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科】
心理健康的标准
文/成向东
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有过热烈的探讨,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至今仍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但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适应周围环境、谋求自我发展的心理保证,因而也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异常是导致其他心理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正常智商(IQ)为90~110,如果低于90,即是心理不健康;智商低于70,则为典型的智力落后。
2.情绪乐观。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既能与客观刺激相适应,又能做到适度表现,具有控制自己情绪以保持与周边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喜怒无常、悲观失望、经常处于忧愁和焦虑状态,即为心理不健康。
3.意志坚定。意志是个体重要的精神支柱,健康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行为目的明确,独立性强;善于当机立断,果断性强;行动不屈不挠,坚毅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等。
怕苦怕难、优柔寡断、轻率、鲁莽、顽固、执拗或者半途而废,即为心理不健康。
4.人际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际关系和谐主要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等。
如果一个人与集体格格不入,没有朋友,不愿和人交往,孤僻、嫉妒等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正视现实。不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者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客观地评价别人,接受现实,并主动适应现实,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应对。
心理不健康者逃避现实,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
6.人格完整。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独立完整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7.反应适度。心理反应的强度与外界刺激的强度是相对应的,既不过于敏感,也不过于迟钝。
对重大刺激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对轻微刺激大惊小怪,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即为心理不健康。
8.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年龄特征基本吻合,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反之,心理、行为特征严重偏离年龄特征,即为心理不健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