、有很强说服力的古人类牙齿、颌骨、股骨、头骨化石。在桐梓岩灰洞中,发了处于晚期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的古人类化石,并将其命名为“桐梓人”。早期智人的代表是“水城人”;还有“大洞人”。晚期智人就更多了。在贵州,除了“兴义人、穿洞人” 外,还有 “桃花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安龙观音洞人、福洞人、青龙洞人”等等。在六盘水一带,先后发了“水城人、桃花洞人”和盘县“大洞人”。在桐梓县有“桐梓人、马鞍山人”。在普定县有“穿洞人、白岩洞人”。在安龙有“观音洞人、福洞人”,这真是天大的奇迹。贵州的这些古人类化石,合乎逻辑地排列成由猿人到智人,由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系列,形成贵州旧石器时代区域文化延续性的特征。

(3)鄂西清江流域古人类系列

在清江流域的建始县发现了距今200万年到250万年的建始人,建始人比非洲发现的古人类还早几十万年。

清江流域长阳地区发现了19.5万年的长阳人。

在长阳地区伴峡小洞发现了距今13万年的旧石器和人类用火遗迹。

在鲢鱼山发现了距今12万年到9万年的人类用火遗迹。

在伴峡榨洞发现了距今2.7万年的旧石器和人类用火灰烬层。

在清江流域还发现了一万年前的古文化遗址、8000年前的城背溪文化、5000年—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发现了3000年—4000年前的香炉石遗址及其墓葬区(早期巴文化)。

(4)重庆史前文化序列清晰完整、跨度达200多万年

  随着最新古人类研究成果的抛出,重庆的史前文化形成了一个自200多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完整演化序列,其史前遗址的密集性、连续性与独特性,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魏光飚介绍,重庆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山区里石灰岩地区的洞穴遗址;一类是第四纪时期由于地壳抬升及长江下切形成的各级河流阶地上的旧石器遗址。

  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如下:

  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214万年前);

  九龙坡玉龙公园旧石器遗址(140-100万年前);

  丰都烟墩堡旧石器遗址(73万年前);

  巫山玉米洞遗址(至少40万年前-1万年前);

  丰都高家镇旧石器遗址(14万年前);

  奉节兴隆洞古人类遗址(13万年前);

  铜梁西郭水库旧石器遗址(3万多年前);

  巫山大石洞古人类遗址(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来源:重庆日报】。

(5)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

195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裴文中、贾兰坡两位教授带领下,在广西柳州发现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发掘出石器500多件、人牙化石2枚、动物骨胳化石3500多件、人类用火遗迹2处。白莲洞人牙化石,人牙是一枚左侧第三下臼齿化石。白莲洞古人类遗址距古人类柳江人遗址东北约2公里,白莲洞分外厅和后部长穴道两部分。外厅宽敞,明亮,穴道屈曲,后部开阔。人牙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及石器等都发现在外厅,堆积中含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物。考古史料证实,白莲洞人系壮族古人类之一。

第一期文化(西部遗址4层5层7层)距今3万----2万年前后。出土的各类砾石制品,具有明显的旧石器时代风貌,同时出现工具小型化的趋势,可证明接近这一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白莲洞人的经济生活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猎取对象多为大型哺乳类动物如剑齿象等,同时也捞取螺蚌为食。

第二期文化(东部遗址4层6层、西部遗址1层3层)距今约1万2千年。第二期文化(东部遗址4层6层、西部遗址1层3层)距今约1万2千年。是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的典型代表。出现了大量粗犷的砾石工具和燧石石器以及少量磨刃石器,此外,还出土了大小适中的原始穿孔石器和碾磨赤铁矿粉的碾磨石。经济生活有了变化,猎狩对象由大型动物转向小型动物群,水产经济上升到新高度

第三期文化(东部遗址1层3层)距今1万2千—7千年间。磨制工具由前期局部磨刃到通体磨光,原始穿孔石器由琢凿发展到钻孔磨光,并出现了原始陶片和穿孔装饰品。孢粉专家从出土的禾本花粉组合推断,白莲洞人存在原始农耕活动的可能。黄饮冰2015年9月20日星期日

3、最早的文明起源于中国南方

以前有没有文明我不敢断言,有文明或许也被某一次的冰期所毁灭。但本期文明是现代人创造的,现代人的出现是本期文明创立的智力基础。下一次冰期会不会毁灭本期文明,我同样不敢断言。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导致本期文明的毁灭也未可知。

以陶器和稻种为标志物,中华文明在距今21000年左右就开始萌芽,在距今14000年左右文明的草创工作基本完成。这个最早的文明起源地在中国的南方,如湖南道县的玉蟾岩、江西万年的仙人洞。

中西方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不同的。中国《易经.乾.文言》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即是是认为文明始自农耕。农耕的标志物就是“种子”。所以中国进入文明期,最晚也在距今14000年左右,因为古栽培稻的稻种的断代是18000年~14000年。西方的文明一词就是“城市”;最早在距今21000年,因为最早的陶器的断代是距今21000年到18000年。中国最早的真正城市是距今6300年的城头山城池,西亚最早的真正城市是建筑于距今5500年的乌鲁克城。这个时期中国南方和西亚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字。西亚文明最早可以从乌鲁克时代算起,但不要忘记,这个时期西亚没有文字。

我是反对把文字和青铜与文明绑在一起的。因为这些具体的东西,如陶器、稻种、城市、文字、青铜,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判断进入文明时代,只能用最早的文明成果,如陶器和种子。须知文明也是逐步累积发展的。但从“城”讲,中国上古在距今9000年已经进入城国时代。

 、由华夏(ha-sa)到华夏(hua-xia)的演变

我是用族群的整体概念来观察中国远古历史的,对于每个整体族群之下的诸多分支,则没有去细心的研究,因为分支太多了。

最早的现代人类,在距今24万年前到7万年前,出现在中国南方的滇黔高原及其四周延伸地区。我把这群最早的现代人,命名为华胡原始群。由华胡原始群后来又分化成华尼人、华尼安人和胡尼人。这是中国大地上最早的三拨现代人。华尼人在滇黔高原西部,华尼安人在北方西部,胡尼人在滇黔高原东部。在末次冰川期结束前,胡尼人已经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东海古大陆。胡尼人皮肤棕黄偏黑,身材矮小。华尼人皮肤浅黄,身材相对高大一些。华尼人是华夏文明的主线。胡尼人最终大部分重新融入华夏,少部分进入草原,成为了胡人,南部的胡尼人则成为骆越及海岛族群的祖先。

1、华夏(hua-xia)的原始状态——华夏(ha-sa

有人对我的一些名词不理解,以为是我的生造。其实不然。我认为华古音是ha,是在研究了哈尼族的历史之后,我认为哈尼族就是远古华尼族群的遗迹。华(ha)起源时间无从考证。

我认为夏的古音是sa,是一位叫做中华台的网友提醒的我,说夏在陕西一带就是音sa,头的意思。经过考证也的确如此。夏(sa)的起源时间在距今13000年到7800年,定型于人面鱼纹图的出现(距今6800年的西安半坡时代)。

所以就形成了我的华夏古音是ha-sa,意思即是“火头”。

在我的文明理论中,华(ha)者火也,夏(sa)者头(人面鱼纹图)也。这些基本的概念,在我的《皇皇者华——华夏文明起源史谈》说得一清二楚。但总有人问,我不得不说重话。

2、华(ha)到华(hua)的转化

在《新农业文明的开创者——神农氏(由两湖糯农到中原神农的演变)》一文中,我专门探讨了华(ha)到华(hua)的变化。两湖地区的原居民是胡尼人,大约在距今20000年开始,不断有华尼人从滇黔高原上下来进入到湖南南部,到末次冰川结束后(距今13000年),有更多的华尼人从滇黔高原上进入湖南,在湖南就有一个胡尼人和华尼人之间的融合过程。在语音上,就是华音与胡音的混合。胡音多hu音,华(ha)与hu音叠加,就形成了hua(华)的读音。所以在两湖地区,ha(华)就演变成了hua(华)了。

音的变化还伴随着意的变化。华(ha)崇拜是火崇拜,。华(ha)图腾是火树图腾。在华(ha)转变成华(hua)的时候,华(hua)崇拜也就转化成了太阳崇拜了,华(hua)图腾演变成了太阳图腾。这个时候,在两湖地区,华是太阳【在两湖地区的一些分族,华也有演变成了太阳树的,这是把太阳和火树合一形成的新图腾,三星堆发现的铜树,就是太阳树】。

3、最早的华(hua)族——华尼尸(夷)(huanishi)在距今7800年前出现在两湖地区

最早的华(hua)族出现在两湖地区,是华尼(ha-ni)与胡尼(hu-ni)融合而成的。我以前说过多次了,我把在两湖地区形成的新族群,叫做华尼夷。叫华夷也是从历史书上来的。彝族和水族两个民族,就是华尼夷人的遗迹,也就是活化石。

不过,这里要再次说的是,夷是西周人造出来的概念,在夏和商代是没有夷的概念的。在甲骨文中,夷假借尸来表达。也就是说,在甲骨文中,尸就是夷,在殷商时期没有夷这个字。所以我所说的华尼夷实际就是华尼尸。尸不是现在所说的尸体,在古代,尸是在祭祀中代表被祭祀的祖先接受祭祀的活人。因此尸也被称作尼,这个时候,尼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了。所以我以前说的华尼夷应该叫做华尼尸。古夷人也就是古尸人了。

最早的华(hua)族,是华尼尸(夷)。形成时间是距今21000年到距今7800年。在距今7800年以前,华尼尸(夷)在两湖地区就已经形成了。

华尼尸(夷)文明形成于距今21000年到14000年,标志就是玉蝉岩的陶器和稻种。

在两湖地区,华(hua)是太阳崇拜。尼的概念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尼的本意“昵”,男女亲昵之意,起源自“男女交合”;尼是由符号“X”演变而来。“X”最早发现于彭头山文化。我对“X”的解释是“男女在野地里相交”,这是对生命的溯源,也是最早的最原始的生殖崇拜符号,这个生殖崇拜的符号就叫做“尼”,即尼崇拜。这个时候的尼崇拜还没有被神化;在生殖崇拜逐渐神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祖神。在祭祀中,人们设立祖先之尸来代表祖先接受祭祀,这个祖先之尸也被称作“尼”。这样尼崇拜就又转换成了祖先崇拜。

4、最早的夏(sa)族——华尼夏(ha-ni-sa)在距今7800年前出现于渭水上游     

在末次冰川期于距今13000年前结束时,大量的华尼人陆续迁移到了渭水上游的大地湾。在这里与遗留下来的少部分华尼安人融合,形成了中国西部的古夏人,也就是华尼夏人。华尼夏人形成的标志是大地湾的陶器和黍种。华尼夏文明的形成期是距今13000年到7800年。

夏是在华尼人渭水流域形成的新概念,在祭祀祖先时,渭水流域的华尼人使用“夏”(人面鱼文图)作为先祖的代表,而不是像两湖地区的华尼人一样使用“尸”(活人)。

在祭祖上,渭水地区的华尼人和两湖地区的华尼人发生了分化。渭水流域的是古夏人。两湖地区的是古尸(夷)人。这里还是用“古夷人”吧,古夷人之“夷”是“尸”。古夷(尸)人也就是古华(hua)人。

在渭水流域,华(ha)是火崇拜,尼(ni)是先祖崇拜,夏(sa)是头(人面鱼文图)崇拜。

5、华尼夏(ha-ni-sa)和华尼尸(夷)(hua-ni-yi)在豫西、鄂西和江汉地区的不断融合形成早期的华夏(hua-xia

从18000年开始到距今13000年,气温又一次回升。距今12800年到11500年的1300年,气温突然下降(新仙女木事件)。距今11500年气温又一次回升(期间在距今10400年到10200年又降温200年),距今11500年到9000年,这是一个大的洪水泛滥期,在渭水流域,北进的华尼人与小部分遗留下来的华尼安人在渭水流域进行融合性发展,逐步形成早期的华尼夏人。在两湖地区,华尼人与胡尼人在两湖地区进行融合性发展,逐步形成早期的华尼夷(尸)人。

距今9000年到8000年,气候趋于平稳。华尼夷(尸)人在两湖地区、华尼夏人在渭水流域获得了稳定性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族群。大地湾文化和彭头山文化在这个时期繁荣。

在距今8000年到6000年,地球进入高温期,又进入洪水泛滥期,沿海地区发生海浸。洪水和海浸一起,导致洪水长期不退的局面,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平原地带大都成为湖泊或大海的一部分。这个时期,平原文明遭到破坏,幸存的古人们要么留驻在水中高地上,要么向四周山区转移。两湖地区的人口就向四周的山地转移。其中一部就迁移到了湘西、鄂西山区。武陵山、大巴山、岷山、神农架,都有来自两湖地区的华尼夷(尸)人进入。同样的,渭水流域的人口也有向南迁入豫西山区、秦岭的。这样在鄂西豫西山区,华尼夷和华尼夏人有了一定程度的混合。这个时候,在鄂西城背溪文化出现,在豫西大地湾文化在继续。距今7000年左右,大地湾文化被仰韶文化取代,城背溪文化发展成了大溪文化。随着两湖地区的洪水消退,大溪文化发展到了江汉地区和湖南北部。这个时期进入到江汉地区和湖南北部的族群,就是经过华尼夷(尸)和华尼夏在鄂西豫西山区融合后形成的新族群——伏羲氏为主体早期的华夏族了。

在江汉地区的稻作农业重新发达起来后,江汉文明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发达的文明。以后在江汉地区,人口的融合还在进一步的发生,最终在神农氏时期,在江汉地区形成了以神农氏为主体的早期华夏族群。(华夏江汉形成说之九:协和万邦自神农氏开始)

五、万邦协和,功在神农

以南北为方向坐标,神农时代,古人们是坐南朝北看的。而黄帝时代,人们是坐北朝南看的。参考黄河与长江,在南北方向上,中国可以划分为3个文化区域:黄河以北、黄河与长江之间、长江以南。中华文明最终的态势,基本分布在这三个区域内。再以东西划线,又可以把中华文明划分成多个子文化区域。这样划分,大致就可以把距今5000年的时候,中国大地上的文化区域搞清楚。

首先看北部。可以划分成东北和西北文化区。东北是黄人文化区,农耕文明,代表是黄帝(黄能),千万不要以为黄帝是游牧族群,黄帝是农耕族群,种植粟和黍;西北是姜人文化区,牧羊文明,代表是炎帝(火神)。羌人的出现是在殷商时期,因为殷商经常对西北用兵,羌人也被称为戎羌或西戎。

再看中部。秦岭把中部又分成南北两块。秦岭以北,青、甘、陕、晋、豫是古夏人活动区域,半农半牧文明逐渐演化成农业文明。最早种植黍,后来种植粟。秦岭以南,江汉地区和四川是古华人(古夷人)和古夏人的活动交融区域。东部山东和江淮之间,是太昊、少昊、帝俊的活动区域。

再看南部。湖湘是古华人(古夷人)的活动区域。环太湖是古华人(古夷人)与古胡人的活动交融区。

这个时期,在江汉地区形成了华夏族群;在坏太湖地区形成了鸠尼族群,鸠尼就是九黎。

华夏、九黎两大主族就基本形成了。炎帝姜族、黄帝黄族、太昊、少昊、帝俊都活动在各自的平台上,只是此时还处于文明的外围。

如果以主体崇拜划分的话,可以划分为炎(火)崇拜族群(炎帝姜族)、华(火)夏(人头)崇拜族群(古夏人族群)、华(太阳)尸(先祖)崇拜族群(古夷人族群)、华(太阳)鸟(黄族、太昊、少昊、帝俊、九黎)崇拜族群。

在距今5000年到4000年的时候,各族群融合加快。炎帝族群、太昊族群、少昊族群、帝俊族群都归于黄帝族群。黄帝通过与神农族群结盟,取得了征伐权,在消灭了蚩尤(神农分支)之后,代神农为天子,天下归于黄帝。在黄帝之孙颛顼收复共工和九黎的反抗后,以黄帝位主体的华夏族重新融合而成。经历尧舜之后,大禹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中华文明的竞争性融合时期,首先是南部的农神文明与中部女娲伏羲文明之间的竞争性融合产生了神农氏,神农氏回过头来又与南部的西王母文明进行竞争性融合,进入男性氏族时代和统一邦国时代,神农成为天下共主(天子),中原、湘汉、江淮和环太湖流域成为一体。神农末期,两股势力对神农统一邦国产生威胁,一个是西北部的姜族炎帝族群,一个是东北的黄族黄帝族群,这两族南下揭开了中国族群融合的新历史。这其实就是《史记》开篇时的情形。

文明的交融有两条线路,一条是江汉线。沿汉江走,江汉、鄂西鄂北、豫西。一条古乌江线。是沿古乌江走(古乌江已经消失),坏太湖、江淮、豫东鲁西南、东北。西线文化汇聚形成了以后的夏朝,东线文化汇聚成了以后的殷商。

三皇五帝是一个东西南北中融合后的历史观,是把各个区域的文明始祖融合成一个体系,他们之间或许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族群融合了,族系之间就要建立这种宗亲关系,因为各族要在新的系统内重新排序,否则就是一个散乱的摊子,弥合不到一起。弥合的办法就是通过“认祖归宗”建立宗亲关系。

六、距今6300年,湘汉地区率先进入城邦国家时代;距今5300年,上古华夏整体进入城邦国家林立和城邦国家对立时期

中国的国家时代到底怎么算?在古语种,“国”的本意就是“城”,所以“国”的历史要从“城”算起。那么“城”也要从真正的城池算起。城国是由城池和附属的村邑构成的,所以城国也就是城邦。

中国最早的城邦,是城头山城邦,距今6300年。城头山城池建设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6300年。所以中国的国家化时代,要从距今6300年算起。距今6300年后,在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众多的城池在澧阳平原和江汉平原崛起。在距今6300年到4300年之间,两湖平原城邦林立,呈现中国古史记载的“万邦林立”的局面。

中国书籍记载在神农之世已有城池存在,如《汉书·食货志》载晁错言论:“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汜胜之农书》亦云:“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湘汉城邦证明了史书的记载是正确的。这个湘汉城池林立的时代,就开始于神农族群时代。

七、万世一系,功在黄帝

古黄人之黄帝代神农氏为天子,古黄人诸多氏族融入华夏,形成了以古黄人氏族为主体的新华夏族。(在《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专门论述)

黄饮冰2018年8月29日星期三编辑。2018年9月8日星期六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