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诗评会第(49)期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诗评顾问:蒋江华
诗评指导:带刺的玫瑰
诗评组长:九歌
执行组长:骆和平
诗评作品:精华选评(12首)
诗评人员:带刺的玫瑰,九歌,
雨荷,yuny,天外天
风从远方来
文/九歌 (山东)
风,舞出呼呼的刀声
我无奈告别那片眷恋的森林
不安的心绪,闭上眼睛
任自听天由命
落叶从枝头上投胎
匍匐在转世的长路上,枯黄
绝不是死亡,上帝定会
恩赐它复活重生
我,沏一杯浊茶
慰藉落尘,再打探风的来势
窗外的半轮秋月,不语
洒下一地夜的寒冷
在这样的时刻
我只好坐上半壁江山的城头
像诸葛亮那样抚琴一曲
抵御风的刀影
【yuny浅析】
品味《风从远方来》,读者仿佛触摸到诗人不甘磨难的脉搏,澎湃的胸襟,壮志的豪情!
比拟的修辞,第一人称,风格略带禅意,将读者带进虚实相间、亦真亦幻的意境里。一、二小节,风声如刀,“我”似无奈听天由命,离开那片眷念的森林。在转世的长路上,匍匐前行;然任凭风云变幻,“我”沏杯热茶,皎洁月光下,一副闲情;第四小节,“在这样的时刻 我只好坐上半壁江山的城头 像诸葛亮那样抚琴一曲 抵御风的力量”,詩魂显现。诗人引经据典,夸张的修辞,像诸葛亮那样,临危泰然,刀光剑影、疾风骤雨何所俱。
詩作写景抒情,状物言志。读来,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碾子
文/骆和平 (江西)
时光转了
一圈,又一圈
拉碾子的驴
被囚进
一块沉默的石头
一群失散多年的麻雀
叽叽喳喳
彼此,相拥而泣
【九歌评诗】
碾子这个意象,最主要的是蕴含着人们对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忆,尤其是那个由于特殊背景和种种人为原因而造成的贫困年代,人们的生活曾经苦不堪言,日子过的甚是艰难,农村人劳累一年,收入微薄,有的甚至还会欠账,能养活一家老小,就算最大的期盼和心愿,过年能吃顿饺子,在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一年到头的奢望,这种惨淡的生活光景,在碾子吱吱呀呀的滚动声中,"转了/一圈,又一圈”,农村人的苦日子,却依然走不出那个使了魔法一样的怪圈。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经济体制及农村政策的不断改革、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局首位,逐年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庄稼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幸福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因此,那个象征沉重岁月和苦难生活的碾子,便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人们一段久远而不愿提及的记忆,“拉碾子的驴/被囚进/一块沉默的石头"。
当年,那些被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外出讨生计的人们,看到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大发展和变化,充满希望的田野,有着越来越强大的感召力和诱惑力,纷纷从漂泊流浪的他乡,回归自己的家园。“一群失散多年的麻雀/叽叽喳喳/彼此,相拥而泣",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多少年的苦难辛酸,不易与感慨,在此刻,随泪而倾泄!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情真意浓,感触深切,意象鲜明有表现力,主题颇具历史沧桑和时代感,层次清晰,耐人品味!
碾子
文/留白(江西)
圈子里面的猫
试着揣摩驴肉被火烧火燎的心思
套圈和夹板在浓缩的汗水里清澈见底
最远的念想被距离套路在年大集上
美过大雪之后的新衣长城
但我相信 碾盘能感受到
不是石头更不是木头
是一尊骨头捧着香火走在画圆的路上
碾道里的母亲
用尽迎风流泪的眼
宽恕了那个默默流泪的人
【九歌评诗】
在那个贫穷和饥饿的年代里,养猫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宠玩,而是为了捕捉老鼠,以防其偷走人们少的可怜的养命粮。然而,人都穷的没粮裹腹了,老鼠自然也就渐渐稀少,纷纷四处逃荒去了。家猫没有了打牙祭的荤腥,耐不住的天性,望着那头骨瘦如柴,劳累挣扎在碾道里几近绝望的驴子,“试图揣摩驴肉被火烧火燎的心思"。一贫如洗的日子,如同驴子紧扣在肩头的套圈和夹板,沉重的命运浓缩着无尽的汗水,但生活所期盼和渴望的色彩,却如白水一般,“清澈见底"。
那个时候的人们,最怕的是过年,而又最最盼望的,也是过年。无论生活多么的艰难,但年还是最向往的喜庆,从年后盼年,总在念叨年与年的距离太远,来的太慢,“最远的念想被套路在年大集上/美过大雪之后的新衣长城",为何?还是想着唯有过年,才能吃点好的,穿件新衣裳。假如碾盘是有情感的,那一定会“感受到",当人唯一的奢望只剩下为了能够活着和不能断了烟火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灵魂和精神的乞求吗?人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不是石头也不是木头",而在现实残酷的生活面前,却"是一尊骨头捧着香火走在画圆的路上",那是时代的悲哀,人,不是无能,而是无奈,一切,无可怨恨,"碾道里的母亲/用尽迎风流泪的眼/宽恕了那个默默流泪的人”。
这首诗,语境深沉且很有张力,感概源自生活,真切触动灵魂,诗人娴熟准确地运用颇具内涵和表现力的意象,跳跃式的将思想感情和主题意旨联珠成串,尽展时空的沧桑和生活的惨淡,不失为佳作,值得品味!
故乡的云,我的衣裳
文/唐红兵 (非洲)
一朵朵白云,爬上头顶
乘风飘流
仰望,似乎有一朵来自故乡
盯住我刹那
多像我走失多年的远房
秋夜,天气渐渐凉爽
冰凉的思绪,温暖不了月光
此刻,多想挽起家乡那一片温柔
不再孤寂
母亲常念叨,孤身在外,天凉添衣裳
游子心中的酸楚,已落入天涯
借机,披上一朵故乡飘来的云彩
做一件嫁衣
随风摇曳,游梦四方
【yuny浅析】
构思新奇,在“白云”上落笔。诗人满怀深情,拟人、比喻的修辞,赋予白云人的灵性。
那“白云”,一朵朵,爬上头顶,似有一朵来自故乡,时时萦绕着我;这“白云”,象慈母的柔情,能为我“增衣御寒”;我多想借一朵云彩,做成“嫁衣”,游梦四方…
詩作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丰富,语言唯美。对故乡的深情,对慈母的眷念,跃然纸上!且以“白云”喻为“嫁衣”,云游四方,以寄托游子不畏坎坷,志在天涯的拳拳之心。
风从远方来
文/梅兰(山东)
远道而来的风 带着
清新的泥土气息
还有那呼唤乳名的声音
躬身的背影 老屋 古井
一起涌现
他笑了,笑着笑着
他哭了
【九歌评诗】
风从远方来,不禁让人想起千里之外的故乡,以及守望在故乡的亲人,在这样一个容易令人联想和动情的时刻,仿佛闻到了来自家乡“清新的泥土气息"和家人既熟悉,又亲切的"呼唤乳名的声音”,思之切,情之深,浓浓乡愁,跃然字里行间。
对于家乡和亲人,一切记忆中的景象,都随"远道而来的风",浮现在眼前,"躬身的背影 老屋 古井/一起涌现”,
这种内心深处由然而生且难以抑制的情绪,立刻如浪涛拍岸,撞击心扉。恍恍惚惚,模糊的泪眼,好像看到“他笑了,笑着笑着/他哭了",这个复杂表情变换的特写画面,给人一种且喜且悲而潸然的深度冲击,有着极强的难以言语表达的感染力,触动人们的心灵。
这首短诗,言简意丰,情感真挚浓郁,发自肺腑,意境凝重浑厚,表达朴实质感,有张力,留白恰好,不失内涵整体完美,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值得一品!
碾子
文/故园情思 (河南)
它和老牛一起走了
只不过,它还能在风中露骨
而老牛,只留下了灵魂
现在的五谷不全
会在梦里凑齐
祖母的簸箕扇出瘪子
祖父的鞭响清脆
我始终不能脱离那个磨道
知道这样会晕
碜牙的钙,忘不掉
石和火与土,是我的家。
【带刺的玫瑰读诗】
碾子,这个古老的农具已经被先进的生产工具所替代,成为时代的印记被闲置在那里,然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对它一种特殊的感情,提起碾子就会想起牛,驴,它们和碾子有着不解的缘。那个年代的农村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台碾子供全村人打磨谷物中的石子,枇子,经济好一点人家都会用牛,或驴拉碾子,条件差的人家才会用人推碾子。
诗作第一段是写已经被尘埃埋没的碾子,偶尔又被风吹去封土在不起眼的地方被看到,而老牛已所剩无几,但那种精神仍在。
第二段讲术的是现在的五谷不全,只有在梦里才能够见到,他梦见奶奶在簸粮食爷爷扬鞭赶牛。如今的人基本不吃粗粮以细为精,碾子和牛,驴已经完了它的历史使命。碾子被搁置,而牛和驴则更难看到,因为现在的农村人们已经不养牛和驴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往昔的人和事都成了回忆,可作者始终不能忘记在那段苦难的岁月,吃过石磨辗过碜牙的粗粮,但它却不缺钙,祖先每天辗转与土地和碾子的炊烟之中,这才是他过往岁月里真实的穷家。
这首诗作寥寥数语就道出了牛和碾子在那个时代的作用,并把祖父,祖母及乡下人的生活状况表现的淋漓致尽,他在不动声色中将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读来有一种亲切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这样才让作品具有可读性,吸人的眼球,可谓妙手之作,值得大家品读学习。
心灯
文/霜叶红榆(黑龙江)
烦乱的思绪,像荆棘缠绕
锁住了脚步,阻塞了心路
仿佛周身的血液在凝固
躯体与灵魂在静止中麻木
黑暗中求索
将你拖入深深的漩涡
困在牢笼,无法挣脱
压抑,恐惧,惊慌失措
点一盏心灯
让光明照亮每一个角落
光与影的交错
使孤独与寂寞慢慢的退缩
激情的火焰,温暖一段苍凉
让思维自由的徜徉
梦在飞翔
迎接黎明的曙光
点一盏心灯
让爱的天空飘着五彩云霞
集着四季的花香
驻足心房
【天外天浅析】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盏耀眼的明灯,为我们照亮,或者驱散前路的阴霾。我喜欢这样的光华和璀璨!一种只可以感受却无法领略的美好,如同那些随风而逝的快乐时光,悠忽间,我们可能记不起某些细节,却一定会留有清晰的感受。
给我的感觉,这首诗的开篇,应该是所有迷茫者的剪影。这样的剪影,充斥在无边的红尘之下,况瘁羁旅途中。放眼望去,比比皆是:“烦乱的思绪,像荆棘缠绕/锁住了脚步,阻塞了心路/仿佛周身的血液在凝固/躯体和灵魂在静止中麻木/黑暗中求索/将你托入深深的漩涡/ 困在牢笼,无法挣脱/压抑,恐惧,惊慌失措”。是的,人逢困境,故万念俱灰。或因命运之拨弄,或因人事之沉浮;或起于凡尘琐事,或散于云淡风轻。情怀愈压抑,愈恐惧,愈是无法言喻。这首诗歌的起笔,寥寥数语,看似一笔带过,但从意象的角度分析,却寓意着某种深刻和沉痛。尽管始于思绪的纠结,但阻塞的却是人们的心路!而更让人“惊慌失措”的应该是黑暗中漩涡里的挣扎。
“点一盏心灯/让光明照亮每一个角落/光与影的交错/使孤独与寂寞慢慢退缩”……诗的后半部,作者以倒叙插叙的写意手法烘托主题,渲染情思。富有哲理的结尾,语气平淡有致,令人读来振奋而抒情,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力量!按理说,情思是看不见的,是虚的;而景致却是清晰可见的,是有目共睹的。细细品读,这首诗以通俗易懂为贵,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直抒胸臆仍不足以将内心的情怀完全阐释,而最终不得不将一腔深情寄托在有形的景致上,让读者自行体会。通篇的描写,笔者可谓慧心妙语,将一种励志的情怀通过即事中的意象悄无声息地传达给读者,信手拈来,不事雕琢,且写意自然朴素,情感真切。可谓清淡之中藏着汹涌的情怀,实为一篇佳作!
纵观全篇,诗人在文字的运用上可谓恰到好处,既不堆砌华丽的辞藻,亦不滥用晦涩的典故,使读者不劳猜想就可以直接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直觉来把握诗歌的意象。一首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作品,其文字逻辑严密,文理畅达,语句自然流畅,读来真切感人。为诗人点赞!
心灯
文/思缘(四川)
夜的漫长 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开始朦胧的梦诉
无期的飘逐
相逢在梦的渡口
看到彼岸闪烁的希望
心灯阑珊处
指引执着的追求
守望心灵的寄宿
照亮别人黑暗的世界
活出自己生命的辉煌
【yuny浅析】
詩作紧紧围绕詩眼“心灯”,激情满怀,抒写出了生命路途中最初的迷茫、惆怅,而后不断地探索、奋进。它给人鼓舞,给人力量。
詩作比拟、借喻的修辞,琅琅上口。开篇,夜的漫长,朦胧的梦诉,“我”渴望有一盏“心灯”,相逢在梦的渡口,在彼岸,它闪烁着希望;第二小节,意象“心灵,生命,辉煌”,有了动词“指引,守望,照亮,活出”的烘托,那“心灯”,照亮别人,指引“我”活出生命的辉煌。
为诗人吟诵的不一样的“心灯”,奏响精彩的人生篇章,点赞!
风从远方来
文/春的私语 (湖南)
今夜,风从远方来
阵阵的吹拂着
吹开了,记忆
那扇厚重的窗
窗下迷离的月被舞成霜花
母亲就像站在
月下的影子
风中喊着我乳名,很疼
不敢,呻吟
任风亦漫舞着悲叹
撩起了愁绪
吹干了泪痕……
【雨荷读诗】
春的私语老师的这首意象诗,隐藏着对母亲的思念……
这首诗直叙风从远方吹过,吹开了记忆的闸门,让读者随诗走进作者当时的心境,母亲在月光下呼唤着乳名,沉默在回忆中,很疼,这让读者感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站在风中,任风吹舞着悲伤的心……
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对母亲的怀念,层次分明,上下连惯,是一首不错的小诗,在此我为作者点赞。
心灯
文/正行(湖南)
夜已深秋
一盏灯在寒凉的月色里
固执而明亮地
坚守着一缕春风播下的梦
霜叶飘零给窗前摇曳的灯影
铺上一床红地毯
有风走过来,轻敲灯花
金黄的菊一朵一朵开在东篱下
釆菊的老先生带走了一树蝉鸣
留下一片寂静的时光
闪烁的心灯,梦呓飘香
那是随风而来的春鸟还在呢喃
【九歌评诗】
心灯,是一个目标,方向和梦想的象征。坚守心中那盏明亮的灯,在时光变迁和追逐梦想的奔波中经久不息,依然引导和照耀前行的脚步,尤其是人生最初的那个美好的梦想,经过不同季节的风雨及沙尘的洗礼和淬炼,从春到秋,一路走来,仍然“固执而明亮地/坚守着一缕春风播下的梦",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和意志。
一叶知秋,斜阳夕照,霞映枫红,"霜叶飘零给窗前摇曳的灯影/铺上一床红地毯",这是多么美好的秋日晚景,有着令人痴迷和陶醉的怡然之感,在这样悠静清雅的时刻,一颗尘心,沐浴着淡泊之风的涤洗和染香,灵魂得以沉淀和净化,显得更加清纯如玉,温润剔透,那种淡雅悠然的心境,犹如“金黄的菊一朵一朵开在东篱下”,这是一种人生看淡一切的心态和境界。
时至深秋,激情与喧嚣的繁华已渐行渐远,之后的时光,便是一片寂静淡然。告别浮华岁月,心灯依旧闪烁和摇曳光芒,洋溢温暖,在梦呓里飘香,“那是随风而来的春鸟还在呢喃"。
这首诗,将人生对心灯的坚守和感慨之情,蕴于语境所营造和表达的意象之中,看似着力虚描,实则幽魂不散,主题自始至终潜随于浮景之底,用心咀嚼和回味,方得真意!
故乡谣
文/老徐 (辽宁)
一定有一条河
朝着同一个方向
离开时,哗哗地流淌
回来时,哗哗地流淌
一定有一棵树
站在坐标原点
远远地,就能看见
远远地,再也看不见
一定有一群麻雀
靠近垂老的母亲
多么亲切,有它们守候
多么悲伤,被它们占领
【天外天浅析】
故乡,是一支美丽的歌谣,更是一段浓得化不开的心曲,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不管是身处其中,还是置身其外,那缕深情,那份思念,都融融萦怀。
十二行小诗。尽管短小,却情节完整,像极了一幅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的慢镜头。
从镜头的画面来看,一条家乡的,熟悉而亲切的小河,折射出思乡的游子背井离乡以及思归的繁杂思绪。从背景来看,整个画面极富暗示性。虽然那些视线里的一切或浓或淡,时近时远,却因一个苍老的身影和一双期盼的目光而增添了一丝孤苦和凄楚。应该说,小诗的背景看似极其简单,如同诗中的文字一样简单,但其间蕴含的情感却极其丰沛。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骨子里来讲都是思乡的,恋故的。不管岁月带给我们的是欢欣还是悲苦,故乡的一切总会在不经意间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定有一条小河/朝着同一方向/离开时,哗哗地流淌/回来时,哗哗地流淌”。从这首诗的起笔不难看出,诗人是位情感细腻而又极其敏感的人,这种细腻和敏感一定来自于诗人的多情和痴情。只是“多情自古空余恨”,老母亲那苍老的身影,在昏黄的夕阳下成为一幅内心中难忘的剪影,连同诗人的记忆一起坠入一种熟悉的亲切和莫名的悲伤,最终融入到这日渐黯淡的景色之中。也就是说,故乡的一草一木,在诗人用情极深的心中幻化成一股股浓稠的深情,伴随着经年的思念而汇聚成一股河流“哗哗地流淌”,无论是“离开时”还是“回来时”。
诗中连续用了三个“一定”。这样的韵笔似乎是在预示着某种不可改变的,或者说很难改变的现实。一种深深的祈愿和内心的某种归宿感,是欣慰亦是深深的无奈。通篇的结尾,诗人以形象的暗喻来感叹一种身不由己的“亲切”
或者“悲伤”。这样的暗喻虽然是即景抒情但其情又并非凝滞在景物中,而是在景物中自然流淌,变化。这即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首小诗的魅力之所在!一首短小精悍,却让人为之动容的的小诗,诗人紧扣主题,结构严谨意境别出,语言朴实无华中见精雕细琢,处处涌动着真情实感,令人回味无穷。为诗人点赞!
碾子
文/房福同(陕西)
已经不把碾子当石头了
岁月刻下的一道道皱纹
和祠堂里供奉的先人
一样深,一样重
供上五谷杂粮
唱一支歌谣
以续香火
碾子就是生活
转起来就是日子
一圈圈,一天天
黑白轮回
飞出去的鸟
总忘不了回来再啄几口
把歌谣再唱几遍
【九歌评诗】
房福同老师这首诗,开篇第一句,就以“已经不把碾子当石头了",吊起读者的胃口,引起读者继续探求答案的兴趣和思索,这种开头的方法和技巧,很好的起到了提纲携领的作用,引导读者渐入诗意佳景。接下来,诗人首先把碾子比作先人,推碾子的那一代老人,和碾子一样,经历的是生活的沉重和艰难困苦,“岁月刻下的一道道皱纹/和祠堂里供奉的先人/一样深,一样重"。那一代命运多舛的先人去了,被先人们推过的碾子歇了,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如今,也只能以怀念和祈愿的方式,"供上五谷杂粮/唱一支歌谣/以续香火",祭奠和慰藉远去的沧桑岁月和先人。
再接下来,诗人又把碾子比作生活,并且直接写到,“碾子就是生活/转起来就是日子",这种虚实相融的写法,明白地道出碾子深刻哲思的蕴意,又凸显出了语言凝炼的艺术性,给人以亮眼的感觉。其实,生活本就是这样,在“黑白轮回”的转动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辞旧迎新,不曾停歇地滚动着人间的世代更替。最后,诗人的笔触落脚在主题贯通,首尾呼应上,“飞出去的鸟/总忘不了回来再啄几口/把歌谣再唱几遍",进一步提升诗意并强调整首诗的完整性。
这首诗,语言朴实但不失诗味,情感表达舒畅自然,诗意哲思,词句有一定的清新和灵动之感,引人品味和思考!
创作室编辑部人员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编辑部
执行主编:海底月
执行副主编:英子
主编:带刺的玫瑰
副主编:雨荷,九歌
编辑,邓飞,骆和平
群管编辑: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