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夏二千年”是断章取义,但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正源之一
“虞夏二千年”是断章取义,但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正源之一
——进一步理清有虞氏、鸤鸠氏、凤鸟少昊、黄帝王朝与良渚古国的关系
文|黄饮冰
一、韩非子的“虞、夏二千余岁”,是说“虞夏之际到现在(韩非子生活的年代)2000多年”
用韩非子的名义,以“虞夏两千年”为历史记载依据,有一些人在极力制造一个“虞朝”。今天就专门讨论这个命题。
中国文人有个习惯,就是拿国学唬人,他攫取前人的言论,创造出一个貌似前人的理论,然后以前人的观点夹带自己的私货推出来,但他并不告诉你前人具体或全部的论述,也不管前人论述的语境。以“虞夏二千年”证明有一个虞朝存在,就是这样的手法搞出来的。
我们还是要读原著。“虞夏两千年”来自哪里呢?来自《韩非子·显学》。
《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乐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译文:世上最出名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自从孔子死后,有子张儒学,有子思儒学,有颜氏儒学,有孟氏儒学,有漆雕氏儒学,有仲良氏儒学,有孙氏儒学,有乐正氏儒学。自从墨子死后,有相里氏墨学,有相夫氏墨学,有邓陵氏墨学。所以孔子、墨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墨家分为三派,他们对孔、墨学说的取舍相互矛盾,各有不同,却都称是得了孔、墨的真传,孔、墨两人不能复活,叫谁来判断社会上这些学派的真假呢?孔子、墨子全都称道尧、舜,但他们的取舍又大不相同,却都自称得到了真正的尧舜之道。尧和舜不能复活,该叫谁来判定儒、墨两家的真假呢?自儒家所称道的殷周之际到现在七百多年,自墨家所推祟的虞夏之际到现在两干多年,就已经不能判断儒、墨所讲的是否真实了;现在还要去考察三千多年前尧舜的思想,想来更是无法确定的吧!不用事实加以检验就对事物作出判断,那就是愚蠢;不能正确判断就引为根据,那就是欺骗。所以,公开宣称依据先王之道,武断地肯定尧舜的一切,不是愚蠢,就是欺骗。对于这种愚蠢欺骗的学说,杂乱矛盾的行为,明君是不能接受的。【以上引用自《古诗文网》】
韩非子是法家。这段论述,你可以看到韩非之手里拿着板砖,在拍儒家和墨家呢,那里是说“虞夏有2000年历史”呢?
首先看“殷、周七百余岁”。如果理解成“殷、周共有700多年”,就与常识相悖。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领商汤灭夏创立,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历经554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超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殷、周共计是1345年,所以把韩非子的“殷、周七百余岁”解释成“殷周共计700多年”年显然不对。
韩非子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时处战国末期,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法家的代表人物。周朝灭亡于公元前256年,从殷周之际到韩非子生活的年代,就是700多年。所以“殷、周七百余岁”的正解应该是“自殷周之际到现在(韩非子生活的时代)700多年”。
结论:韩非子说的“殷、周七百余岁”显然不是“殷、周共计700多年”,而是说“自殷周之际到现在(到韩非子的时代)700多年”。
“殷、周七百余岁”和“虞、夏二千余岁”是并列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虞、夏二千余岁”的正确解释是“自虞夏之际到现在(韩非子生活的年代)2000多年”,而不是“虞夏共计2000多年”。
当然,现在很多人要创造新的学说已经丧心病狂,经常以“古人不识字”或“古人解释错了”为由推翻古人的论述。但是“殷、周七百余岁”和“虞、夏二千余岁”并列在一起,充分证明它们的语境和表达的方式是相同的。
韩非的这句话是用来讥讽儒家和墨家的,当代学者把这句话解释成“虞朝和夏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岂不是断章取义吗?
二、对于全域中国来讲,“虞”不是一个朝代,但是虞舜是五帝之一
在《春秋左传》中,的确有虞夏商周的说法,但是这个叙事体系可能是受《尚书》的影响所致,因为《尚书》中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有文献可考的历史从《虞书》开始,所以“虞”被史学家们视作文献历史的开始。但是在“三皇五帝三代”的先秦历史观中,“虞”没有被看作一个朝代,虞帝是五帝中的一帝。
有虞氏的舜继承了陶唐氏的尧的天子之位,站在五帝体系看,有虞氏并没有帝族的地位,只是出过天子的诸氏族之一,也就是有虞氏不象后来的夏后氏、子氏、姬氏一样。如果用朝代的观点看,五帝均属于黄帝王朝,黄帝王朝实行的是氏族统治,即“族(氏族)天下”,帝位在“以黄帝为祖”的诸氏族之间流转。
三、良渚古国的蝶变和诸氏族在良渚古国的地位变化
有虞氏的历史很悠久,但是黄帝族群诸氏族的历史都很悠久,所以轩辕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尽管都担任过天子,都不能单独成为一个朝代
1、“虞”族徽是良渚古国的“神人兽面图”,良渚的“神人兽面图”又是从高庙的“兽面图”演变而来的。所以“有虞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800年的高庙文化时期。
良渚有虞氏族徽。
这个神人兽面图,我解释成“虞”。猎虎之吴,就是虞。虞起源自猎杀虎,成帝君于驯服虎。大吴骑在虎之上,这可不是狐假虎威,而是至高无上。
高庙兽面图。
这个兽面图我解释成“吴”,女娲脸谱,这个时期的女娲,还兼有农神的职责,所以它也是农神脸谱。“吴”就是“巫”,享有最高神权和君权,即“神而帝”,帝君。
2、良渚古国经历了由神国到王国的蝶变,主导这一蝶变的是黄帝天鼋氏。黄帝天鼋氏废有虞氏的神权(神而帝),立鸤鸠(成鸠)氏之王权,导致有虞氏成为一般氏族而衰落。
我以前为什么说良渚古国的最高统治者是鸤鸠氏呢?因为良渚的王族是以鸤鸠为族徽的。鸤鸠是《诗经》的写法,实际上,鸤鸠应该是尸鸠,“尸”是“尼”,“尼”就是“祖”,所以鸤鸠是祖鸠的意思,就是以鸠为祖,也就是鸠祖;还原成上古语言,就是“鸠尼”,所以在颛顼时期,良渚族群演变成了“九黎”。
我早就说过,“尼”的源头是彭头山文化的“X”。对于“X”“尼”“尸”“夷”和“X”“尼”“夏”的演变,我早论证过了,不再重复。
良渚族群,是浙江本土河姆渡hu(九扈)族群和湖南有虞族群、鸠尼(五鸠)族群以及雉(五稚)族群等组成。良渚统治广大的上古中国东南地域,比古埃及、苏美尔统治的面积还要广大,只是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讲不具有广域性质,但是单独看,良渚开国于距今5300年(公元前3300年),灭亡于距今4200年(公元前2200年),存在时间长达1000多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王朝。经历有虞氏、鸤鸠氏两朝统治,先后被风姓少昊和天鼋氏黄帝所侵略,被黄帝轩辕氏所改造,最后被帝颛顼所灭亡沦落为华夏“黎民”。
良渚鸤鸠
良渚古国与山东风姓少昊、黄帝天鼋氏发生关系,从上面的鸤鸠基座商的图案可以看出。
左起第一个鸤鸠之基座,是“二分二至”历法标志。在帝君有虞氏时期,鸤鸠氏的原本职责是“相风”,就是风象观测,制定“风历”。
左起第三个鸤鸠之基座上是一只大鸟,这是“凤”,是风姓少昊之族徽,在风姓少昊统一上古中国东部、建立的二十四鸟王国中,凤鸟是至高无上的鸟,代表风姓少昊的至高无上的帝君地位,也代表鸤鸠臣服于凤鸟的历史。在风姓少昊二十四鸟王国中,没有有虞氏的位置,说明有虞氏的良渚帝君的地位被废除。在风姓少昊二十四鸟王国中,鸤鸠氏与其他的四鸠的地位是并列的,所以风姓少昊时期,良渚之政权被解除,就是亡国了,良渚是凤少昊鸟王国的附庸。
左起第二个鸤鸠的基座上是一只天鼋,这是黄帝天鼋氏的族徽,这是鸤鸠氏臣服于黄帝天鼋氏的证据。这个族徽居中,也说明黄帝天鼋氏给予了鸤鸠氏王权。天鼋黄帝恢复了良渚的王国地位,以鸤鸠氏为新良渚国之君王。
3、成鸠之国就是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国,鸤鸠就是成鸠
在研究良渚文明的时候,《鹖冠子》是一本不错的书,我当然没有看过,好在有360百科可以查找到。
《鹖冠子》是道家著作,传为战国时期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在以中原中心论框架下,《鹖冠子》是不被重视的,它记叙的是南方之文明成就,所以显得怪异,曾经被柳宗元以“尽鄙浅言”定为伪作。近代学者吕思勉指出:“此书词古意茂,决非后世所能伪为,全书多道、法二家论,与《管子》最相似。”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帛书,有学者研究发现,《老子》乙本卷前的古佚书有的不见于别书而与《鹖冠子》相合的内容,证实了《鹖冠子》是战国时著作。证明此书并非伪书,确属黄老一派道家著作。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句话,就来自《鹖冠子》,此书含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阐明天文学内容几乎篇篇皆有。
最早的历法是风历,但风历是什么言之不清。《鹖冠子.泰鸿篇》有"散以八风"的记载。根据《鹖冠子》关于八风的学说,我做出来良渚之历法是风历的结论,而古人相风用的相风仪,就是鸠鸟模型,所以我把良渚“相风”的职责确定给鸤鸠氏。
八风之说是历法中八节的原始形态,八节演变成二十四节。关于记载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以往人们只见到《吕氏春秋》有记载,便认为二十四节气可能首先发明于秦国,据此进一步延申,就认为二十四节气从西亚传入中国。既然《鹖冠子》中也有发现,那么以往的论断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我那么肯定地把成鸠之国看作是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国呢?基于以下理由:
1、《鹖冠子》传为战国时期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鹖冠子的关注点在于南方,良渚区域在鹖冠子的视线内,被鹖冠子记录是可能的;
2、良渚考古中有“鸤鸠相风族徽”,而石家河考古中没有发现鸠鸟。
3、《鹖冠子》讲的"成鸠氏之国",位于楚国的领土上,而吴越之地,在战国晚期已经是楚国领土的一部分。
4、《鹖冠子》讲到“成鸠氏”手握“王鈇”。“王鈇”就是斧钺。而良渚古城内的反山墓地12号大墓主人左手边确实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玉钺。
5、《鹖冠子》提到成鸠氏之族“兵强,世不可夺”。良渚田野考古结果显示,从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这500年里,良渚集团进行了“北征”,对黄河下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用兵。这个时期黄河下游主体氏族是风姓少昊氏。当然,这500年对风姓少昊王国的用兵以良渚王国的失败而告终,良渚王国政权被解体,良渚王国被整体纳入风姓少昊的统治之下。我对良渚历史的解析与考古和历史记载是吻合的。
6、我一直说的是“鸤鸠氏”,原因是《诗经》记载了“鸤鸠”,在凤少昊鸟王国中,二十四个鸟氏族中也有鸤鸠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之所以关注《鹖冠子》,也是因为《鹖冠子》记载了成鸠氏(《鹖冠子·王鈇》:“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鸤鸠和成鸠,共同点是鸠。鸤鸠称王,就是成鸠,所以在有虞氏作为良渚古国的帝君的时候,作为掌管相风制历的鸟氏族就是鸤鸠氏;在鸤鸠氏作为良渚古国的君王的时候,就是成鸠氏。
4、东部战争的三个阶段和天鼋黄帝选择鸤鸠氏为新良渚王国的君王的原因
距今5000年时期上古中国诸集团态势图
上古中国族群之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距今5000年时候上古中国境内的总态势:上古中国东部,摆在明面上的氏国集团,东北到华北有黄帝玄黄氏国集团,海岱(山东)有风少昊诸鸟氏国集团,东南(浙江)有虞鸠鸟稚扈良渚氏国集团;上古中国西部,西北到秦晋北部是炎帝姜姓集团,中原是女娲伏羲神农氏国集团,西南是西王母女儿国集团。从组织结构上讲,这6大集团除西北、秦晋北的炎帝姜姓集团尚处于松散姓族联盟外,其他的5大集团,都是氏族国家联邦;从统治的地域面积来讲,这六大集团都可以说是广域神权国家,他们的最高首领都是神而帝者,就是帝君,集神权和君权于一身。这六大集团之间的互相征伐,逐渐形成炎黄、女娲神农、蚩尤两昊三大集团。在距今4500年,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上古中国实现第一次大统一。
前面说了,良渚的考古结果显示,从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这500年里,良渚集团进行了“北征”,对黄河下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用兵。这说明在黄帝集团进入山东(距今4800年)之前,山东的两昊集团就与浙江的良渚集团之间就爆发了战争。考古结果显示是良渚集团持续向黄河下游地区发动征战,历史记载却是凤少昊建立了二十四鸟氏族组成的鸟王国,鸟王国就有原本属于良渚集团的九扈、五鸠、五稚,说明凤少昊把良渚集团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体系。
这就需要对考古结果进行解释了。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了郯子追述其祖先少暤时的官制: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鸠瞗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五鸟、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以氏族崇拜的鸟名命名的氏族称号。以上记载中,对于五稚、九扈没有明指,所以不知道具体。对于五雉,贾逵注为鷷雉、隽雉、翟雉、鵗雉、翚雉。对于九扈,贾逵注为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本文照本宣科。
少暤以鸟名官,五鸟五鸠五雉九扈共二十四官,都为鸟名,鸟名也就是氏族称号。少昊“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是典型的鸟族徽文化。这个建立鸟族徽王国的少昊,我认为是风姓少昊,与黄帝青阳少昊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习太昊之法”的少昊,此少昊都曲阜。黄帝青阳少昊都祝(铸)【《史记.周本纪》:(武王封)黄帝之後於祝】
凤少昊分自己所辖氏国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鸟氏族,这是凤少昊集团的核心,也是他的本部;在这五个氏国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鸠氏族,鷷雉、隽雉、翟雉、鵗雉、翚雉五个雉氏国,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每个氏族也是一个氏国,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族徽的完整的氏族国家联合体,即凤鸟氏国联邦。
五鸟是凤少昊的本部这是明确的,因为在鸟氏国联邦中,五鸟处于核心地位,是最高级贵族;而凤鸟居五鸟之首,是帝君少昊本族。
五鸠、五稚、九扈,来自良渚集团。根据是良渚有鸠鸟相风图,五稚的族性是“夷”,扈这个名称,至今上海还在沿用。
五鸠、五稚、九扈在凤鸟氏国联邦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这跟他们被纳入凤鸟氏国联邦的时间先后有关。良渚集团对黄河下游地区一直保持持续的攻击态势,失败也不退缩,那么良渚的战法就是成批次对黄河下游地区接力用兵,这是车轮战法。每次承担攻击任务的氏族不同,前一个氏族失败了,后一个氏族接力上,所以在考古上表现出持续性。
良渚集团对黄河下游地区的用兵,先是五鸠、再是五稚、三是九扈,帝族有虞氏一直据守良渚古城。打败了就归降了凤鸟少昊氏。跟《封神演义》描写的殷纣王征伐西岐姬周一样。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是良渚集团派出的征伐氏族一波一波被大汶口凤鸟少昊集团吞并,最终东部从海岱到浙江成为一个统一的凤鸟氏国联邦。这个时候良渚有虞氏依然还在良渚古城,但五鸠、五稚、九扈归降了凤鸟少昊,有虞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良渚集团主动发动了对两昊的战争,结果却被两昊兼并。
这是东部战争的第一阶段,时间大约在距今5000年到4800年(公元前3000年到2800年)。
黄帝对上古中国的统一是从东部开始的,历经黄帝天鼋氏、黄帝有熊氏、黄帝轩辕氏三氏。东部的统一战争又是从北向南展开的。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黄帝天鼋氏率领黄帝集团南下到了山东,遇到的对手就是以少昊为主体的两昊集团(太昊、少昊,考古文化之大汶口文化就是两昊文化)。
良渚集团和凤鸟氏国联邦的战争是明摆着的,黄帝轩辕氏要摧毁凤鸟氏国联邦,可以利用的对象就是良渚集团,尽管良渚集团已经崩溃,但是各氏族还在,恢复良渚集团,促使良渚集团势力脱离凤鸟少昊才是上策。
根据《鹖冠子》提到的成鸠氏之族“兵强,世不可夺”,可以想到成鸠氏(鸤鸠氏)的力量是最强的。这就是黄帝轩辕氏要重新组建良渚集团选择成鸠氏为良渚君王的原因。让成鸠氏成为良渚君王,成鸠氏就会脱离凤鸟少昊,阵线一旦动摇,其他的四鸠、五稚、九扈都会选择脱离凤鸟少昊,回归良渚集团。
在黄帝天鼋氏主导下重组的良渚集团,以鸤鸠氏为君王;有虞氏的帝君被取消,降格为一般氏族。从此以后,鸤鸠氏就是成鸠氏了。帝君与君王的区别,在于神权和军权是否拥有,拥有神权和君权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帝君,征伐之权由王承担;拥有君权和军权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君王,神权被比他更高级的统治者收走。此后,良渚集团作为黄帝集团的附庸,积极参与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凤鸟少昊的征伐。
黄帝天鼋氏首先征伐太昊,占领了太昊的济水泰山地区,进而进军曲阜,占领凤鸟少昊之都曲阜,以曲阜为都。
由于黄帝集团的加入,黄帝集团成为了凤鸟少昊集团的劲敌,黄帝集团与凤鸟少昊集团的矛盾成为上古东部的主要矛盾,凤鸟少昊集团也无力进行对良渚新集团的反击,只好被动防御。
这是东部战争的第二阶段,大约在距今4800年到4600年(公元前2800年到2600年)。
大约距今4600年(公元前2600年),神农别支蚩尤集团进入豫东南和鲁西南地区,与山东的两昊组成联邦,共同发起了对黄帝天鼋氏的战争,黄帝天鼋氏战败,失去了黄帝的帝君地位。黄帝集团向西逃到豫中新郑地区,有熊氏成为黄帝,建立新郑有熊国。蚩尤两昊集团继续用兵,把黄帝集团驱逐到了河北的涿鹿地区。有熊氏退黄帝位,黄帝轩辕氏横空出世。这个时候,蚩尤占据河南,并进一步越过黄河进入晋南地区,控制晋南盐池,引发了与炎帝姜族的矛盾,促成了炎黄联合。
炎黄联合之后,黄帝“杀两昊、蚩尤而为帝”【《盐铁论》】,就是说,炎黄联合,炎黄谁是联合体的帝君还没有确定,结果黄帝率领联军取得了诛杀两昊、蚩尤的胜利,那么东部战争就基本熄灭,黄帝成为了炎黄联合体的帝君。
整个上古中国东部、北部,都成为了炎黄集团的统治范围。
这是东部战争的第三个阶段,大约在距今4600年到4500年(公元前2600年到2500年)。
女娲(伏羲)神农集团,一直统治着上古中国的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和两湖四川地区,神农氏女娲(伏羲)神农集团的帝君,号称“天子”。距今4800年到距今4300年,神农天子一直居住在湖北天门的石家河。蚩尤是神农别支,是神农的战斗氏族。其实蚩尤氏族也是神农吞并城头山古城的西王母集团后获得的,所以称蚩尤为神农别支。在距今4600年以前,蚩尤保卫的是城头山古城(汤家岗族徽和城头山考古之古枫树为证)的西王母,距今4600年前后神农击破城头山古城,摧毁了该城,把西王母集团纳入自己的麾下,蚩尤自然也随西王母归并于石家河的神农天子。
在神农天子进行对西王母集团的战争期间,北方、东方闹得很热闹,神农在取得了对西王母集团战争胜利、获得战斗氏族蚩尤后,很自然会派蚩尤北上争霸天下。蚩尤失败,神农的地位就难保了。大约在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黄帝轩辕氏代神农氏为天子,统一以黄帝的称号号令天下,上古中国实现第一次广域大统一。
这是东部战争之收尾。东部战争最后转化成了上古中国的全域统一战争。大约在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上古中国第一次实现全域大统一。
四、良渚古国的法制:“王鈇”
《鹖冠子.王鈇》篇记载了成鸠氏的王者之法。
什么是“王鈇”呢?是指王者之斧,以斧喻法制、行法度。王者之法制犹如斧一样有威势,能够置人于死地。
那么王者的法制是什么呢?鹖冠子称成鸠氏的法制就象天一样。天有诚信,日月的升起落下,星辰的排列都不会混乱。所以万物无不以此为条理,万物无不以此为必然。
鹖冠子描述了成鸠氏的社会制度,指出要象天地一样爱惜万物,要施行教化树立风俗,建立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不成社会。因此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会放纵人们的所作所为,总会制定某些对人有约束力的规则。规则本来只是要人们放弃那些可能危害社会的冲动和行为,其理由还是基于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个人才活得更好。因此,规则的制定就有了两个彼此矛盾的目标,一是尽量满足人们的自由天性,因为规则是人们制订出来为自己服务的;二是通过束缚人的某种天性来满足社会秩序的需要,因为实行范围宽泛的自由需要以牺牲部分个人自由为代价。因此,一种合理的文化的基本标志就是:以最低限度的规则来保证上述双重目标的实现。
所谓的王斧,并不是要取人性命,而是以死亡为警示保证更多人的生存权利,使人们无不以为这就是自然、必然。
鹖冠子对成鸠氏的社会制度的描述,与管子有相似之处。就是希望建立起完善的居民管理组织,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达到治理的目的。所谓的治理并不是哪里混乱就去弹压哪里,而是利用完善的居民管理组织,进行教化,移风易俗,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
五、良渚古国的历史,以有虞氏帝舜的形式纳入上古中国体系
良渚文明并不是中华文明以外的文明,而是中华文明的正源之一。良渚文明也没有泯灭,而是以有虞氏帝舜的形式纳入了上古中国体系。
有虞氏被纳入中国历史有很多的记载。《国语·鲁语》记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国语·郑语》记载【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制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
实际上,学者们所称的“广域王权国家”也是一个不能深究的概念,因为“广域”是相对的。对于中国东南地区,良渚古国就是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对于中原和两湖地区,石家河古国是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红山古国和大汶口古国,同样是“广域王权国家”。这些“广域王权国家”在黄帝时代最终汇合成“全域王权国家”。
再说一次,从黄帝时期开始,上古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全域王权国家。夏帝启“废除帝位在氏族之间流转制度”的“族天下”,建立“帝位在一家内部父死子替,兄终弟及”的“家天下”,导致上古中国第一次发生东西族群大分裂。
黄饮冰2019年11月2日星期六
参考阅读:
良渚古人是鸠尼,为古书记载之九黎——良渚古人的种族属性及其起源、分化、融合的探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AzODA4Nw==&mid=2650164600&idx=1&sn=9178cbbf5b94636c424bac22d3ab9b67&chksm=f3a2f750c4d57e46e0bd882ba31813f53ffaddb228fe5d51e3691b77b05d8a61687f98d83777&pass_ticket=ArjqUaJM6lH7jvLVnbmNHltFav4Zwf7pYa5heJy05c9Wfd0bU6cFl7iAsvFOV9ZX#rd
再说九黎与良渚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AzODA4Nw==&mid=2650164601&idx=1&sn=2cf1fc88af4ac757b1df12e9e2cd9a17&chksm=f3a2f751c4d57e478706a1adb87cf1b88219bcce182cf53328e5a998ced02761d7dbb41cfccf&pass_ticket=ArjqUaJM6lH7jvLVnbmNHltFav4Zwf7pYa5heJy05c9Wfd0bU6cFl7iAsvFOV9ZX#rd
良渚古国的起源、形成与泯灭史考(修改版)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AzODA4Nw==&mid=2650165286&idx=1&sn=0938d1d8ab0be7d06bfe6151fc0c5aad&chksm=f3a2ea0ec4d563187752cf7912ebb9bcbd42b58bfcd40c8b4f45b55a9110ba2044d02852a1fb&mpshare=1&scene=1&srcid=1103dihKSuGmWVKodi3UDTiQ&sharer_sharetime=1572767080301&sharer_shareid=5610b2617545dd61c56f50d01b46d9d2&pass_ticket=ArjqUaJM6lH7jvLVnbmNHltFav4Zwf7pYa5heJy05c9Wfd0bU6cFl7iAsvFOV9ZX#rd
有虞氏和史前平民革命的受益者虞舜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AzODA4Nw==&mid=2650164818&idx=1&sn=e0cb44b7c9f96a8e49fb19479fb80c7a&chksm=f3a2f47ac4d57d6c8a3ef34a89219a961d599162f7a3b3983de264f6da2de76d760dcef844d1&mpshare=1&scene=1&srcid=0223zNGdMz0J2BtugkhZ2Ut0&sharer_sharetime=1572768788362&sharer_shareid=5610b2617545dd61c56f50d01b46d9d2&pass_ticket=ArjqUaJM6lH7jvLVnbmNHltFav4Zwf7pYa5heJy05c9Wfd0bU6cFl7iAsvFOV9ZX#rd
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是女娲神农氏国联邦,即古夏王朝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AzODA4Nw==&mid=2650165425&idx=1&sn=2fe4e5af77dd2adf5f14f7e9da080112&chksm=f3a2ea99c4d5638fcbf8ffa90d34f4ddf7a118706298c3876e56796663fb52dee32d1a14b6e7&mpshare=1&scene=1&srcid=1103UV9QoyJUogk2xp4t3Xlc&sharer_sharetime=1572768643899&sharer_shareid=5610b2617545dd61c56f50d01b46d9d2&pass_ticket=ArjqUaJM6lH7jvLVnbmNHltFav4Zwf7pYa5heJy05c9Wfd0bU6cFl7iAsvFOV9Z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