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客家围--澄江镇篇

介绍完了罗坝镇,转向始兴县最东端的澄江镇,在有围屋的镇里,这也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少的。当时是从江西省全南县的雅溪围屋过来,离澄江很近,不过就是大约三十公里。去雅溪村围屋,其实是在补以前看赣州客家围屋的课了。

沿着省道343线西行,一路也是绿水青山,风光无限。经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时,东张西望的我似乎有了发现...

喏,就是图片中用红线圈起的部分。重点在屋顶...

掉头进村。停好车看百度地图,原来这里叫包屋场。耶,跟自己所做攻略吻合...这不,适才所见确实是围楼,已经近在眼前。

村子里还剩有许多独栋的土房子。

感觉就像一座座碉楼...红土灰瓦,在翠竹的陪衬与点缀下,别有一番韵味...


言归正传,事实上正宗的围屋就是图中刷白了的部分。其余的,都是后来慢慢衍生出来的...


围屋侧面加建了一排房屋,与围屋之间建造了一个门楼,围成了院子。大门上有明确的标识,这里是澄江镇谭坑村新围村,此围叫新围村围。与包屋场自然村连在一起,也难怪会搞混。


围屋的标志,扇形角楼。好笑的是,角楼的瞭望窗易已经被封死了。跟思想一样...

进去,是一个“L”形天井。


转过来,可以明显看出,新围村围尺寸并不大,高三层,不过12米*12米见方,高约10米。

底层卵石基,按经验,上面两层除了瞭望窗和角楼,其余部分也应该是卵石砌筑。


这是外围加建“L”形房屋的另一道门。


从这边可见,新围村围也是一个另类:三层围屋外围,又加建了一栋“U”形围屋,高两层,基底卵石,上面为泥砖,并与其紧紧相连。


从侧面看,“U”形围屋还应该有第三层阁楼。


“U”形围屋与原来老围之间连接处各开有一道小门。


入内为新老围屋之间的天井,新围部分内设“U”形木走廊,小门侧有木梯可上。


老围大门以巨大石块砌筑,开拱形门洞。


底层小木窗应该为后来改建。


石门洞厚达一米,后面有砖墙加固。


门厅设木梯登楼,天井几为正方形,尺寸约3米*3米。


围楼正对大门一侧下两层合并为一层,为祠堂用途。


二层为“U”形走廊,三层为“口”字形走马廊。


祠堂供奉的李氏先人画像。


登上三楼参观。


客家地区很常见的一个窗户式样。


顶层的方形观察窗与一字窗。


出来,“U”形天井的另一道门,旁边设有木梯。


外面是石条与卵石混筑的一个斜门。


离开了新围村,继续向西北行进,很快来到马岗村。

在马岗桥处,有一个三岔路口,有通往西南方向的县道,这也是我去向铁寨村的必经之路。也就是在三岔路口不远,路边很快发现这座规模不小的砖围--马岗围屋。按照地图上的方位来估测,此围屋座东南向西北,尺寸大约为30米见方,三层,高约10米。现在看到的是东北面,靠近路边为东南面。可明显看出,东北面的围墙墙体分为两个颜色,应该是后来有修补的缘故。而围屋所开木方窗,也应该是后期改动。个人估计此围原是方围,四面坡屋顶。


边上这些壶形、花形、一字型的孔洞才是原装。


东南面墙体保存完好。


墙的转角处由不规则大石块加固。


西南墙体不完整,从缺口可以看见里面的天井和内部走马廊结构。图中左侧(西北)房屋,疑为后来加建。


原因在于,这排屋子外面的西北方向,还有另一排屋子;而且,这排屋子与外墙相连,应该是原来就有的。


直到看见这个门洞,我更加确信这一点。


门厅内设有木梯。这排房屋几乎为泥砖结构,只有这一格是砖墙体,足以证明这才是围屋大门所在,所以需要特别的加固。


拱券门厚达60厘米,弧线优美。


出来后,所有的谜底都揭开了。大门采用不规则石块砌成拱券,色彩绚丽、造型美观。


红石铰链孔。


正面是风水池。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古建值得期待?首先,你必须付出爱...


接着,就如前面的计划,往西南前进约6公里,到达铁寨村刘邓。顾名思义,就是姓刘与姓邓的自然村。实际上,地图上显示为邓屋,而路标就是刘邓。

很快就看到了目标。
铁寨村,位于澄江镇南面6公里,因地处高山盆地之中,出入只有三个口子,以此为寨,牢固如铁,难以进入,故得名“铁寨”。解放战争时期,该村也曾是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


走近一看,这围屋也有其特点--暖色调。


可望而不可即。


还是需要在外围走上一圈。


这方向依然无法靠近。


中原来到有路的正门。还是先认识一下结构特征吧...

以我的推测,铁寨围坐东北朝西南,尺寸大约25米*25米见方(有资料显示其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高四层,下两层卵石基,上面以及转角皆以砖块砌筑。从上部四个转角处残墙的整齐断面估计,铁寨围四角原来皆设有扇形角楼。


大门设于中部,条石砌筑;上方字匾刻“封建”二字,落款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孟冬月上浣之吉立”字样。


侧面可以看出,这个大门外面就一层石板,厚约25cm,内层以卵石和砖石混合砌筑,厚约一米。


大门用铁丝网堵上了,里面也是做养鸡场。里面的泥砖屋就难以估计是否原来遗存。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和肥沃富饶的土地--还有,我们心灵的家园...


惊慌失措的鸭先生...


惊慌的表情,居然也能做到整齐划一...


东南立面墙体上,藤生植物刚好覆盖成了一条对角线。


关于铁寨围,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为使大量遗落民间的宝贵历史与文化遗产不致湮灭,始兴县于2013年19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村史编修工作,铁寨村便是其中之一。2015年,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村史编修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份订立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古围楼建筑合约,而保存这一珍贵合约的是八十岁的当地老人邓华宣。据当地文博专家称,这也是围楼之乡始兴县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份古围楼建筑合约。

由图中可以看到,这份合约写在一张红色纸上,密密麻麻的用毛笔写着20几行的小楷。虽过了百年,字迹依旧清晰完整,且全文没有标点。合约的开头写着“万世永赖”,另起一行写着“立请泥水帖人:铁寨邓世熙、世伦、纯茂等今因起造老围一所,共计壹拾六丁,特来请到湖广陈隆超司务承誌起造泥水。”这段标明了合约的甲方和乙方。邓华宣介绍说,自祖辈起当地的木工、泥工师傅大多从江西、湖南那边请来,因为他们吃苦耐劳、技术高超。“其围大墙周围沉水脚实土贰尺余厚,平地出土贰尺厚,各层收水至顶壹尺厚,围中款式遵照木匠天图起造...” 此段则详细规定了围楼建造的尺寸、样式、材料、工艺等,其后合约写着“当日二家三面言定工资食用花银贰百廿陆两正,造成之日工满钱完,二家心愿两无异言。”这段则说明当时建造围楼的施工费用为白银226两,围楼竣工后付清施工费用。合约的后面写有“立笔人邓世熙”字样。邓华宣说,“邓世熙”就是他阿公,一个当地有名的讼师,专门为人写状子,手中的笔杆子很是了得。前面也说了,铁寨围以前曾经当过游击队据点。国民党军队久攻不下,最后才将之付诸一炬...
按照这份合约所述,1899年其实是“起造老围”,是否意思铁寨围早已存在,此次纯属于是翻修?...


带着疑问,依依难舍告别铁寨村...

往北回,接近澄江镇的路边很快发现一座残围,这可是意料之外的...
车子所停操场边围屋中间明显又是祠堂。从门口所挂牌匾得知,这地方叫桥头围自然村。几乎毫无疑问,这围楼就是桥头围了。
路边看到,残围仅剩二层,高约7米,卵石构筑,尺寸大约20米见方。但以我的经验,至今尚未发现卵石围只建两层高的,那防御意义就不太大了。所以估计,此围与与铁寨围类似,下面两层卵石基,上面一至二层为砖块砌筑,所以才有如此整齐的残墙断面。高出的泥砖墙坡屋顶自然是后来所修。


小路走近,来到围屋正面。


转角处以巨大麻石交错堆砌,观察窗孔以青砖砌出各种形状。


大门破损严重,由上方存留的叠涩门楼与字匾来看,此围以前也曾经辉煌过...


内做杂物间用途


底层麻石条砌成的一字窗。


暮色渐渐凝重,我还是赶紧奔向主题--暖水村,就是为了这座美丽的围楼--终马光藏围。

终马光藏围,位于澄江镇东约一公里的暖田村暖水自然村,邓氏先人建于民国年间。该围坐北朝南,高四层,下面三层卵石建筑,第四层为砖块砌筑,东北角与西南角各有扇形角楼一座,无屋顶。平面呈正方形,全围尺寸约为20米见方,高12米。

围楼的配色也是非常漂亮


第四层开有密集相间的一字窗和菱形花窗,就连角楼也没放过,十分美丽,独一无二。


转角处以巨大红石条交错砌筑,角楼也以红石梁出挑。


外观高大巍峨。


青砖砌成的各式窗孔。


底层开麻石一字窗。


转到正门,下面是巨大麻石块砌筑,开出拱门形状。


上面以青砖叠涩砌出三分门楼,中间的麻石字匾阳刻“终马光藏”四字。有资料称是“终马光诚”,看来是有误。可惜,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查了半天也毫无收获。


大门内为石砌方形框,厚度达1.2米。侧面有门闩孔。


里面就一声叹息了...


出来,再次回味暮霭沉沉之中的终马光藏围。


至此,澄江镇围屋就算告一段落。遗漏的两座,结合网上资料简单介绍下(来自博友“悠悠天地游”)。

第一座,就是下洞村围,位于澄江镇北面约2公里的四村下洞自然村东面,张氏先人建于清代晚期。该围是一座泥砖围,三层,平面方形,四面坡屋顶。

第二座是小陂围,位于始兴县澄江镇潭坑小陂村东北面,雷氏先人建于清代。该围高四层,下面三层卵石,第四层砖砌;平面正方形。

(0)

相关推荐

  • 团龙围——藏在深山人未识

    △团龙围坐落在大山深处的青山碧水间. 赣南客家围屋凝聚着客家人的勤劳智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赣南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各类客家围屋有600多座,定南县有200余座,其中龙塘镇忠诚村的团龙围以& ...

  • 走进河源仙坑古村

    拍摄:景如岚 出镜:李少娴 编辑:景如岚 文字:景如岚 拍摄时间:2020年8月 仙坑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北部,开基于明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村内至今仍保存有八角楼.四角楼等二十多幢清 ...

  • 围美古韶城 | 喜庆而热闹的年关,古围屋仿佛有了更多的故事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让我们忘记了要慢下来,慢下来--年关将至,大部分人开始忙于祭祀,追念祖先, 我们会想象先人们在以前那个慢时代的生活.虽然历史无形态可捕,却又仿佛有姿态可寻,尤其是当我们走进老屋,看着 ...

  • 始兴客家围---马市镇篇---红梨村与涝洲水村

    紧接着,沿省道244开往马市镇的南边. 第一站是红梨行政村,先看塘梨坑围楼.同样得益于土坯房的拆除,塘梨坑围很容易地乍现眼前.塘梨坑围楼,砖围,建于民国年间,平面呈正方形,尺寸估计在11*11米,五层 ...

  • 始兴客家围---马市镇篇---高水村

     离开黄塘村,继续高水村的探寻之旅. 这就是走路的好处,总是可以见到这些久违的美景...这棵大榕树,树冠直径大约在30米左右,成精了都... 体验完了榕树的阴凉,继续上路.远远看到了这座美丽的围楼. ...

  • 始兴客家围---马市镇篇---柴塘村

     开车沿省道244往南,过了浈江,就到达马市镇中心. 马市镇还是颇有一些围楼的.按之前所做的功课,镇中心周边的村子属于围楼密集区域,最担心的就是路边较高较密的房屋挡住了围楼:其二,来一个马后炮的体会, ...

  • 始兴客家围---马市镇篇---黄塘村

     接着往马市镇西边约500米的高水村,这是一个围屋较多的村子,按资料有六座. 地毯式搜索...你瞧,这围楼真的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啊... 事实上,在马市镇西边浈江东岸的这片肥沃土地上,有一黄塘村,全村 ...

  • 始兴客家围--马市镇篇

    马市镇,位于始兴县东北部,距县城约12公里,面积不小,近200平方公里.首先介绍马市镇浈江以北的围屋. 先沿县道245北过浈江,然后往东沿县道793前进,目标是联俄村.联俄村这个名字,总感觉是某个特殊 ...

  • 始兴客家围--长围村--罗坝镇篇

    长围村,实际上是隶属于燎原村的一个自然村,位置大约在燎原村委会东北500米.之所以单独列出来,主要还是因为长围村不单单有着始兴县另一座国保级的围楼,而且还是一个广东省级传统村落. 废话少说,入村.进到 ...

  • 始兴客家围--燎原村围屋--罗坝镇篇

    紧接着,进入罗坝镇围屋最密集的一个行政村--燎原村. 按照资料的显示,燎原村应该还存有十几座围楼.但经过实地考察,估计很多已经损毁得七七八八了.至少在经过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非常显眼的出现.车子来 ...

  • 始兴客家围--罗坝镇篇(三)

    接下来,回到罗坝镇中心,这里方圆一公里内围屋密集.数量众多.表面上看,这是挺好的一件事:但于我而言,也有一点幸福的烦恼:一是太密集,反而容产生疏漏:其二,百度地图不可能将所有的自然村标识清楚,特别是彼 ...

  • 始兴客家围--罗坝镇篇(二) 

    罗坝镇的第二篇,也是第二次来始兴查漏补缺的成果. 同样.从省道244深渡水良口段转入县道344,首先到达田心村.之前只找到了一个围屋廖屋围,这次牛哥更加有备而来,直接往店背自然村. 半路上,看到一座围 ...